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74532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3课。对于简单机械方面的学习,标准要求“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和最典型的机械,最好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些机械,真正体验到这些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每种机械有什么功能,大致可用于什么场合,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做简单的应用,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些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生分析我校五年级学生通过近三年的科学课学习,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

2、的本质特点。加之本课需要对实验进行反复的测量,得出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方能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部分学困生在此可能会产生疑惑和厌烦,这时教师要有耐心指导。最后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时,要发挥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得出结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

3、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教学难点: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要把这些桶装油搬上卡车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4、出示古人运用斜面搬运重物视屏:其实这个方法古人也经常使用。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1、提出问题:

4、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2、学生设计实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师:为了便于统计数据,我们统一用装有六个钩码的小车做重物,请一个同学上来测一下小车的重量。学生测得小车重2牛顿,那么重物就是重5牛顿。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拉动方向需与斜面

5、平行。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特别提醒: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4、学生分组体验活动:搭建斜坡提升小车用多少牛顿力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6、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7、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1、发现新问题: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老师还发现每个小组用一样重的小车,但是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也就是说:每一组的斜面省力多少也不一样,那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怎样的斜面更省力?斜面省力

6、多少与什么有关?)师:根据你的判断,认为哪个可能性最大?(斜坡的坡度)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斜面坡度大小是否对小车拉力有影响。2、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研究新问题:、在实验中,我们要改变什么条件?(斜面的坡度)(教师出示木块和木板)就用木块和木板,你能搭出几种坡度不同的斜面?、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相同?(被拉升的物体、斜面长度)、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3、实验要求:(注意分工合作、记录数据、分析研讨)(1)一个实验员按顺序搭建不同的

7、斜坡。(2)另一个实验员准确测出小车上坡所需的拉力。(3)记录员仔细做好记录。(4)实验结束后,请及时整理好实验器材。(5)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准备汇报实验结论。师: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生:实验多做几次会好些。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生:一次可能有凑巧。师: 有道理,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生:三四次吧。师:行!我们每一组也争取都做三次。师:又有一个新问题,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怎么处理?生:可以取平均数。师: 还有什么我们也要注意的?生:实验中还要注意观察。生:实验中要静心实验。生:实验中还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师:老师要看看哪些小组合作的非常好?4

8、、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5、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你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6、汇报实验结果:每次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你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小结: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四、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1)认识变形的斜面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师:(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山)你愿意从哪边坡爬这座山?为什么?A、从坡度小的一边爬,那样比较省力。B、从坡度小的一边爬,虽然比较省力,但是发现这边的路程要比坡度大的一

9、边长,会浪费时间。(学生参与争辩)3、师:你们观察的仔细,思考的也很周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搬东西的高度是不能改变的,这时,为了更省力些我们可以延长斜面的长度来降低坡度。这部分知识是中学的物理学科的内容,我们先暂时放一放,只从省力的角度考虑。4、师:(课件出示:争当工程师),下面老师请大家来做工程设计师,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上建筑一条公路到山顶。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试着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可以每个同学发一张印有山的图纸,让学生来绘画出来,用实物投影投现出来,请学生现场答辩。)5、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把它分割成4个高度,每一个高度怎样爬会省力?)爬第一个高度

10、时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爬,坡度小,比较省力。(引一条线)那么以后的路,就知道如何走了。6、出示盘山公路图: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7、实践操作活动: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8、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9、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s形)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板书:螺旋、s形讲解:螺丝钉上的的螺纹,就象盘旋而上的公路。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螺纹与钉长构成一个斜面。我们将螺丝钉沿螺纹往木头里拧时,实际是沿着

11、斜面往里拧的,所以比较省力。(2)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组长汇报。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1)引桥(2)斧头、凿子(3)立交桥(4)比较陡的楼梯(如何改进?)(5)开瓶器(6)骑自行车上比较陡的斜坡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得到了哪些启示呢?(板书:的启示)2、课后思考: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六、板书设计: 斜坡的启示 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 S型路线 螺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