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音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473334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学期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学期音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音乐第四册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课本是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本共分六个单元,包含的 内容有歌曲、欣赏、读谱知识、综合训练等部分,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 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同时,由于各单元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为他们熟 悉和理解,因此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是:1. 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 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2. 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 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3.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

2、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 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 发展 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 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2. 除对原有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识谱)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 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 重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 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 技能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 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措施:本学期在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寓 乐于童趣之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

3、的快乐。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妈妈老师3周第二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4周第三单元:月儿弯弯3周期中复习:1周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 3周第五单元:动画城3周第六单元:下雪啦4周总复习: 2周考试: 2周小学音乐第四册备课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一、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欣赏我爱米兰2. 第二课时:读谱知识音的高低3. 第三课时:歌曲小乌鸦爱妈妈4. 第四课时:复习二、教学要求:1. 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2. 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3. 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 对妈妈和老师的理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

4、、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2. 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 力。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 制。难点:1在教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 比。2. 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 情。四、教具使用:1. 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2. 打击乐器3. 各种动物玩具。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2. 听赏歌曲我爱米兰。二、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2. 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 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

5、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唱歌鲜花爱雨露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然后复听一遍。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 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 涵。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 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二)欣赏我爱米兰1 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2 聆听歌曲,

6、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三)综合复习1 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 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3 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复习我爱米兰。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2 音乐活动“音的高低”。教学目标1 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2 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高低和音色特点。3 培养学生兴趣,激发音乐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1 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请学生有感情演唱或歌表演。2复习听赏歌曲我爱米兰,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我爱米兰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 示歌曲的情绪。(二)音

7、乐活动“音的高低”1 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2教师比方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 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 生发现和归纳。3 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 通过模 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本单元可设三个音乐活动,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 行,可以由教师启发或组织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发分组创煸进 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 歌表演创作。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 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 复习歌曲我的好妈妈,导入本课教学。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

8、等。(1) 谈谈对妈妈的了解,:如:妈妈的职业、妈妈的爱好、妈妈最 喜欢的东西、妈妈的生日等。(2) 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最爱听妈妈将故 事、我为妈妈作家务、我帮妈妈捶背等。3 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4聆听歌曲范唱小乌鸦爱妈妈,并加入课件演示。5 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6 教师再次播发录音。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歌声演唱。根据学 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8 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9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10. 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9、。11. 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妈妈听。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1. 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 禾U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弓|入歌曲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 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1) 什么是摇篮曲?(2) 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3) 是谁为谁唱摇篮曲?4. 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5. 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 教师提示学生:(1) 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2) 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7. 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8. 推选以为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9. 歌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后反思:1.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

10、动中的参与性很强。2. 在各表演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创编动作。第二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歌曲小红帽第二课时:欣赏龟兔赛跑第三课时:欣赏森林小卫士第四课时:歌曲大鹿第五课时: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三、学目标:1学唱并背唱歌曲小红帽和大鹿这两首歌曲。2. 欣赏龟兔赛跑,了解他的故事情节并能够分角色扮演音乐中的小动物。3. 听辨音乐情绪,找到相应的画面,并能够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4. 听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 进行表演。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大鹿。3 .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难点:体会小

11、红帽和大鹿所描述的不同音乐故事,指导学生以歌声表现 歌曲中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故事发展。五、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花草、树木、等背景、动物头饰、小彩旗、玩具 枪、花环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红帽。教学目标:1 .用轻快的声音|有表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2.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二)课题导入:1 .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2. 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三)学唱歌曲1. 出示课题听范唱。2. 学唱歌词。(1)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 别读等形式。(2)学唱歌词。3. 跟着老师唱唱名

12、。4. 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5. 教师做本课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龟兔赛跑教学目标1. 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市饰表示出来。2. 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3. 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听音乐片段谈感受进入课题。2 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3. ( 1)问题: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2) 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3) 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二) 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的故事。1. 点课题并简介

13、。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乐器。2. 完整的听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问题: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为什么爬得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的很快的兔子却输了?3. 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教师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 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等创设环境。(1) 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像的同学扮演 这两个角色。(2) 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小动物。(3) 师生共同简单串演。(4) 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三)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第三课

14、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教学目标:根据教科书上的插图,听便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配乐讲森林小卫 士的故事。教学过程:一、看图片讲故事1. 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副图画。2. 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3. 为这个故事取名字,讲学生取得名字写在黑板上。二、为图片选择音乐1. 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 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2. 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便并选择图片。3. 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选择图片。4. 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三、配乐讲故事1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1) 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猎人。(2) 选择天鹅、小猴、小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3) 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可以由一个小朋友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 别讲。(4) 其余小朋友分别扮演森林背景。2 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讨论怎样扮演,教师进行指导。四、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鹿教学目标:1 背唱歌曲大鹿。2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