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7528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舞 数学的工具性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教育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双基教学,即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就定位了数学课程的工具性。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进程。因此,通过学习数学,识记公理、定理、计算方法等,就能熟练的解析问题。就向我们从小把麦秆节成一段一段,用一条线绳穿成一排,来学数数、学加减。以至后来,能够脱离这种工具而独立运算一样。由此可见,数学本身具有与之共存的工具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过去的一些年中, 解放后,教育在全民中推广和普及,使我们党在探索的道路上,首先推出了应

2、试教育。应试教育的产生、发展,都为数学工具性的植根以及蓬勃生长,开出了一条光辉大路。因此,数学的工具性特征,在数十年的应试教育中,充分体现,达到极至。“物极必反”那么什么来缓和,或者说是来改变应试教育之下,数学的这种现存状况呢?数学人文性的一面就由此而展现。人文性的认识人文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一是源于西方文化的“人文”。其内涵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以人为关怀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人的个性、尊严、自由、平等,人自身价值的实现等,即珍视人的自由和发展;二是源于中国文化的“人文”,其内涵为“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法则与秩序”,以伦理道德为轴心,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义务

3、等。数学课程的人文性可理解为在中西合璧的人文关怀上,所派生出来的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种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一种把数字与现实相联系的纽带。人文性的一度失落早在远古时代,文明发源之初,我国人民结绳以计数,最早在劳动中创造出了“数”这个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髀算经中,人们通过实践,创制了勾股定理。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了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用途很大。三角问题解决了,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圆呢?于是,在三国时,刘徽提供出“割圆术”,以计算圆周率。后南朝祖冲之延用其法,力尽艰辛,终于精确的

4、推算出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七位,从而成全了圆。圆周率的推出为建筑、机械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数学问题,都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但是后来呢?哥伦布环球旅行,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而也使中西文化开始沟通。特别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间,外国的学术不断涌进,西方的数学理念也乘风而入,“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等新鲜的数学名词蜂拥而至。于是,一股学潮由此而起。数学也因此开始与百姓生活有所脱节。至今,每一个学生,无论生活条件好与坏,谁都不在为生存而着急。他们住在学校,受着学校公寓化的管理。在课堂上深入思考着老师提出的等于什麽。数学更是与生活远离千里。由此可知,数学的人文

5、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有”到“渐无”,经过了一个数千年的历程。人文性的回潮人文性至此真的不存在了吗?不是的,现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人文性正在慢慢的回到人们生活之中。(一)在教育改革中我国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达到着三个面向标准呢?着就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能力,而不再是培育做题的机器。让学生通过经历与体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数学应用的主人,为人的发展而服务。(二)课堂教学中教学要与人相联系,不是指人要学习数学,而是指人要驽驾数学,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追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

6、了18分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在讲着一问题时,我们教师不是在象以前那样,画一条线段标上两个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真正地在教室里走上一圈,这样数学不仅学得生动、明了,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相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数学既存在工具性,又存在人文性。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各自独立地处于“并重”的地位,而是有机的统一体。作为工具性的数学,公理、定理的掌握是为解决人文性问题而奠定的基础;而作为人文性的数学又只有在工具性的基础上,才可能顺理成章的被解决。举例来说:在暑期,老师带领着一群学生郊游,正巧路过一条河,河的对面有一排树。其中一名学生说着条河由30米宽,另一名学生说它有40米。于是,他们争论不休。这时,老师插言,你们何不用手中的皮尺(测量)和指南针(定方向)来测量一下河宽呢?无疑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换句话说,也是一个与人联系相当密切的问题,那麽用什麽方法来解决呢?几何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知识。数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也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学到的数学才是全面的、丰富的,而不是偏颇的、呆板的,才是灵活的、动态的,而不是强制的、机械的,才是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而不是被动的应试的。参考文献:(一) 人民教育 (二) 人民大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