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68652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的心教学设计益阳市三中 陶克纯设计思路: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歌吟,是一组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稳重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体会父母兄弟间的至爱亲情,做到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在这个单元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比较探究对作品进行纵向渗透,通过联系实际、延伸拓展对作品进行横向辐射。 父母的心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人家,又索回来的感人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文章故事虽然比较简短,但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结构严谨,情感深沉。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体会文章中父母对孩子的深情进而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感恩。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熟悉故事情节,找出读完后感触最深的地方,并收集一些有关父母关爱子女的名言熟语。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想通过让学生抓文中关键词以及与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首先,我让学生通过理情节、抓关键词来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其次,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换位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旨。第三,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比较任务,其一是与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母亲“救与不救”的艰难抉择比较,其二是与同单元文章比较,

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之心。最后,我通过让同学们读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名言、观看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写感恩小纸片等形式来学会感恩。作业设计上,我紧扣文章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作文父母的心续写,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抓关键词,明确“送”与“不送”都是爱。过程与方法:比较探究,理解“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体会课文中父母亲对子女的深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对文章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体验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父母亲对子女的深情。2、对文章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教学难点:探究文章主旨,体会课文中父母对儿女的深情。教具准备:多

4、媒体 红色心形小纸片教学方法:1、 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比较探究法 4、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 导入小调查: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二、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语言简洁,内容完整。三、抓关键词,初步体会文中父母的心。、学生跳读课文,用文中或自己概括的关键词替换课题中的“心”字。板书:父母的,学生上台填空。、讨论交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样做?四、比较探究,联系实际,深入理解父母之心。1、播放影片唐山大地震片段。让学生说说与本文的相同点,并明确元妮“救与不救”都是爱。2、读课文、自然段,接受川端康成的建议,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的父母,并谈谈生活中你

5、是否有不理解父母的地方,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是否能理解父母之心。、本单元课文中是否还有能体现伟大的父母之心的例子。、在读名言的过程中再次体会父母之心。五、拓展延伸,学会感恩。1、谈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观后感。2、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学生在红色心形小纸片上写下最想对自己父母说的话。六、课堂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刻苦学习,更加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也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永远幸福安康!七、作业文中说“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设想一下,这家人在团聚以后命运会怎样,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板书设计:父母的幻灯片1:小调查: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幻灯片2:父母的心川端康成幻灯片3:讨论: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幻灯片4:唐山大地震剧情介绍幻灯片5:课文、自然段内容幻灯片6: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名言幻灯片:1、谈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观后感。在红色心形小纸片上写下最想对自己父母说的话。幻灯片:歌曲天下父母心幻灯片9:祝普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在座的各位师生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亲情芬芳!幻灯片10:作业:续写父母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