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4753173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生物上课重点内容一名词解释1. 流动镶嵌模型:Themembraneiscomposedoflipids,proteinsandcarbohydrates.Fluidityofthemembranereferstothatthelipidsandproteinscanmovearoundintheplaneofthemembrane.Theymayrotate,movelaterally,orfliptransversely.Themosaicpartreferstotheasymmetrydistributionofproteinsandlipidsinthemembrane.Certa

2、inproteinsandlipidsformclusterswithinthemembranethatmaygiveportionsofthemembranespecificproperties.2. 脂筏模型:膜脂双层内富含胆固醇,鞘脂和特异蛋白质的微区;由于鞘脂的脂肪酸尾比较长,所以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具有参与信号转导,受体介导的胞吞以及胆固醇代谢运输等功能。3. 穿膜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不同程度嵌入脂双层中,为双亲性分子。贯穿整个脂双层,分为单次和多次穿膜,两端暴露于膜的内外表面;结合牢固,需用去污剂才能从膜上去掉。胞外和胞质结构域都是极性氨基酸,穿膜结

3、构域为a-螺旋构象和B折叠片层。4. 脂锚定蛋白:位于膜的两侧,脂锚定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分为两类,一类位于质膜胞质一侧,直接共价结合于脂分子,如Src,Ras;另一类位于质膜外表面,称为GPI连接。5. 主动运输: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转运,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6. 被动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的穿膜运输,不消耗能量。7. 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协助,顺物质浓度或电化学浓度进行转运,不消耗能量的被动运输形式。8. 膜泡运输:指完成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穿膜运输,因质膜形成囊泡而得名;根据物质的运输方向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9

4、. 受体介导的内吞: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选择性高效摄取细胞外特定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的形成;无被小泡的形成;无被小泡和内体融合。10. 组成性分泌:指分泌蛋白在糙面内质网合成之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形成分泌泡,随即被运送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11. 调节性分泌:指分泌性蛋白合成后先储存于分泌囊泡中,只有当细胞接收到细胞外信号的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释放出去;这种分泌途径只存在于分泌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细胞内。12. 内膜系统: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密切关联的结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溶酶

5、体,过氧化酶体,胞内体,各种转运囊泡等;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酶,脂类和糖类的场所,同时对合成产物具有加工,包装和运输的功能。13. 膜流:指细胞的膜成分在质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在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流动的现象;膜流是膜质和膜蛋白在细胞内的转移和重组的过程,通过膜性小泡出芽和融合实现;功能:进行细胞膜和内膜系统不同功能结构成分的相互转换和代谢。14. 信号肽假说:核糖体被信号肽引导,经SRP介导,与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继续进行蛋白质合成。15. 囊泡:真核细胞质膜与内膜系统及内膜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运输和结构成分转换的载体和功能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格蛋白有被囊泡,

6、COPI有被囊泡和COPII有被囊泡三种;是由细胞器膜外凸或内凹形成。16. 囊泡运输:细胞内各种膜泡包裹运输物质以出芽方式从一种膜性细胞器脱离又与另一种膜性细胞器融合的过程。17. 凋亡: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死亡过程是自杀程序活化引起的主动死亡。18. 细胞分化:从受精卵开始的个体发育中,细胞之间逐渐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型的过程。作用:增加细胞类型,构成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执行不同的生命活动;标志:开始合成新的特异性蛋白质。19. Cyclin:一类随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呈周期性合成和降解的蛋白质;不同种

7、类的周期蛋白表达的时间不同;与不同的Cdk结合,调节Cdk的激酶活性,推动细胞周期前进。包括G1,G1/S,S,M期细胞周期蛋白.20 .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只与特定的Cyclin结合,同时其分子内某些氨基酸位点处于正确的磷酸化状态时才具有激酶活性;在整个细胞周期中表达量较为恒定,不同的cyclin结合不同的Cdk。激酶活性受cyclin和磷酸化双重调节,也受到Cdk激酶抑制物(CKI)的负性调节.21 .CKI: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因子,称为有丝分裂抑制剂,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作用是抑制Cyclin-Cdk复合物的装配或活性,而将细胞阻止在不同的监测点,分为两大类KIP和INK4.

