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72540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内科学复习提纲全通道绿色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肺炎症状、治疗(P37 P40)1.寒战、高热 2.咳嗽、咳痰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抗菌药物治疗 4.感染性休克治疗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P11)临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货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在排除 其他心、肺疾患后,诊断即可成立三、阻塞性支气管炎的检查(最优价值的检查)(P14) 1.X线检查 2.CT检查 3.肺功能检查 4.动脉血气分析四、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分级标准、治疗原则、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P24 25 26)症状、体征: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

2、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两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为主,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分级标准:1.急性发作期 2.临床缓解期:间隙期,轻度持续期,中度持续期,重度持续期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危重哮喘的处理,缓解期治疗心源性哮喘的鉴别: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喘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五、呼吸衰竭的病理、治疗及其区别。型呼吸衰竭治疗用药注意事项。(P

3、30 33 29 33)病理: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治疗:建立通畅的气道,氧疗,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休克,其他区别:型是由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致,有缺氧,不伴有CO2潴留;型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致,既有缺氧又伴有CO2潴留六、支气管肺癌的解剖学分类、中央型肺癌的生长部位,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最高是什么?TNM分期 (P52 53 55)支气管肺癌的解剖学分类: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的生长部位: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上位于肺门附近的肺癌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最高:小细胞未分化癌TNM分期:: 1. 0期:Tis(原位癌)

4、;N0;M02. IA期:T1;N0;M03. IB期:T2;N0;M04. IIA期:T1;N1;M05. IIB期:T2;N1;M0或T3;N0;M06. IIIA期:T1;N2;M0或T2;N2;M0或T3;N1;M0或T3;N2;M07. IIIB期:任何T;N3;M0或T4;任何N;M08. IV期:任何T;任何N;M1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那些疾病可以引起咯血症状(P19)诊断:在慢性肺、胸疾患的基础上,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同时排除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心脏病,即可诊断本病。那些疾病可以引起咯血症状:?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P112)心尖搏

5、动向左下移位、增强呈抬举样。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听到舒张期高调、递减行、吹风样杂音,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也可清晰闻及,常传至心尖区,前倾坐位、呼气未明显。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返流明显时可在心尖区听到低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九、风心病伴发心力衰竭的诱因(P115) 感染、风湿活动、妊娠、分娩、过劳、心律失常十、主动脉狭窄的症状和体征(P114)症状: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出现疲乏、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征:心尖搏动异常,可有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第一心音减弱,因左室顺应性下降,左房收缩加强二出现S4;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喷射性收

6、缩期杂音,向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传导,可伴有收缩早期喷射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因左室射血时间延长可出现第二心音逆分裂。重度狭窄者可出现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脉搏细弱。十一、风心病并发症、血栓栓塞的部位(P115)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血栓栓塞部位:脑动脉血栓最多见,四肢、肠胃脾等处也可发生动脉血栓十二、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P130)典型的心绞痛的症状发作时表现胸骨后和心前区绞榨性痛,以胸骨中部、左乳头下方为明显,约有手掌大小的面积。有时可放射左肩和左前臂、剑实下、咽喉部,右胸部有压迫感或表现为呼吸受阻的不适感。不象表面受伤所致的疼痛。十三、急性心

7、肌梗再灌注治疗及其适应症(P140)治疗:溶栓疗法,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适应症:心前区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至少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肢导联0.1mV,胸导联0.2mV;发病时间6小时;年龄70岁十四、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症状、治疗措施(P68)中毒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失眠、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盲点等;心力衰竭的家中和各类心律失常治疗措施:应立即停药,各种症状在停药数天后常自行消失;严重心律失常必须予以积极处理,以免危及生命。十五、肺水肿的体征(P7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强迫端坐位

8、、频率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听诊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喘音,心率增快,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有舒张早期奔马律十六、右心衰的体征(P65)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竭时若右心室显著扩大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有收缩期杂音;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肿大,有压痛;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胸水和腹水;紫绀十七、急性心梗的鉴别诊断(P139)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主动脉夹层分离十八、高血压降压的治疗的用药选择(P123)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受体阻滞剂,其他十九、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腹水

9、的形成原因(P177 182)治疗:限制水、纳的摄入;利尿;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放腹水疗法;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外科原因: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压力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有关。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纳、水、潴留,亦是腹水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二十、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并发症(P193 194)一、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护理2.减少胰腺分泌3.胰酶抑制剂4.使用抗生素5.诱导细胞凋亡药物治疗6.多器官受累的出处理二、外科治疗:掌握手术适应症十分关键。因为手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很差。手术适应症有:诊断未明确而与其他急腹症

10、难以鉴别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者;胰腺炎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坏死者;解除顽固性致病原因,如胆石症等。三、其他治疗:内镜下微创手术的进一步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胆源性胰腺炎方面。EST是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二十一、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和并发症(P156 160)病因:1.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3. 药物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4. 神经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 5.饮食因素:吸烟、饮酒、茶、辛辣、饮食不规律 6.遗传和环境因素并发症:1.大量或反复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二十二、肝性

11、脑病的治疗措施(P187)1.消除诱因:某些因素可诱发或福气加重肝性脑病 应给予对症处理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注意饮食 灌肠或导泻 抑制细菌生长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消除 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4.肝移植:肝移植是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 各种顽固 严重的肝性脑病在肝移植术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5.其他对症治疗: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保护脑细胞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脑水肿 防止出血与休克二十三、原发性肝癌转移途径(P185)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癌栓。癌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

12、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人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3.种植性转移:较少见,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恶性腹水;种植在盆腔,可有形成卵巢肿块。二十四、上消化道出血原因(P195)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消化道大量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损害及胃癌。二十五、尿道感染的感染途径(P216) 1.上行感染 2.血行感染 3.淋巴道感染二十六、急性肾炎的诊断标准(P

13、202)1.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2.有蛋白尿、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肾脏无缩小;3.大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或其他感染史,在感染后1-3周发病二十七、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P218)根据全身、局部症状和体征,血、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可确诊。二十八、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和治疗要点(P211 212)诊断标准:1.蛋白尿 尿蛋白每24消失持续3.5g 2.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量60g/L 3.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值6.47mmol/L 4.浮肿二十九、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P229)1. 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期 肾功能不全代

14、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减期;肾功能衰竭终末期2. 按CKD(慢性肾脏病)分期 1期:肾损伤GFR正常或增加 2期:肾损伤GFR轻度下降 3期:GFR中度下降 4期:GFR重度下降 5期:肾衰竭三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P201)早期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蛋白增加、不同程度血尿,或两者兼有。可出现高血压、水肿,甚或有轻微氮质血尿症。也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以致出现肾病综合征,部分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高血压,伴眼底出血、渗出,甚至乳头水肿。三十一、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因(P210)1.肾前性急性肾功能损害:主要是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

15、如心源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或循环血量真性减少(如大量失血、呕吐、腹泻等胃肠液丢失、烧伤)等导致肾血流量急剧降低及肾功能障碍。2.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肾实质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血管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皮质坏死,肾血管病变等。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常见者如结石、肿瘤等。三十二、贫血细胞学形态分类(P233)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1.大细胞性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三十三、再生贫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P241)全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脾肿大;骨髓至少有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三十四、铁的吸收部位(P236)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三十五、缺铁性贫血的病因(P237)1. 慢性失血 2.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3.铁的吸收不良三十六、贫血的临床表现(P234)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客观体征2.循环系统 体力活动后感觉心悸、气促为贫血最突出的症状之一3.中枢神经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