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476777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填空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四课复习资料3古诗两首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未”:没有、未经。“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明月银辉下,青翠的

2、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2峨嵋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前两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影”:月影

3、。“流”:流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峨嵋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发”:出发。“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下”:顺流而下。这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将而下驶向渝州了。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4秋天1、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ao韵,课文中表现拟人的词语有很多,如:“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等。这首诗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为

4、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作业: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打比方,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和”的意思是(和谐、协调)。“未”的意思是(没有、未经)。诗句的意思是(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映月,那么的宁静、和谐;无风的湖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铜镜)。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3、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

5、到达(渝州)。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发”是(出发)的意思,“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诗句的意思是(诗人连夜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没有见到思念的友人,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5、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就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三、四课复习资料3古诗两首1望洞庭是( )代诗人( )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

6、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诗的前两句是:( )。“相”:( )。“和”:( )。“镜”:( ),比喻洞庭湖水面。“未”:( )。“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 )。“遥望”:(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明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中描写了( )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这首诗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

7、湖水面比作( );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 ),把君山比作了( )。2峨嵋山月歌是( )代诗人( )初离四川时写的。诗人在(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 )的感情。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 )等景物。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峨嵋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后两句是:( )。“发”:( )。“夜发”:( )。“向”:( )。“思”:( )。“下”:( )。这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将而下驶向渝州了。

8、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 )的思想感情。4秋天1、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ao韵,课文中表现拟人的词语有很多,如:“嚷着”“( )”“穿红袄”“( )”“( )”等。这首诗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 )之情。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黄叶”是( )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 ),喜爱( ),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作业: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打比方,描绘了( )的美景。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和”的意思是( )。“未”的意思是( )。诗句的意思是( )。可以用成语(

9、)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3、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 )等景物。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发”是( )的意思,“下”的意思是( )。诗句的意思是( )。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 )的思想感情。5、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描写了( )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描写山水的诗句: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描写月亮的诗句: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3描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