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471366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很重要,下面为你整理,欢迎阅读!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3、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级主要领导对 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还在找办公室印信的管理制度吗,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办公室印信管理制度2020”,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5、本单位职业

2、危害的种类有:乙酸乙酯、丁酮、粉尘。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建 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2、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展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的有关工作,按有关规 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 议和措施,项目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按国家有关规 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4、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备设施的管

3、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因故停用设备设施应办理停用手续,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5、设备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负责填写设备设施 运行记录。6、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做到岗前按规定做好设备点检工作,班中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班后做好清扫工作。7、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必须采取防治措施,防治故障扩大并通知维修人员 及时处理。8、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检修和维 护,定期检测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 或可能产生严

4、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9、设备设施经技术鉴定不能满足职业危害防护要求,要及时进行更新。10、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外包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企业。2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总中心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 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11、对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 业卫生隐患,应纳入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并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 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牵头负责整改。3.4.9用工单位向用人单位提供了当月劳务派遣新增人员信息且用人单位已经申报社 会保险费用

5、后,若派遣人员离职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退费时,已产生的社会保险费用 由用工单位承担。12、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二、劳动用工及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 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2、员工变更到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岗位时,单位违反职业卫生如时告知等规定,职工 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单位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3、加强对员工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职业病防治方 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设施、器材和用品。4、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

6、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 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 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业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 见和建议。5、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 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6、单位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 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 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者从事禁忌的工作。7、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进行岗位轮换。8、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并按照下列保存期限妥善保存。(1) 接触粉尘和致癌物作业的职工,档案保存至职工离职后30年;(2)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保存至离职后5年。9、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 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10、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 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 出防治措施。11、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

8、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业 病防治部门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12、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间应充 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 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 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三、作业场所管理制度1、单位应当请地方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评价,并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其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 位职业卫生档案

9、,并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向劳动者公布。2、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 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 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3、在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 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4、在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 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5、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

10、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 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6、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 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7、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 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 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 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8、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 查。9、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

11、检测监控工作。各单位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有关部门 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10、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 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 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11、单位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者不得上岗作业。12、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防止泄漏扩散。13、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 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改进。8.3 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

12、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要组织职工认 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及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提高 遵纪守法意识。班组每季度在安全活动中安排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四、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单位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单位和当事人如 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2、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 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安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的生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报告。3、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

13、原岗位作业或 工作的,由职业病防治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办理。4、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 家和单位有关规定执行。5、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 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五、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 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4、各施工生产单位

14、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 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 保健食品。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 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制度公司安环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在其内设专(兼)职专业人员,负责 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一、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 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1、监测的布点2、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3、监测的周期4、监测结果的登记

15、与报告二、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向劳动者公布。三、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处理四、实施部门及经费保障七、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 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 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 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

16、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 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 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 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 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 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 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