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473221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6-0的结识和加减法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重要由“和 ” 和” “9“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平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结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本。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学生分析: 0的结识和加减法,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有了基本,掌握 1各数的书写和各数的构成,以及61的加减法,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也许比较困难。三、学习目的:()纯熟地数出 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

2、位置。 (2)掌握 6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纯熟 地掌握 10以内数的构成。(3)进一步结识“”“”和“=”的含义,懂得用这些符号来表达数的大小。 ()比较纯熟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及 0 以内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5)通过操作、观测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构建610 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措施。 (6)用1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初步感受数 学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学习重点:60的各数的结识和加减法。.数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五、预存的问题和建议预存问题:1.不

3、用数的构成计算,借助手指、速度较慢。2根据情境图写算式,特别是减法算式,常常多的一边减去少的一边,而不是用总数去减。. 对于带?的情境图部分学生看不懂,不知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4计算对的率低。建议:1.加强对数的构成的掌握,教师时常引导学生用数的构成来计算。2.看图写算式中注重让孩子说图意,理解题意。.对于情境图让学生充足明白“?”表达的含义及隐含的条件,让学生在明白题意的基本上进行解答4.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六、课程资源学具盒、课件、生活情境。课题: 和的结识学习内容:课本9页-40页学习目的1.通过观测、操作、演示,纯熟地数出、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达物体的个数或

4、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要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会与她人分工合伙。.通过观测、操作、表述,要会看会说会做,乐于体现。学习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学习难点:辨别6和的基数和序数,6的写法。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课件:1.课题2.主题图 学习过程课前三分钟1.从数到,再从5数到0。2.出示5六个数字,读数。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结识了0到5,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字6和,看今天哪个同窗学的最认真。二、出示目的1.纯熟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5、。.会与她人分工合伙。3.乐于体现。三、自主合伙学习1.学习数数和认数。 出示第9页的主题图。 观测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2学习数序。 学生认真观测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颗) 通过直尺,直观学习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的顺序。3比较大小。出示点子图,抽象出数字5、6、7,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4.学习6、的序数。(1)看书第40页,完毕书上问题。(2)辨别有7缸鱼和第七缸的区别。.指引书写 指引学生观测,启发想像和7像什么?(6像哨子,像拐杖等。) 师示范书写。四、展示提高1交流、报告图上有什么,有多少。

6、预想:学生能找到图中的物体,并说出有几种。措施:引导学生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窗的个数用数字几表达?(用数字6表达)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达?(用数字7表达)板书:7.学习数序。数字5. 7分别应当在什么位置。预想:学生会说4的背面是5,的背面是6,的背面是7。措施: 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2、3、4、5。问:6和7应当写在什么位置呢?问:的背面是谁?与相邻的两个数是谁?3比较大小预想:部分学生懂得谁大谁小,小部分学生不懂得。措施: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5 5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个圆片。问:谁比谁多

7、?谁比谁少?板书:664.学习6和的序数成果报告。预想:部分学生能精确的辨别开序数和基数,个别学生辨别不好。措施:让学生说一说缸和第缸的区别,再找生活中的序数和基数加以辨别。5.指引书写预想:学生写的不够美丽。措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提示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五、随堂检测.抢答练习。 背面的数是几? 6背面的数是几? 前面的数是几?2.完毕练习九第-3题。第、题。出示题目,明确规定,学生完毕题目。完毕第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规定。学生完毕练习。合适引导学生对“6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六

8、、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课堂作业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6和7,哪些物体个数能用6和表达。教材补充材料:课前三分钟的题板书设计 6和7的结识55 6_教后反思:课题 和7的构成学习目的1.掌握6、的构成。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学习重点:掌握6和7的构成。学习难点:初步培养类推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根,小圆片7个, 7个小方块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2、口答。前面是几?6背面是几?与5相邻的是几?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构成,今天我们又要学习6和7的构成了,同窗们有信心能学好吗?二、出示目的1掌握6、7的构成。.培养

9、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三、自主合伙学习1学习的构成。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如何填?打开书第4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有顺序的涂色。)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构成。2.学习的构成。问:将7个小方块提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四、展示提高1. 指名回答如何分的个圆,并说一说6的构成,教师板书。预想:学生报告时也许不按顺序。措施:指引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报告,可以不漏掉。2. 学生反馈个小方块分两堆怎么分的.预想:学生也许说出如下三种状况。7 / 6 1 5 4 措施: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

10、么?把七的构成说完整。重点指引孩子记住前3个构成,背面的自然就会了。五、随堂检测1、对口令。2、完毕练习九的第4题。六、全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课堂作业43页第四题教材补充材料:课前三分钟的题板书设计 、7的构成教后反思: _课题 6和的加减法学习目的: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摸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同样的客观事实。.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措施,并能对的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运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摸索精神。学习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措施,并能对的地进行相应

11、的口算。学习难点:“一图四式”的学习。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学习过程:课前三分钟1.口算。 2= l+= +1= 1+3= +1 +4= 2+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算的。2对口令。一、导入新课同窗们都会计算得数是、4、5的加法和5、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二、出示目的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措施,并能对的地进行相应的口算,学会一图四式。三、自主合伙学习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

12、对面地坐)。教师提示学生一边摆根、一边摆根,然后规定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测,并各写出一种加法算式。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措施。.观测两个算式有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同。3看小棒说两个减法算式。4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成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2)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7、7-=和75=的联系。(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让学生摆三角形,边

13、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3。四、展示提高1.学生报告、515 两个加法算式。预想:学生也许写出5 1+5并用6的构成计算。措施:(1).板书5l= 1+5= 并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计算措施,找出最佳的计算措施。2写出的两个算式相似吗,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预想:学生会说不相似,数同样位置不同。措施: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达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3.学生报告写的减法算式。预想:学生也许写出61=5 6-55-1=措施:让学生观测,哪个算式对,为什么,说一说每个数字分别表达什么,与加法有什么联系。交流42页摆一摆的学习成果。(1) 学生报告自己摆的过程和成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预想:学生能说出一图四式,计算成果也许说出是摆出来的,也也许说出是运用数的构成算出来的。措施: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说出得数是怎么得来的(数的构成)(2)报告四式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