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71213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庭教育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家长这样跟老师说,孩子全交给您了,你怎么管都行;孩子交给您我们就彻底放心了,等等。这话既表达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同时也暴露了家长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与职责。家长的教育责任是无法推卸的。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我们都有一个共识,在孩子身上,不论是缺点还是优点,都无一例外地会从父母的身上找到痕迹。就孩子的成长来讲,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不仅重要,而且学校无法替代。蒋佩蓉女士在下一代的竞争力一书中,引用了美国社会学者理查德戴尔关于两个家族后代的对比研究结果:马克思杜克斯(生于1700),两百多年前住在纽约,他以冷酷无情著称,并和一个“作风开放的”女人结了婚。在他的1200多个

2、后裔中,130个进过监狱(7个是因为谋杀,平均刑期为13年),310个是流浪汉,190个是妓女,60个是惯偷,还有680个是酗酒者。他们对社会没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而仅仅为了监禁和挽救他们,纽约州政府所花的费用以百万计。约翰逊爱德华(生于1703),一名清教传教士,也住在纽约。在他的929个后裔中,430人成为了传教士、牧师或神学家,100位律师,6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优秀作家,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3位市长,3位州长,1位美国财政部长,7位入选美国国会,2位入选美国参议院,1位曾任美国副总统。至今,他的家族没有耗费国家一分钱,但他们为美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说明

3、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文化与传统会对后代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家族的文化与传统断失了,我甚至认为许多家庭的教育是荒废的。从这里,我们引申出一个问题:家长的责任和作用是什么?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做好表率,摆正位置。“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其实,这既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长或家庭的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对人的影响,“以人育人”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把“以人育人”概括为七个方面: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影响道德和品格养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父

4、母和家庭。学习始于模仿,学习做人离不开榜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暴露在孩子的视野当中,没有丝毫隐藏。因此,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一个真诚、真实、表里如一的人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原则。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当行为的话,那么家长首先要检点自身。作为家长,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教育者的时候,就要努力发现和挖掘隐藏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教育因素,善于把生活中的小事变成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契机。其次,要摆正位置。将每个家庭成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这对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并不容易,但却是极其重要。一个家庭,在正常的情况下,一

5、定不要把孩子摆在家庭的中心或最重要的位置上。对于母亲来讲,最重要的人是丈夫;对父亲来讲,最重要的人是妻子。夫妻恩爱、关系牢固、充满温情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我目睹了许多“错位家庭”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悲剧。原因和简单。首先,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错位很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生活中的错位自我中心、目无他人、缺乏互助意识、不会换位思考、缺乏合作精神,等等,这可能导致孩子变得孤僻、自私、少友、缺乏幸福感等,因为愉快的交往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孩子的异样又常是家长产生焦虑的根源,这种焦虑又会成为破坏家庭气氛的祸因;其次,当一个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的时候,夫妻关系被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家庭纽带的牢固性受到

6、威胁,家庭的基础就可能会遭到破坏,而这则是产生悲剧的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母以子贵”,这种传统观念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身边的许多家长。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其要不得的腐朽观念。如果家长总希望让孩子给自己挣面子的话,那么等待着这个家庭的很可能是不幸。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而我们几乎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学习培训就成为了父母,我们是“无证上岗”的一代父亲和母亲。我们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赋予了自身一份责任,同时开启了一个新的学习历程。始于家庭是许多父亲和母亲生活的经历、心血的结晶。可以说,教育的智慧是生命时光雕蚀的艺术作品。对于许多从事非专业教育工作的父母来说,也许我们不必去掌握那些长篇大论的理论或原则,借鉴他人的智慧,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