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76800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地震中的父与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初学课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学习本课的20个生词语为知识点,其中以“清理、伤害、鉴定、无比”等四个词语为重点词语。在掌握和运用词语用法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以课文和课时为过程的学习中,理清故事的情节,并能复述大致的故事情节,与此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掌握这几种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为终结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话题为圆心,涉及相关话题的陶冶。人间有许许多多的真情,有师生情、医患情、战友情、父子情等等,相信这些人间真情都会带给我们启示,就让我们生

2、活在爱的世界里,更让我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真情吧!教学重点:理清文章以时间为记叙的线索,熟悉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感受这对父子之间的伟大真情。教学难点:能从课文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这对父子为榜样,并用这种信任和真情感化周围的人。教学过程:一、导入: 地震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灾难,灾难带给我们的创伤是记忆犹新的,同时,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感人的故事中吧!二、整体感知:(整体意识是学习的基调) 1.请学生1朗读第(1)自然段;请学生2朗读第第(2-4)自然段;请学生3朗读第(5-10)自然段;请学生3朗读第(11-13)自然段;请学

3、生4朗读第(14-22)自然段;请学生5朗读第(23)自然段; 2.检查并改正读音上的错误。3.目的:检查学生的预习程度及朗读能力,为课文的讲解奠定基础。三、分层感知:(局部意识是学习的关键) (一)学习第一段(1):预设问题:1.请同学们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伤亡程度。讲解知识点:伤害:(分解法:将合成词分解为单纯词)预设问题:2.这个自然段在说明上有什么特点?讲解知识点:举数字的说明方法,举数字的作用在于:让听者和读者更能准确地体会地震带给人们的程度。 (二)学习第二段(2-4):预设问题:1.请你猜猜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2.这位年轻的父亲要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讲解知

4、识点: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坚定: 主张、立场、意志、思想等不动摇,不改变。设计练习:请同学们用“废墟、坚定”两个词语造句。(三)学习第(5-10)自然段:预设问题:1.当父亲在干什么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匆匆赶来?讲解知识点:清理:彻底整理或处理。讲解的方法:近义词对比法:清理 整理设计练习:选词填空。(1)大火被扑灭之后,消防员开始 火灾现场。(2)老师教育我们要,养成定期 书柜的好习惯。预设问题:2. 当父亲在寻找儿子时,救火队长和警察是怎样劝这位父亲离开的?3当人们摇头离开时,都认为这位父亲怎么了?讲解知识点:对比三个人物的描写,说说你比较喜欢其中哪一个人

5、物?为什么?(四)学习(11-13)自然段:设计练习:1.请同学们把下列词语组成词组。 布满 满脸 浑身 到处 2.请同学们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破烂不堪 (kn 忍受)预设问题:读完第12自然段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五)学习第(14-22)自然段:预设问题:1.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能坚持到最后?讲解知识点:无论总(无条件的条件关系)预设问题:2.儿子一共救了多少个同学? 3.想想儿子为什么会救那么多的同学?(六)学习第(23)自然段;设计练习:1.请同学们通过选词填空来区别“困难、艰难、磨难”这三个词语。(1)在 面前,我们应该迎难而上。(2)只有经历过 ,才能变得更加优秀。(3)父亲的重病让

6、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 。预设问题:1.这对父子重逢后,什么样的举动让人最感动? 讲解知识点:无比:非常(表示没有别的能够相比,多用于好的方面)预设问题:2.看到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你有什么感想?四、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第三题。(课堂练习是学习的检验)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想想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什么?六、课后反思:初学课时备课小结任务方面:语言基础知识必不可少,课文情节必将贯穿其中原则方面:1.整体意识是学习的基调2.局部意识是学习的关键3.课堂练习是学习的检验方法方面:1.先引后讲,以练代讲,以练促讲。 2.以常见题型承载语言知识点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皮靴

7、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初步具有概括能力,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能抓住关键句,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以课文和课时为载体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与此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熏陶,进行反思和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他,或许这让他终生难忘;同样,如果我们也能雪中送炭,那我们的生活也是值得别人钦佩的,就让我们做一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吧。 教学重点:分析并找出艾克拜六次收到汇款单后从“奇怪、疑惑、心神不宁”到收到一封汉文信后“恍然大悟”的原因和过程的细

8、节部分。 教学难点:能够概括段意,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的导入法皮靴匠六次收到汇款单的心情变化是个什么样的过程?最后得知前六次汇款单的来历后,艾克拜会内心世界有了怎样的波澜?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这篇课文共分为几个大段?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吧!二、深学课文:(深入板块学习法) (一)深学第一段(1-2): 预设问题:1.艾克拜为什么反复念叨 “四月二十七日”这个日期?设计练习:请同学们用下列词语说一段话。艾克拜 汇款单 疑惑 赊账 预定 怎么预设问题:2.请同学们用“时间、地点、故事的起因”等要素来

