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75266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语文教师自我培养策略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在20 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提出的,他认为教师仅仅作为被研究者是不够的,要亲自参与到研究当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研究的职责,而且研究反过来还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他看来课程需要教师个人的研究和开发,在这当中,教师不断增进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并因此而改良自己的教学。可见,研究型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而且能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反思与探索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能对问题形成理性 的认识并发明性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教师类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根底教育改革,传统的教

2、师角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改重点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方案执行者,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一、研究型教师的主要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型教师发展的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它不是根底性理论研究,而应当是立足于本职教学工作,围绕教学实践展开的研究。教师要通过研究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研究教材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倡个性化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规范就明确

3、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沛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由此可见,规范答案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理解教材,建构知识。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能像过去那样依赖、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唯教参马首是瞻,而是要对教材进行独立的分析处理。只有教师自己对教材有了充沛的理解和研究之后,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有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在面对有明显错误、违背事理的答案时,教师就能够及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二)研究教学办法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陈旧,脱离现

4、实生活,且教法单一,主要以传授法、讲解法为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从重视知识的灌输、考试分数开始转向注重学生个性的开展和语文素养的养成,因此,传统的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办法进行探索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型教师要会根据课程目标、自身的优势、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办法,甚至可以对教学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教学办法按其本义应该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随着课程综合化、多样化的开展趋势,研究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忙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

5、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和途径,语文课程规范中的这一教学倡议十分强调研究学法对于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新课程把研究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驰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就特别重视对教学办法的研究,特别是学法的研究,他创建三结合的自学办法和课堂教学六步法都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研究学生特点新课程规范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

6、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开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研究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学办法,更要研究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和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伎俩。在语文课堂上,研究型语文要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斥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语文能力的上下,对学生提出适合其水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在教学中参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励褒扬或者直接指出问题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