8、CKI对Cdk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与cyclin-Cdk复合物结合,改变Cdk分子活性位点空间位置来实现的.22 .MPF:(成熟刺激因子)CyclinB-Cdk1复合物;催化亚单位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1),调节亚单位为CyclinB;作用:使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核膜崩解;染色体凝聚蛋白,组蛋白H1磷酸化,染色体凝聚;CM13调酸化,纺锤体形成。23 .Checkpoint:保证细胞周期正常运转的监控系统,检测细胞周期正常事件及由现的障碍,包括R点,未复制DNA检测点,纺锤体组装检测点,DN硼伤检测点.24 .Signaltransduction:由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或膜内受

9、体特异性结合,后者将信息转导给相应的胞内反应系统,使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适当反应的过程。存在多种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彼此可交叉调控,构成复杂的信息转导网络;可以参与细胞的代谢,分裂增殖,分化,识别粘附运动和死亡。特点:级联式反应放大信号,通用性和特异性,相互交叉。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识别,黏附,运动和细胞死亡.基本过程:细胞外信号-受体f细胞内信号-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生物学效应25.Gprotein:将G蛋白偶联受体从细胞外接收来的信号转导到一系列效应蛋白上,效应蛋白包括酶和离子通道;分子由a,B,丫三个亚基组成异聚体;民亚基具有结合GTP或GDP能力,a亚基具有GTP酶活

10、性;本身构象改变可进一步激活效应蛋白,实现信号传递;根据a亚单位结构和对效应蛋白的作用分为激动型,抑制型和磷脂酶C型.26.Firstmessenger:由细胞分泌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生物活性物质,属于细胞外信号的化学信号。27.Secondmessenger:即第二信使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物质细胞内存在的携带信号的分子,它们通常是小分子,疏水性物质在膜上,无机离子,核苷酸类,气体分子.有两种环核苷酸可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cAMP和cGMP.28. 胞内受体: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受体,分为核内受体和胞浆内受体,全部为DNA吉合蛋白;结构包才S高度

11、可变区,DNA结合区,激素结合区,和铰链区;多为反式作用因子,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与DNA勺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整基因转录。29. 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RTK):与配体结合后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迁移等功能,而不是调控细胞中间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单次跨膜a螺旋受体,可自身磷酸化.30. 细胞骨架: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充满整个细胞质空间,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含量丰富,占细胞总蛋白10-30%;进化高度保守,组成结构无明显差别。31. MTOC(微管组织中心):微管蛋白聚合的特异性核心形成位点(微管装配始发区

12、)。MTO饱括中心体,纤毛和鞭毛的基体;产生的微管在靠近中心体的一端是负极,另一端是正极;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主要的MTOC丫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构成微管聚合核心,13个在中心体周围物质中排列成环状结构,只与a微管蛋白结合。32. 微管:由微管蛋白原丝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主要成分是a和B微管蛋白组成的具有极性的异二聚体;具有保持细胞特定形态,参与细胞运动的重要作用。33.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直径约为7nm的纤丝,呈束状,网状或散在有序分布;功能:与微管共同组成细胞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具有运动功能;构成细胞之间的连接装置;参与细胞分裂;参与肌细胞收缩;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信号转导,蛋白

13、质合成支架,参与受精作用。34. 中间纤维: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故名中间丝;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主要起支撑作用;在细胞中围绕细胞核排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接。功能:支架作用:参与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结构,细胞核定位和固定,维持细胞间联系及组织完整;参与细胞分化,细胞周期调控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与mRNA勺运输有关,对mRNA勺细胞定位和翻译起决定作用;游离的中间纤维蛋白,可作为信息分子或信息分子前体,参与信号转导,影响DNA的复制和合成。35. 管家基因: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基因产物维持细胞基本结构和代谢必不可少。对细胞分化起协助作用,如组

14、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膜蛋白,核糖体蛋白等。36. 奢侈基因:又称组织特异性基因,编码决定细胞性状的特异蛋白,对细胞自身生存无直接影响的基因,如血红蛋白,角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等。二简答题1 .Gprotein激活效应蛋白的作用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催化Ga亚基上GDP与GTP的交换从而激活G蛋白,Ga从GB丫二聚体上解离由来,从而他们可以激活各自的效应物蛋白。2 .环磷酸腺昔(cAMP泊号通路:信号分子fG蛋白偶联受体fG蛋白fAC(催化ATP分解形成的cAMP作为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fcAMP(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来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PKA-磷酸化靶蛋

15、白-调节代谢3 .RTK-Ras-MAPK信号通路:(配体为生长因子或胰岛素)配体-RTQ接头蛋白(Grb2)fGEF(SOS)(鸟昔酸交换因子GEF,与Ras的SH3结构域结合,促使Ras与GDPK离而与GTP结合,使Ras激活)fRas(激活Raf)-Raf(MAPKKK(MAPKK(MAPK)(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入核,磷酸化修饰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表达4.细胞周期各时相主要生化事件:G1期:进行活跃的RN破蛋白质合成,细胞迅速增大,体积显著增大,膜转运能力增强;发生多种蛋白质的糖基化;G1期晚期合成DNAM制所需各种酶类.为S期做准备S期:进行大量的DNA复制,同时合成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最后完成染色体的复制;中心粒开始复制并完成.G2期:大量合成RNA,AT吸一些与M期结构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如微管蛋白合成达到高峰;合成有丝分裂因子,为M期做准备;细胞内DN蛤量由2n增至4n.M期:亲本细胞分裂成两个相等的子细胞;RNA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减少,非组蛋白继续合成;染色体凝集分离;5.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主要作用:C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