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75307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1河流概况1.1.1流域自然状况XX人工河又名桥边村河,处于XX市西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241151130000,北纬262730263000之间。干流全长35.2km,总流域面积45km2,干流平均坡降为1.4,河面平均宽度15.6m,XX段长约8.0km,七十年代曾进行过一次改建,故名XX人工河,自上次改建后,运行40余年再未进行过疏浚,岸坡为土质坡,冲刷垮塌严重,严重影响行洪安全,近年来多次发生较大洪水,冲毁两岸农田,造成重大损失。本次设计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下游,其中沿河主要涉及到XX市XX乡的曾洲、一甲、赛尹、天保、普桥、XX6个行政村,保护人口0.9万人,保

2、护耕地面积1.18万亩。1.1.2流域社会经济状况2010年末XX人工河治理范围内总人口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15万人,农村人口0.75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水田1.02万亩,旱土0.16万亩。2006年,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139元。1.2建设的必要性1.2.1河流现状特征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乱挖乱填乱倒垃圾,造成部分河道淤积,且从未进行过清淤疏竣,已淤积严重,降低了河道防洪能力。河道断面不满足泄洪要求,特别是沿河堰坝因规划设计不到位,行洪断面较少,造成河堰冲毁或河流改

3、道。其次为河道内乱挖、采砂造成河道护岸崩塌严重,加剧了沿河两岸的洪涝灾害。此外,沿河道建房侵占严重,清障难度较大。再者,河道内的大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质量、管理、维护、规模、布局、配套等存在问题,防洪堤残缺不全,防洪标准过低或有些根本不设防,岸坡坍塌,河道淤塞且杂草丛生,大部分河系建筑物年久失修,渠道老化、堵塞、渗漏等,特别是跨河的一些桥梁严重阻水,从而使得河道内水利设施发挥不出应有的工程效益,因此,防洪能力差,每遇山洪暴发,河流改道、摧堤溃坝、冲田毁地,影响了沿河两岸乡镇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由于河道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沿河两岸乡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近几年又呈加剧之势,随着国民经济

4、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同标准洪灾的损失会越来越惨重。1.2.2存在的问题(1)堤防建设标准低。由于国家、省、市基本无财力投入以及历史的原因,现有防洪堤基本都是乡、村老百姓自发修筑而成的,无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更没有按照其应有的标准进行建设,建设质量差,设防标准低。经调查分析,现有的堤防只能抵御5年一遇以下的洪水;(2)没有形成封闭的防护圈。目前XX人工河XX段范围内基本处于无设防状态,每遇较大洪水,这些地方便成为泽国,最大淹水深度达到2m以上,损失惨重。经分析计算,未设防地区的自然地形仅能抗御3年一遇的洪水;(3)由于防洪设施基础薄弱,相应的治涝排水体系处于空白状态。沿河两岸排涝主要利用溪沟在

5、沿河边上自由漫流,当外河水位高于垸内地面高程时,垸内渍水无法外排而致使渍涝成灾;(4)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手段落后,非工程措施不能形成快捷、高效的防洪治涝指挥系统。1.2.3XX人工河治理建设的必要性综合前述,XX人工河防洪治涝标准低,目前只能防御35年一遇的洪水,排涝还是一块空白。而目前项目区是XX市的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稻生产基地,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骨干工程供水有保障;土地资源充足,社会基础条件好,农业开发潜力大,符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规模开发和连片开发的要求。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到位,农田标准较低,水旱灾害频繁。XX乡是绿海粮油有

6、限公司的有机稻和优质稻生产基地,是XX市的第二大粮食主产乡,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个契机,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十分必要。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洪涝灾害严重、现有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又十分薄弱的境况。据初步调查和测算,在现有防洪工程条件下,遇到20年一遇的洪水,XX乡淹没面积将达到2.5km2,受灾人口4500人,直接经济损失1100万元。洪涝灾害的发生和薄弱的防洪治涝基础设施,给XX乡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地制约了XX乡的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些历史教训,使当地政府和人民充分认识到加强防洪治涝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十几个村组

7、农户多次联名打报告,迫切要求加快XX乡人工河的防洪治涝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其防洪治涝能力,因此,对XX人工河治理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1.3本次设计范围本次设计XX人工河治理工程,位于XX乡曾洲、一甲、赛尹、天保、普桥、XX6个行政村内,根据实际调查,左右岸均需防护,本次设计考虑两岸的防护处理。总长4410m。1.4水文本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标准,本次工程控制断面为上游的赛桥村0+000断面、泵站桥1+782断面、一甲村坝4+196断面。地 点累 距频 率(m)5%10%赛桥村桥0198.35198.06泵站桥1+782197.70197.41一甲村堰坝4+196195.7919

