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69642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师版教育学笔记第一章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对象多层次,形式多样化。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二、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三、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教育的基本素质:学习者、教育者、教育影响。五、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生物起源说”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但是两种学说无论是哪一种都忽略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

2、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六、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七、教育学的发展经历: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演说术原理(昆体良)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大教学论(垮美纽斯)、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凯洛夫)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布鲁姆)、教育过程(布鲁纳) 教学与发展(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八、教育学的意义(价值):1.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使其不断地领悟

3、教育的真真谛。 2.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良好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第二章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或者说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社会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4)教

4、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2)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制约着课堂的设置和内容; (4)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 (4)教育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手段。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

5、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的产生;(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1)影响着文化的传递;(2)影响着文化的选择;(3)影响着文化的融合。五、教育在我过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教育对经济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我国建国以来正反经验,充分表明了劳动者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科学知识的应用,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我过人口的控制和社会风气的改善。要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依靠教育。 2.教育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1)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

6、)教育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政治变革,真正实现政治文明。 3.教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一、个体发展的两个学派的观点: 1.内发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及顺序是受人的某些内在因素的控制和决定,只看到人的内在因素而忽略了外部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2.外铄论:强调个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着重看重外部因素,看重教育学的价值,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二、教育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决定教育的循序渐进; 2.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决定教育的因材施教; 3.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决定教育的有针对性。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

7、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对个体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2.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3.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4.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的对人们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适应社会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往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有效地组织

8、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对受教育者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第四章一、什么是教育方针?(或者教育方针的本质)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提出的,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二、教育方针的主体(核心):教育目的。三、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应遵循的目标和方向,即教育工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总规格。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发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发生怎么结果。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总的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四、教育

9、目的的功能:定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五、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六、素质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师主体间的本作性教育。七、素质教育的特点:主动性和成功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和个别性、全体性和个体性、交互性和层次性、内化性和外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八、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1.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2.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体系; 3.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4.建立以评价促发展的素质教育的

10、评价机制; 5.提高校长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6.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九、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基本特征和职能。十、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2.以学生学习为本,注重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形成、潜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生产。 3.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第五章一、教师的定义:教师是受一定社会或者阶级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施加影响为主要职责的人二、教师的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三、教师的作用:1

11、.教师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者; 2.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塑造者; 3.教师通过培养人才促进学校发展。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3.教师劳动在时间上的长期性; 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五、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六、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1.在工作方面,师生之间是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人际关系。 2.在组织方面,师生之间是在一定组织和制度中结识的角色关系。 3.在心理方面,师生是在教育过程中的交往而形成的各种相互认识、期望和感情的关系。在

12、情感、态度和行动方面,师生关系有:专制型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和民主性师生关系。七、良好师生关系:尊师爱生、配合密切,民主平等、联系稳固,教学相长、关系透明,双向反馈、互补互助。八、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树立良好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2.提高自我修养;3.善于和学生沟通。九、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文化素质:(1)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2)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3)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2.教师的能力素质:(1)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 (5)教学机智;(6)社交能力 (7)教育科研能力3.教师的心

13、理品质: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 良好的记忆力;敏捷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力; 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意志力;丰富而又恰当的情绪和情感。十、职业道德定义: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职业生涯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十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依法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十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1. 在教育事业方面:(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提高自我修养,穿凿一流的教育业绩。2. 在教育对象方面:(1)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3. 在教师个体和集体方

14、面:(1)互相尊重 。(2)相互支持、相互协作。(3)尊重和依靠教师集体。4. 在我修养方面:(1)以身作则,堪为师表。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六章一、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三、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四、德育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