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77505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答2022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1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余始循以入(表顺承,相当于而”)回视日观以西峰(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自唐显庆以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是时以大中72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凭借身份)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并列关系)余与四人拥火以人(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连词)那么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介词)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将有作,那么思知止以安人(来)虽董之以严刑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可以知之

2、矣(介词,“凭借”)于其皆出于此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室西连于中闺(和)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制稍异于前(比)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被)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或曰:此东海也(有人,代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也许)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词)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认句中加强否认语气)然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名词词尾的样子”)有穴密然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五人之当刑者,意气扬扬(不过,但是)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腮之下(这样,那样)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然视其左右然余居于此(然而连词)之佯狂不知所之

3、者(到、往、去,动词)顷之(凑足音节)吾妻死之年(那)抚之甚厚(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2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同“戮”,刑辱)(2)梦亦同趣(同“趋”,往,赴)词类活用(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尽,走遍)(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点、顶点)(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7)萦青绕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

4、作名词,远处)古今异义(1)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3)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但凡、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表承接)(5)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倒下的样子;今义:形容破败的样子)(6)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一词多义穷(1)穷回溪(动词,寻求到尽头,引申为走遍)(2)穷山之高而止(动词,寻求到尽头)(3)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竭,尽,引申为尽头)梦(1)卧而梦(动词,做梦)(2

5、)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始(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2)始指异之(副词,才)(3)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而(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3)卧而梦(连词,表承接)(4)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6)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8)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9)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之(1)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2)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3)那么凡数州之土壤,

6、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5)不知日之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为(1)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2)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3)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字词解释(1)施施(yy)缓慢行走的样子(2)徒:随从(3)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4)极:至(5)斫(zhu)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6)茅茷:茅草之类(7)攒蹙:聚集收缩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3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非常之

7、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非常,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到达,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到达某种程度一词多义1.乃以其乃华山之

8、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假设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

9、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5.然至于_,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构造,表因果,因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构造,表原因,的原因)

10、8.其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

11、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那么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么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2.名词作动词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

12、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盖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问其深,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2.形容词作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3.形容词的使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至于幽

13、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四)副词作动词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特殊句式(一)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此余之所得也(此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定语后置有穴窈然。(三)省略句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有碑仆(于)道(省介词)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