8、5.37该河段设计洪水位10年一遇水位为195.37m198.06m(为假设高程系统)。1.5工程设计本次治理工程的项目内容和规模为:防洪堤:本次设计左右岸防洪堤0+0004+410段,总长4410m。堤防断面采用土堤形式。堤顶宽43.0m,内外边坡均为1:1.8。护岸:采用浆砌石挡墙固脚和砼预制块护岸。左右岸护岸4410m。堰坝和机耕桥(含泵站):改造9处;穿堤涵洞:根据实际调查,人工河改造后,需新增23处涵管。涵管采用承插式预制砼管,600-1000。1.6工程投资概算工程总投资892.47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38.93万元。1.7经济评价经国民经济评价,本项目经济净现值为55.14万元,

9、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08,大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2.2%,大于12。故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52 防洪治涝水文分析2.1流域概况XX人工河又名桥边村河,处于XX市西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241151130000,北纬262730263000之间。干流全长35.2km,总流域面积45km2,干流平均坡降为1.4,河面平均宽度15.6m,XX段长约8.0km,七十年代曾进行过一次改建,故名XX人工河,自上次改建后,运行40余年再未进行过疏浚,岸坡为土质坡,冲刷垮塌严重,严重影响行洪安全,近年来多次发生较大洪水,冲毁两岸农田,造成重大损失。本次设计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下游

10、,其中沿河主要涉及到XX市XX乡的曾洲、一甲、赛尹、天保、普桥、XX6个行政村,保护人口0.9万人,保护耕地面积1.18万亩。2.2气象本工程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1375.4mm。根据XX市气象站19792009年(共31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年平均气温17.518.1;全年1月最冷,月均气温5.4,7月最热,月均气温29.9,全县10的活动积温5651.8,80%保证率为5395.2,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375.4mm,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38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7%。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395mm。春多阴雨

11、,低温寡照,春末夏初降水集中,常多暴雨洪涝,盛夏初秋,持续高温少雨,冬少冰雪,历年平均无霜期长达289天,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640小时左右,相对日照36%40%。其气候特点适应我国江南地区各类种养业的高产繁育。2.3设计洪水2.3.1洪水特性XX人工河的洪水由暴雨产生。其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降水集中,46月降水约占全年雨量的42,常有大暴雨和连续暴雨发生,中上游流域还常出现台风雨,年降雨总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减。流域降雨分配不均匀,年内和年际之间变化较大。据统计,暴雨在49月份的出现几率为91.66,在此时段内,又以6月份出现的次数最多,约占全年的25。流域内降雨

12、主要天气系统:高空有低槽,切变、低涡,地面为冷锋、静止锋、气旋波、台风。XX人工河汛期一般从4月份开始,也有少量年份从3月开始,一般持续到8月,少量年份持续到9月。蒸水年最大流量多发生在58月,其中以6月份最多,洪水历时一般23天。2.3.2设计洪峰流量由于XX人工河流域其他断面内无水文站,无实测流量资料,故流域内各典型断面由设计暴雨推求洪水。本次洪水计算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进行计算。根据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计算频率暴雨如下表。各频率最大24小时点雨量表 P(%)51020手册查算法Kp1.781.571.29H24点178157129根据XX人工河的河势其分区并结合规划设计重点处理河

13、段,本次设计选取3个典型断面进行洪水计算,各典型断面桩号(取赛桥村桥为0+000),各段水文参数:集雨面积、干流长度及河道坡降由湖南省河流特征查出(湖南水文总站编),以及1:1万地形图量算复核。利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采用推理公式求得各断面不同频率下设计洪水如下表。XX人工河各典型断面洪水计算成果表桩号干流长L(km)集雨面积F(km2)坡降JQ5%(m3/s)Q10%(m3/s)备注()推理公式推理公式0+00012.5380.365186144赛桥村桥1+78214.339.50.682188150泵站桥4+19616.740.81.176194.7155.2一甲堰坝76XX人工河各典

14、型断面洪水计算表(推理公式法)名称赛桥村桥(0+000)泵站桥(1+782)一甲堰坝(4+196)计算频率参数P5%P10%P5%P10%P5%P10%Cv0.40.40.40.40.40.4Kp1.781.531.781.531.781.53中心24h点雨量H(mm)10010010010010010024h点雨量H24点(mm)178153178153178153点面系数0.9750.9750.9780.9780.980.9824h面雨量H24面(mm)173.6149.2174.1149.6174.4149.9n20.7120.7140.710.7120.7080.71n30.8320.8360.830.8340.8290.832H1(mm)82.171.281.871.081.670.6H3(mm)112.697.5112.597.4112.497.2H6(mm)137.5118.8137.5118.9137.6118.8H12(mm)154.5133.1154.7133.4154.9133.5初损I0(mm)303030303030R上/R总比例系数0.70.70.70.70.70.7R上(mm)100.583.4100.9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