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731580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最另我头疼的是学生不愿意读书。你滔滔不绝的讲,许多学生一点反映也没有。这样的课堂自然成了死水一潭。这次去秦皇岛听的几节阅读课,使我受益非浅。下面就江苏连云港陈健先教授讲的特殊的葬礼一课谈谈我的一点体会。陈老师在这节课中七次引导学生读书,使学生在自渎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了作者的意图,同时品尝到成功的乐趣!第一次引导学生读书是在开篇板书课题后,他对学生说:“看到这个题目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接着,他又说:“构思你的问题,我想做个测试,带着你构思的问题看看读一遍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学生读完后,陈老师又问:“你构思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怎样?又有什么

2、新问题?”学生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他又说:“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又有什么新问题?读不懂可以下位找同学商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第二轮的读文。这一遍的读文后,在汇报时出现了一个冷场,陈老师说:“我提个建议,两边的同学发言不一样,你们应该比一比,争斗起来。我写两个词(他边说边板书)因为所以你们再读读课文准备两分钟解决因为、所以的问题。”当时我听到这里有点摸不着头脑,他突然写这么两个词干什么?听下去才发现陈教授对教材的领悟之透,挖掘之深,设计之精。因为这一课的重难点就是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葬送的原因,以及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主持葬礼。陈教授用这一对关联词语引导学生第三次

3、读书。这一次因为是分组比赛,所以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不一会儿两组唇枪舌战,在不知不觉中把大瀑布葬送的几个原因以及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说得清清楚楚。但两组不分胜负。陈老师又出了一道加试题,他说:“读了三遍课文,我眼前出现了两幅图画,挥之不去,你知道是哪幅图画吗?”学生说:“一幅是昔日的大瀑布图,另一幅是逐渐枯竭后的大瀑布图陈教授说:“你很聪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枯竭是文中的一个词语,请读读那段话。”学生读完后他又说:“学习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可以到书中去找。”接下来陈教授通过大屏幕放映昔日大瀑布图。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为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发出由衷的赞叹声。陈教授借

4、机问学生:“美不美啊?谁能说一句赞美的话?当一个学生无从下手时,陈教授又引导学生去读书。他说:“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说不好求助谁?快速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你就会说了。”然后又放映枯竭的大瀑布图,看到学生严肃的表情,听到学生惋惜的叹息声,陈教授又问:“你在想什么?说说你的心情。”学生说完,陈教授说:“一起读一读第四小节,体会一下这种心情。接下来又有两次练习说话的设计。一次是:假如此时此刻这位奄奄一息的瀑布会说话,他能说什么?另一次是:做一回小总统,设计在大瀑布葬礼上的演说词。这两次陈教授都引导学生说:“可以读读课文,请作者帮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创造。”最后总结全课时,陈教授又说:“要和课文、作者交朋友,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此时全课结束,虽然用了一个多小时,学生的热情一直很高涨。在陈教授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使我感到: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其次,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换成教师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习汇报材料 张敏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