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758615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数学复习第16讲直角三角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讲直角三角形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4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B)A40 B50 C60 D702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B)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B12C1和B都是A的余角D2A知识点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如图,ABC中,C90,A30,AB12,则BC(A)A6 B6C6 D12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A30,AB4,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ABC2 BBD1CAD3 DCD2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5如图,在RtABC中,E是斜边AB的中点,若A

2、B10,则CE5 第5题图 第6题图6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20,则BDC40知识点4勾股定理7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8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距地面5 m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距树底端B的距离为12 m,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18_m知识点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0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B)A4,5,6 B1.5,2,2.5C2,3,4 D1,31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3、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重难点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BC,垂足为D,交AB于点E,且BE2EA2AC2.(1)求证:A90;(2)若DE3,BD4,求AE的长【思路点拨】(1)连接CE,根据题意可知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则BECE,由BE2EA2AC2,可得CE2EA2AC2,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证;(2)先分别用AE表示AB,AC,然后在RtABC中依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模型求解【自主解答】(1)证明:连接CE,D是BC的中点,DEBC,CEBE.BE2EA2AC2,CE2EA2AC2,即EA2AC2CE2.ACE是直角三角

4、形,即A90.(2)DE3,BD4,BE5CE.AC2EC2AE225AE2.BC2BD8,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C2BA264(5AE)2AC2.64(5AE)225AE2,解得AE.【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BCD,已知AD4 m,CD3 m,ADC90,AB13 m,BC12 m,则这块地的面积是24_m21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是这个三角形必须是直角三角形,解题时,只有在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才能利用它求第三边长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应先确定最长边,然后验证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重难点2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2017青岛改编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连接BE,ED,BD.(1)判断DE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BAD的度数为多少时,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AC10,BD8,求BDE的周长【思路点拨】(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DEBEAEAC;(2)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DEBDAB,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ED,BE的值,再代入BDDEBE求出即可【自主解答】(1)DEB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在ABC中,ABC90,点E是AC的中点,BEAC.同理,DEAC.BEDE.BED是等腰三角形(

6、2)AEED,DAEEDA.AEBE,EABEBA.DAEEDADEC,EABEBABEC,DABDEB.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B90.BAD45.(3)AC10,DEAC5,BEAC5.BDE的周长为BDDEBE85518.【变式训练2】(2016南充)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的中点,则DE的长为(A)A1B2C.D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都能揭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线与斜边的关系,运用这两个性质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D)A2,3,3 B2,

7、3,4C2,3,5 D3,4,52(2017南充)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D)A(1,1) B(,1)C(,) D(1,) 第2题图 第3题图3(2015北京)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 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D)A0.5 km B0.6 kmC0.9 km D1.2 km4(2017绍兴)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C)A0.7米 B1.5米C2.2

8、米 D2.4米 第4题图 第5题图5(2017枣庄)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B)A2 B. C. D16(2017淮安)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B)A3 B6 C4 D5 第6题图 第7题图7(2017益阳)如图,ABC中,AC5,BC12,AB13,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6.58(2016西宁)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

9、A于点D,PC4,则PD2 第8题图 第9题图9(2017淮安)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F是AD的中点,若AB8,则EF210(2017丽水)我国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绘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所示在图2中,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4,正方形IJKL的边长为2,且IJAB,则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101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求证:CBEBAD.证明:ABAC,ABCC.又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BADABC90.BEAC,CBEC90.CBEBAD.12(2

10、017荆州)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D)Ax26(10x)2 Bx262(10x)2Cx26(10x)2 Dx262(10x)213(2016连云港)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S1,S2,S3;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三边长为半径向外作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分别为S4,S5,S6.其中S116,S245,S511,S614,则S3S4(C)A86 B64 C54 D4814(2016雅安)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点D,则ACE的周长为(A)A22 B2C4 D3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2017扬州)如图,把等边ABC沿着DE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处,且DBC,若B4 cm,则EC(22)cm.16(2017常德)如图,已知RtABE中,A90,B60,BE10,D是线段AE上的一动点,过D作CD交BE于C,并使得CDE30,则C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0C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