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68314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市本级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 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是我市为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构造调整、促进经济转型晋级,而由市本级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具有专门用处、可以实行工程管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对于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保障中心工作和目的任务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标准我市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进步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课题组深化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搜集信息,认真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我市企业扶持资金工程共

2、设12大项假设干子项,分别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担保风险金补助资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排污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效劳业开展引导资金、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银杏开发专项资金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资金主管主要涉及市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效劳业开展局、经信委、农委、银杏开发办、人社局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单位。 1、资金规模情况。20_年,市政府安排各项企业扶持资金预算合计14439.88万元含上年结余2442.48万元。其中,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3349.82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10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20_0万元;科技三项费

3、用1057万元;科技创新基金97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230万元;排污费1175.5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20_万元节能20_万元,减排和生态建立1000万元;效劳业开展引导资金1209.66万元;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2247.9万元营改增后取消;银杏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20_万元。 2、资金支出情况。20_年各项企业扶持资金支出合计10548.17万元,结余3891.71万元。详细分项支出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支出3349.82万元,其中补助企业35家计3154.48万元,补助其他195.34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支出1000万元,用于兴担保公司增加注

4、册资本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支出714.07万元,结余1285.9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513.5万元,补助优秀人才及其他20_.57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830万元,结余227万元,其中补助企业、专业合作社、村居等331万元,补助其他499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支出20万元,结余95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零支出,结余230万元;排污费支出1175.5万元,补助90多家企业、镇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出195万元,结余1005万元,其中补助企业45家计175万元,补助其他20万元;效劳业开展引导资金支出5.88万元,结余193.78万元,其中补助、奖励企业23家计260.52万元,奖励补助乡

5、镇、园区及其他755.36万元;运输物流业资金奖励支出2247.9万元;银杏开发专项资金支出84.2万元,结余15.8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46.2万元,用于农网销售、宣传推介38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支出174.7万元,结余25.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26家计.5万元,补助其他73.2万元。 3、资金管理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效劳业开展的假设干补充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施行方法、加快银杏产业开展的施行意见、_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方案施行方法、_市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方案施行意见、_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方案施行方法、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

6、施行意见、关于施行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推进经济转型晋级的假设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配套出台了相应的资金管理方法。市财政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确保经过审批的扶持资金及时兑现到位。同时,建立相关扶持工程档案,及时掌握理解企业消费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以便更好地做好政策效劳。 二、初步成效 市政府通过专项扶持资金的鼓励引导,激发了企业加快开展的积极性,增强了镇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合力,促进了经济构造调整、产业优化晋级、综合实力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阶段性成效逐步显现。 1、企业规模逐步壮大。20_年,税收过亿元企业达4家,新增年开票销售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济川制药202

7、2年20_年获得市本级企业做大做强专项扶持资金分别为547万元、1898万元和1923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的有效投入,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20_年,该企业税收分别到达20903万元、27787万元、34685万元。 2、三次产业稳步推进。施行亿元以上效劳业工程17个,总投资96.1亿元。汽贸城、佳新天地商业中心等一批效劳业重大工程顺利施行。 3、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中国著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3个。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申请专利5160件,其中创造专利868件。成功引进一名“”特聘专家,目前在泰创新创业博士达30多名。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施行重点节能改造工程4

8、2个,淘汰落后产能设备170台套,关停小化工企业5家。创立国家级生态镇3家、省级生态镇2家。黄桥祁巷村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4个村通过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 三、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开展需要,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乏。 1、专项扶持资金设置不够完善。目前,我市专项资金的设立主体是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部门除了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公用经费外很少有机动财力。因此,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成为部门对外支持企业开展、对内弥补经费缺乏的首选途径,在政策制定上不够严谨

9、。一是专项设置论证不够充分。有的专项资金的设置,既未经深化调研、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又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开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分析p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企业利用政策上的破绽,采取注销老企业、变更企业名称、重新包装工程等手段套取扶持资金。二是工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设置工程繁杂、支持面过宽、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比拟普遍,存在“杨柳水大家洒”的现象,难以到达整合财政资、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的扶持资金补助仅1万元左右,几乎产生不了任何促进作用;有的工程引导资金在工程落地并产生经济效益后,仍逐年给予补助,失去了原有的资金引导意义。少数专项之间在支持方向上存在穿插、重叠现象,如科技三项费用与科

