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471555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戴嵩画牛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说明:一、单元导语: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 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语文要素: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 分写具体。二、课文:21文言文二则(第一则:伯牙鼓琴)(第二则: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注释:1.木文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戴嵩:唐代画家。2.处士:本指有德才而

2、不愿去做官的人, 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3.所宝:所珍藏的(书画)。4.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o5.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6.拊掌:拍手。7.搐:抽缩。8.股:大腿。9.乃: 却。10.掉:摆动,摇。11.谬:错误。牧童认为画中牛“掉尾而斗”是错误的。实际上牛相 斗时,既有“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12.然之:认为他说得对。课后习题: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伯牙鼓琴。2.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 “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3. 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三、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 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我在课堂笔记本 上,记录了老师讲的7开国大典重要内容。群众入场一典礼开始一宣布新中国成立一升国旗一宣读公告一阅兵盛况一群众游行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 考,或者查找资料的,我会 认真记下来。22月光曲1.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传说” ?看来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是这样。查资料了解一下。2.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站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 生的想法记录下来。21文言文二则教学总目标:1. 会写“哉、巍”等7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

4、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3.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难点:1.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伯牙鼓琴第二课时:学习书戴嵩画牛21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音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写好“曝”这个生字。2. 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

5、说说这个故事。3.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二、教学重点:1. 能借助注音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2. 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说说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 说这个故事。三、教学难点: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过程上课前:听一个小故事,谈感受。一武官出征将败,忽有神兵助阵,反大胜。官叩头请神姓名,神曰:“我是靶子。”官曰:“小将何德何能,感劳尊神相救?”答曰:“感汝平昔在教场,从不曾有一箭伤我。”(一)导入-一-解题意,定目标1. 复习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

6、的?2. 板书课题,理解文题。3.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借助注音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2.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说说对文 中人物的看法。想象故事细节,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二)读通-一-借注释,知文意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正音。相机指导“处、好、数、曝”四个多音字的读音。(3)老师范读。提醒注意停顿和节奏。(4)学生齐读。2. 自学质疑,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学法提示:(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2)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理解“

7、轴”在不同语境的意思:“一轴”就是“一幅”,“锦囊玉轴”的“轴”就是用玉作 的“玉轴”。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出示两幅图,一是“尾巳而斗”,二是“尾搐如两股间”,辅助理解“尾搐入两股间,今乃 掉尾而斗”的意思。预设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相机借助图片,理解“奴、婢”的意思。3. 整体感知,梳理脉络。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人物?两个人围绕斗牛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各用一个字概括。相机 指导“曝”的书写。(三)趣读-一-抓细节,品人物1. 主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学法提示:(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写杜

8、处士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小牧童的语句。(2)用一两个词语写出他们的表现。)2. 学生汇报,交流分享。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1. 用一个词来说说杜处士是怎样对待斗牛图的?2. 杜处士尤所爱,表现在哪呢?想象说话1:杜处士在吃饭的时候,会怎样对待这幅画?睡 觉的时候,走访亲友的时候,又会怎样对待这幅画?想象说话2:杜处士遇见朋友,会怎样 夸赞这幅画。3. 读一读。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 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尤所爱,那小牧童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词来说说牧童的表 现2. 谁来读读小

9、牧童的话。牧童“拊掌大笑”,有表情,也有动作,那我们也练一练,牧童是 怎么说的。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1. 学生当牧童,老师当处士,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2. 此时,面对一位聪明的牧童,我这位处士会说些什么呢?3. 同样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处士是“笑而然之”,这两处笑能否换一换呢?说说你 的理由。(四)想象一-入情境,讲故事(一)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1)我们讲故事要注意什么?强调:讲故事时加入想象,会让故事内容更加丰富。2)同桌互讲一遍故事。3)指名讲故事。师生评议,着重评议有没有展开想象。(二)转换角色,讲讲“我”的故事。小贴士:1)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2)我姓杜,大家叫我杜

10、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3)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同桌互讲,用自己的话讲“我”的故事。(2)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五)总结-明事理,悟写法1. 从这个故事里面,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 小结,谈收获。3.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互相解疑。4. 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文言文的简约、优美。(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 转换角色,自己或是牧童,或是杜处士,或是苏轼,将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讲给爸爸 妈妈听。2. 阅读同步读本第七单元“孟子选读”、“老子一章”,在感受文言文的简约、优美的同时,旁注体会。板书设计:书戴嵩画牛阅读方法曝笑写法借助注释杜处士f牛一牧童语言、动作、神态展开想象问引用、一事一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