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68283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鉴定检测方案(审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名称结构安全性鉴定检 测 方 案二零一四年七月一、项目概况建筑物名称:建筑物地址: 建筑物原建设单位: 建筑物原设计单位: 建筑物建造日期: /建筑面积: 检测原因与要求:由于该工程局部进行加固处理,为保证结构安全,对该建筑后期使用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需要对建筑进行整体安全性鉴定。按照业主技术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依据相关国家现行检测规程、规范,对 结构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制订本检测鉴定方案。二、检测鉴定目的、范围2.1 检测鉴定目的为保证结构安全,对该建筑后期使用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需要对建筑进行整体安全性鉴定。2.2 检测鉴定范围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三、检测依据及参考资料3.1 图纸等资料1

2、结构设计图纸。3.2 检测规范及参考标准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3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4行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5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6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7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9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10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2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3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5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四、检测内容、方法及仪器设备4.1 检测鉴定内容根据结构特点、现状和检测任务,本次检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1 初步调查查阅业主提供的结构设计图。考察现场,调查建筑的实际状况、使用条件、内外环境,以及目前存在

4、的问题。4.1.2 现场调查及检测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按下列步骤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1)调查查阅原设计图纸;核查结构布置及结构型式;调查结构抗震构造及连接情况。(2)现场检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现场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结构构件(包括梁、板、柱、剪力墙等)主要几何尺寸复核及测试;鉴定单元的轴线尺寸复核及测试;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构构件配筋检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碳化深度测试;粘钢梁型钢肢、缀板尺寸量测,注胶饱满度探测;粘贴碳纤维布梁粘贴物尺寸量测,粘结质量(空鼓率)检验;增大截面梁尺寸量测,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构构件的缺陷(主要有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外观缺陷等);检查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使用情况

5、;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及大跨度楼(屋)面梁的挠度。4.1.3 计算分析(1)按实际荷载分布、抗震设防条件、实际结构布置及技术参数对上部结构进行力学分析;(2)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校核;4.1.4 评定安全性等级;4.1.5 撰写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4.2 检测鉴定方法4.2.1 单项检测方法1)混凝土强度:现场采用回弹法抽样检测部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按照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进行。抽检数量不少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第3.3.13条检测批最小样本容量的要求,见表4.2-1。表4.2-1 建

6、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ABCABC2-89-1516-2526-5051-9091-150151-280281-50022355813202358132032503581320325080501-12001201-32003201-1000010001-3500035001-150000150001-500000500000-325080125200315500-801252003155008001250-12520031550080012502000-注: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

7、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测区数不少于10个,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测区数少于10个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2)钢筋配置检测:采用电磁感应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及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的规定检测主要受力构件(梁、柱)中钢筋配置情况。采用钢筋探测仪探测混凝土构件钢筋配置情况,可探测出钢筋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

8、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30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未碳化的混凝土呈粉红色,已碳化的混凝土不变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4)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及缺陷检测: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孔洞、夹渣、露筋、裂缝等项目。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检测,包括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采用表格或图形形式记录。裂缝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

9、规程(JGJ 8-2007)第7.4节的有关规定进行。5)尺寸与偏差测量:检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检测方法与尺寸偏差允许值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确定。6)粘钢梁型钢肢、缀板尺寸量测,注胶饱满度探测;检测粘钢梁型钢肢、缀板的截面尺寸。检测方法与尺寸偏差允许值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确定。注胶饱满度探测:现场用仪器或敲击法进行探测,探测结果以空鼓率不大于5%为合格。7)粘贴碳纤维布梁粘贴物尺寸量测,粘结质量(空鼓率)检验;检测粘贴碳纤维布梁粘贴物的截面尺寸。检测方法与尺寸偏差允许值应

10、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确定。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认的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总粘结面积的95%。探测时,应将粘贴的纤维复合材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结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允许采用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应割除修补,重新粘贴等量纤维复合材。粘贴时,其受力方向(顺纹方向)每端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若粘贴层数超过3层,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对非受力方向(横纹方向)每边的搭接长度可取为100mm。8)增大截面梁尺寸量测,

11、混凝土强度测试;检测增大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检测方法与尺寸偏差允许值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确定。增大截面梁的混凝土强度测试采用回弹法进行,具体参见“混凝土强度检测”章节。9)变形测量:主要检测建筑物整体倾斜状况及大跨度楼(屋)面梁挠度状况。 建筑物倾斜测量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第6.2节,用电子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角点棱线倾斜,检查建筑物倾斜情况。 大跨度楼(屋)屋梁挠度测量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对大跨度楼(屋)屋梁抽检其竖向挠度。4.2.2 安全性鉴定结构安全性鉴定工作流程,

12、如下图4.2-1所示:图4.2-1:安全性鉴定程序1、安全性分析与验算根据详细调查和检测结果,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安全性水平进行分析与验算,包括结构分析、结构或构件安全性校核分析、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构或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校核,需要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校核。结构分析与校核符合以下规定:1)结构分析与结构或构件的校核方法,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2)校核所用计算模型,符合结构受力和构造状况;3)结构上作用标准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与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取值;4)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按现行

13、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确定;当构件受到不可忽略的温度、地基变形等作用时,考虑其产生的附加作用效应;5)材料强度的标准值,根据构件的实际状况和已获得的检测数据,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时,按原设计标准值取值,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不符或材料性能已显著退化时,根据实测数据按国家现行有关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取值;当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60,钢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150时,按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计入由温度产生的附加内力;6)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取实测值,并结合结构实际的变形、施工偏差以及裂缝、缺陷、损伤、腐蚀等影响确定。2、安全性鉴定评级安全性鉴定

14、划分为构件、结构系统、鉴定单元三个层次进行。安全性分四个等级,见表4.2-3。表4.2-3:民用建筑物安全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及项目内容4.2.4 鉴定报告1)鉴定报告内容:工程概况;鉴定的目的、内容、范围和依据;调查、检测、分析的结果;评定等级或评定结果;结论和建议;附件。2)鉴定报告编写要求:真实、详尽、具有权威性,能判定目前结构的实际状况;明确总体鉴定结果,指明被鉴定建筑物各鉴定单元的最终评定等级或评定 结果,作为技术管理或制定维修计划的依据。 4.3 检测鉴定仪器设备根据结构检测内容,本次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如下所示,在整个房检测作业期间,检测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运行正常。1、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2、D3A手持式激光测距仪;3、DT-02电子经纬仪;4、DS3水准仪;5、钢筋锈蚀仪;6、DJGW-2A钢筋探测仪; 7、(0-200)mm游标卡尺;8、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仪;9、0-5m钢卷尺;10、WE-1000B万能材料试验机;11、塔尺、锤子、凿子、角磨机、相机、取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