10、技创新扶持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及排污费等专项。三是专项设置时限不够明确。有的起始时间较长,至今未作调整,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方法还是20_2年制定的,与当前经济社会开展已不相适应;多数专项设置有起点,没终点,与法治政府和法治财政建立要求不相符合。2、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不够精细。我市专项资金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化倾向,制约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一是管理制度不够统一。没有完全按照一个专项一个管理方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施行扎口管理。有的由业务部门管理,有的由领导小组管理,尚未全部归口分项制定管理方法。二是审批权限不够集中。根据财经制度和纪律,财政资金的

11、使用须经分管财政的负责人审批,但在专项资金审批上,有的往往存在着程序不合规的现象,不符合财政资金“一支笔”集中审批的要求。三是跟踪监管不够到位。因专项设立过多,且工程申报大局部以主管部门审核为主,财政部门精力有限,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从而给工程施行单位留下了违规的空间。一些工程在建立过程中,由于管理穿插,监管职能不明确,加之没有完好的绩效评价机制,工程完成结果的追踪不到位,资金使用的效果不明显。 3、专项扶持资金使用不够标准。一是专项资金使用不够专一。目前,我市专项未能完全实行单独核算,挤占、移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某局20_年的专项经费,用于部门会议

12、、人员工资、外出考察等工作费用达238.16万元,占专项总额的14.4%。二是工程申报把关不严。由于缺乏科学、标准的认证体系,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根据工程报告来审批,不可能把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摸清吃透,一方面,企业在工程编报上“做文章”巧立工程,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在工程审批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关系工程、人情工程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企业本身资金用处不明。有的企业未按规定用处使用专项扶持资金,没有将扶持资金真正用于扩大消费、工程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削弱了以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转型晋级、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培植税、修养财等方面的功能。 4、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据理解,我市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至今没有形成

13、完好的绩效评价机制。重工程申报、轻绩效评价的现象比拟突出。专项扶持工程仍停留在粗放式考核阶段。对工程单位是否按照工程管理和根本建立要务实行财务管理;对工程施行后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开展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没有实行追踪问效。 四、几点建议 在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努力促进产业构造调整,加快推动转型晋级,进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加快产业构造调整、推进经济转型晋级和持续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专项资金支出构造固化、工程安排分散、扶持重点

14、不突出的问题。要按照“存量调构造、增量调方向、以增量调存量”的工作思路,逐一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严格控制专项数量,合理确定资金规模,实在防止专项之间互相穿插、重叠。整合后的企业扶持资金,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规定设立期限,明确投资方向,把握扶持重点,集中用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今后,要遵循“立项科学、民主决策、管理标准、绩效明显”的原那么,完善专项资金设置机制,维护和增强专项设置的标准性、严肃性。要根据经济社会开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专项资金正常退出机制,对工程已经施行完成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专项须及时撤销;对一届政府任

15、期内设置的专项,执行期限原那么上应随届满终止,确需继续设立或延期的,由新一届政府按相关程序研究确定。 2、标准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行为。要严格执行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规定,按照扶持资金对象、内容和用处,标准扶持资金审核方法、审批权限和支出程序,保证专项资金的完好和平安。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把工程审批关,对企业申报的工程进展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p ,进步专项扶持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推行专项资金“三公示”制度。即对工程申报时间、内容、要求进展公示,对详细工程资金的安排落实进展公示,对工程执行完成后的结果进展公示,实在进步专项资金使用透明度,防止专项资金成为部门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缺乏的“暗渠”。 3、强化企业

16、扶持资金监管措施。一要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加快形成统一、标准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认真梳理各类专项管理方法,对尚未建立管理方法或管理方法不健全的,催促尽快制定和修订完善,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要设立工程申报“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上年度扶持资金绩效情况予以扶持,对达不到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财政扶持;要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含金量”,研究解决现已确定的3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后,对地方财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设置“绩效门槛”、设立前置条件等措施,从整体上进步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的实际成效。三是加强扶持资金使用监视。结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企业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展督查,催促企业加强扶持资金管理,按规定用处使用扶持资金,一经发现违规现象立即限期整改。 4、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机制。专项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合理的评价标准,进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