9、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小结本段:连续两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皮靴匠艾克拜收到了同样数额的汇款,这真是个让皮靴匠艾克拜感到奇怪和疑惑的日子。(二)深学第二段(3-4):设计练习:1.请同学们就文中所描写的故事情景、人物神态等提出问题。例如:艾克拜为什么常常看着街道的拐角? 例如:艾克拜为什么小心翼翼地将钱放在一个抽屉里?例如:艾克拜为什么挑选了一张质地最佳的皮革挂在临街的墙壁上?预设问题:2.本段中的成语有哪些?并接合成语说说,艾克拜是个怎样的人?例如: 自言自语、小心翼翼、心神不宁等小结本段:之后的两年,仍然收到同样数额的汇款单,对于心神不宁但又充满期待的艾克拜来说,他期待着那个神秘的汇款人到来,并

10、正盼望着显示自己的手艺,甚至连皮靴的款式都设计好了。(三)深学第三段(5-6):预设问题:1. “连忙”一词说明了艾克拜的什么? 2.说说被救的探险队员为什么连续六年要给艾克拜寄钱? 3.这封信被安排在结尾部分,有什么妙处? 设计练习:仿写一封信的格式。讲解知识点: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小结本段:第六年,艾克拜收到了一封用汉文写的信;买靴者用艾克拜制作的皮靴盛了水,它竟滴水不漏,救了一支探险队队员们的生命;艾克拜这才明白六年来是谁在给他寄钱。三、重点巩固 (重点回放学习法) 1.让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畅谈对学习这篇散文的感受。 例如:我是多么想再看看您那个皮靴铺呀! 2.根据

11、提纲,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1)发生的事情:第一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第二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第三年的四月二十七日之后两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第六年的四月二十七日(2)艾克拜心情变化的原因:奇怪疑惑想要退回心神不宁恍然大悟四、课堂练习:(练习升华学习法)1.小练笔:想想恍然大悟的艾克拜会对探险队员说什么呢?2.课后练习第五题。五、布置作业:1.你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听吗?2.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六、课后反思:深学课时备课小结任务方面:以段落结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内涵原则方面:1.深入板块要为先,概括总结不可忘2.重点回放不可少,提纲要领要用到3.练习巩固要升华,你多说来我少讲方法方面:一回顾,二复述

12、,三总结,四提高。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课 大兵第五课时 巩固训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课文一和课文二为载体,体会文章的感人之处,并从中得到启示,从文章中体会,到生活中应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课文的句型、重点内容、中心思想进行巩固训练,在此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交际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人间的大爱并不是人人都能付出或得到的,年仅19岁的战士年龄不大,但付出的真爱让我们觉得伟大至极,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教学重、难点: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付出的人间大爱,他们的精神鼓舞着读者,读者又能受到怎

13、样启发呢?教学过程:一、导入:这篇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深刻,但是,我们对文章的重点内容究竟掌握了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及环节吧!二、巩固内容: (内容巩固图案化、概括化) 设计练习:1.请大家根据下面几幅图,说说课文中都讲了哪些感人的事情? 图一: 司机少女 兵 孩子 老大爷 图二: 半瓶酒兵 男人大头鞋 图三: 三、巩固细节: (细节巩固突出化、精确化)1.本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有哪些?想想它们起到什么作用?讲解:环境描写:关于天气的、关于车厢温度等 作用:为了衬托客车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也为下文做了铺垫。2.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这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

14、为”根据,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由于长期以来,士兵的无私奉献让人们感觉他们理所应当这样做,就连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他们奉献的他们的责任。3.请欣赏“在人们的注视下,他走到那位年轻母亲的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说说兵处在怎样环境中?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做? 参考: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紫,大兵是在用棉袄来拯救一个孩子的生命。表面上,兵面临一种艰难的抉择,但是,实际上兵并没有犹豫,而是毫不犹豫地走向了那个孩子,他是在履行士兵的职责。4.大功一文中,为什么说“父子二人一下子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参考:父亲为了看儿子一眼,从家里赶到抗洪救灾第一线,但是,儿子却没有时间同父亲说话,父亲只好和儿子一同参加战斗,所以说父子二人成了战友。5.说说课文一大兵和课文二大功的题目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大”字?参考:“大”字与兵的年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兵的年龄并不大,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穷困乡村的多子女的农家的长子,他付出了和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