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论》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71227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论》练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游戏论课程练习题第一章 游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涵义判断题:题号1234567答案1 游戏与艺术、体育同宗同源。2 原始社会时期,儿童与成人界限分明,各自遵从严格的社会分工,拥有不同的游戏形态。3 游戏是自愿自发的,随游戏者意愿不断变化方式的活动过程。4 游戏与闲荡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参与者积极投入的,后者是消极的。5 随着游戏期的结束,游戏的行为逐渐转化为滑稽、幽默或创造性的艺术活动。6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常常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成人应当予以及时阻止避免造成不利影响。7 游戏过程给儿童带来的积极情感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而各种不愉快的消极情感则会使人沮丧进而丧失信心

2、,因而在游戏中应尽量避免失败。参考答案对错对对 对错错第二章 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简答题:1简述精神分析学派补偿论的主要观点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主要内容。3早期游戏理论有哪些特征?4简述皮亚杰对游戏实质的理解。参考答案1 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儿童期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做大人能做的事。这种愿望在游戏中得到满足。过家家、模仿各种职业等。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2本我、自我、超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3关注人的普遍本性而忽略个体差异;都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缺乏科学实验的基础。4 游戏的实质 在皮亚杰看来,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由于儿童早期认知结构

3、发展还不成熟,往往不能保持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当顺应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主体就会重复范型(人或物)的动作,这时就会产生模仿;另一种是当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作用时,主体自身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因而较少考虑外部事物的要求,这时就会出现游戏。第三章 游戏发生学的基本问题简答题:1. 游戏活动的基本特性是什么?2. 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幼儿游戏的动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 对象性、社会性、主体性、发展性。2. 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交往和表达的需要。第四章 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简答题:1.游戏如何实现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2.为什么说游戏行为能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简述儿

4、童在游戏中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的发展过程。4.游戏如何实现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参考答案1.游戏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提高;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游戏促进语言能力提高;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提高。2.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发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是游戏,便降低了孩子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耐受力和坚持性;游戏使幼儿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各种物体的机会,使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这里有对物的特征的感知,有利用表象对物的特征的概括

5、和对物的意义的抽象。3.儿童在游戏中对物的想象是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低龄的儿童开始游戏时,总是用他看到过的,玩得顺手的东西来替代所需要的物品,这时想象完全是受物的暗示,由物引起的。随着游戏的发展,由于游戏的需要,一种事物可以有多种用途,一种东西可以代替多种东西,这时物的替代可以随儿童的意愿而变化,想象日益主动化和有意化。4.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或社会性问题;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活动中来逐渐认识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遵守规则;游戏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第五章 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案例分析:雪儿(女,6

6、岁2个月)和一个男孩各站在荡船的两头,逆推过来我推过去玩。又来了一个男孩子,他跑到雪儿的旁边伸手就推起了荡船。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强加于人的加入他人游戏的方式。他的行为引起雪儿的不满:“荡船只能一个人推!”男孩说:“也可以两个人推,两个人推,船走的更快!”雪儿接受了这种解释,于是给男孩腾出来地方,游戏继续下去了。从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理解。参考答案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或社会性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为游戏能顺利进行,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经之路。男孩加入他人游戏的方式虽然是不恰当的,但是他以合理的解释修改了雪儿的“游戏规则”,产生了新的可以让人接受

7、的“游戏规则”,于是以游戏双方的协商、妥协为基础,解决了游戏双方的矛盾。第六章 游戏的基本教育学问题与研究简答题:1. 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存在哪些常见观点?2. 为什么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幼儿园教学?参考答案1. 适应说、存在说、适应和存在之间的适度张力说2. 抽象的言语讲授方式不适宜幼儿的认知活动特点;集体教学的方式不能满足幼儿对个别化教学的需求;“静坐听讲”的要求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第七章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和教学模式简答题:1.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基本原理是什么?2. 以游戏为基本途径的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 主动性原理、个别化原理、

8、社会化原理2. “问题”引导下的经验建构;以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注重幼儿真实的感受与体验;经验表征手段的多样性;注重个别化、小组化教学;以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课程;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合作;注重动态性的学习评价。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判断题:题号1234答案1.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做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2.平行游戏是教师指导游戏的一种方法,是指教师加入正在进行的游戏,并让幼儿掌握游戏的进程。3.定型材料游戏主要包括玩沙、玩水、玩雪等。4.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参考答案对错错对第九章 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简答题:1. 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选择需注意哪些问题?2.在幼儿园应当怎样让幼儿使用电脑?参考答案1.注意安全卫生;注意玩具的发展适宜性;注意玩具的教育功能;注意玩具的存放2.进入班级获得独立区域;选择适宜的软件;整合电脑与日常教学活动;注意电脑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