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770204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苏教版本高考化学1.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一轮随堂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一定是1 mol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B项6.021023个微粒是1 mol,但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不一定是1 mol,如含6.021023个Na的Na2CO3为0.5 mol,D项单位错误。答案:C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B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不

2、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答案:B3.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解析: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若该物质为气态,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

3、标准状况,在此状况下,Vm30 Lmol1。答案:A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NH含有的电子数为NAB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46 g的NO2与46 g的N2O4含有的原子数不同D标准状况下,11.2 L苯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数为3NA解析:1 mol Cl2与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B项不正确;46 g的NO2与46 g的N2O4含有的原子数相同,C项不正确;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D项不正确。答案:A5下列各气体:含3.011023个O的CO2;标准状况下6.72 L的HCl;3.4 g的NH3;0.5 m

4、ol He。四种物质所含的原子总数由少到多的正确顺序是()ABCD解析:含0.75 mol原子;为0.3 mol HCl,含0.6 mol原子;为0.2 mol NH3,含0.8 mol原子;含0.5 mol原子。答案:D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积比11 B体积比1611C密度比1611 D密度比1116解析:设SO2和CO2的质量各为1 g,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SO2) mol,n(CO2)mol,根据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得1116,根据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与CO2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即1611。答案:C7下

5、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解析:A项:根据公式n,可列式:,可判断A项正确。B、C、D都未指明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条件是否相同,所以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8阿伏加德罗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抽空的密闭容器重M g,在标准状况下,盛满相同物质的量NO和H2的混合气体后,称量为(MQ)g。把混合气体排尽,再充满SO2气体,为使天平平衡,应在托盘天平的_边托盘上放置_g砝码。”横线上分别应填

6、的是()A右(M2Q) B右(M4Q)C左(M2Q) D左(M4Q)解析:同一容器在同温同压下不论盛放何种气体,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NO和H2按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而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则相同体积的SO2与NO、H2混合气体的质量比为41。答案:B9在臭氧发生装置中装入氧气100 mL,经反应:3O22O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 mL(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是()A1.3 g/L B1.5 g/LC1.7 g/L D2.0 g/L解析:(O2)32 g/mol22.4 L/mol1.429 g/L,根据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密度之比等

7、于体积的反比,可得:(混)1.50 g/L。答案:B10如图所示,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1/4)、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A27 B54C21 D72解析:设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H2O22H2O(1)若H2过量,则(2)若O2过量,则。答案:D11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mol。(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8、的体积为_L。(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gL1。(4)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个。(5)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约为_g。答案:(1)(2)(3)(4)(5)1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1)CO和CO2物质的量比是_;(2)CO的体积分数是_,CO的质量分数是_;(3)C和O原子个数比是_;(4)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解析: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题意得:解得:x0.075 mol,y0.225 mol,故n(CO)n(CO2)13。所以CO的体积分数为25%,CO的质量分数为:

9、100%17.5%,C和O的原子个数比是:03(0.0750.2252)47,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40,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0。答案:(1)13(2)25%17.5%(3)47(4)402013.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气体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A48.408 2B48.408 2C48.408 2D48.382 2E48.434 2F48.876 2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 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为48.421 2 g,空气

10、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F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1)上述六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_。(2)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3)A、B、C可能的化学式是_。解析:设烧瓶的质量为m,盛空气时,22.4 Lmol10.293 L,m48.04,再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M(A)28。同理可推出D、E、F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30、64。答案:(1)SO2(2)30(3)N2、CO、C2H414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

11、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用小写字母表示)应是_接_、_接_、_接_、_接_。(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填序号)。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 mL;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 mL。(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ahgbcfed(2)(3)(22.41 000m)/(VaVb)(4)偏小内容总结(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一定是1 mol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2)46 g的NO2与46 g的N2O4含有的原子数相同,C项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