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67468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长在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县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会议的专题是:深入落实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提振精神,统一认识,精确发力,齐心协力,大力实施精确扶贫“3145工程”,以愈加明确的目标、愈加有力的举措、愈加实在的行动,果断打赢精确扶贫攻坚战,奋力谱写富民强县、全方面小康新篇章。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把握我县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是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从取得的成就看,我县扶贫开发已经站在历史新起点。“十二五”以来,我县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脱贫人口万,

2、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11元,比2021年增加3680元。总体来看,我县扶贫工作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正在从单点扶贫向连片开发转变。在做好党政领导扶贫联络点、省定扶贫开发关键村的同时,对*、*等山区乡镇实施整乡(镇)推进;对*望江、*,*小坪、向桥,苦竹中塆,大河大庙等山里村给关键扶持,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00多个,扶贫的覆盖面更广。二是正在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全县新增油茶、楠竹、茶叶、蓝莓、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万亩,禅文化旅游带动就业近3000人,产业扶贫有力推进。三是正在从处理温饱向全方面提升生产生活质量转变。农村水利投入达亿元,硬化农村连村公路47

3、6公里,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85所,兴建150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处理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条件和服务设施极大改进。这些转变,标志着我县扶贫工作已站在新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存在的问题看,我县扶贫工作已处于攻坚阶段。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依据统计,我县还有贫困人口近8万人。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必需在2021年实现基础脱贫,今年已经过了大半,有效时间只有2年4个月,时间紧,基数大,任务重。二是扶贫难度日益加大。我县贫困区域分布较广,*、*、大河、苦竹等很多山区乡镇,自然环境恶劣,就地改进生产生活条件的难度很大。五保户、低保户人数众多,多数贫困户无劳动

4、能力,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贫困人口中因病因灾造成贫困的比重超出40%。三是扶贫方法不够精确。我们过去扶贫中“大水漫灌”问题比较突出,贫困对象底数不清、致贫原因掌握不准;帮扶关键村也是到村项目多,到户政策少。对帮扶谁、谁去帮、怎么帮等问题没有很好处理。四是扶贫投入亟需增加。我县属于插花贫困县,专题扶贫资金相对较少,我们必需不等不靠,创新思绪,做好融资这篇大文章。从目前的发展环境看,扶贫开发处于难得机遇叠加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愈加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21年底,中央就印发了有关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建立精确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习总书记在贵州调

5、研期间,专门召开了扶贫攻坚座谈会,提出了“四个切实”的根本要求。近期,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中央预算内资金要向扶贫开发倾斜。以后,中央到省、市必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以危房改造和易地迁移扶贫为例,前很快我们就申报了4000多户贫困户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已经批回6亿元的农发行贷款,这些全部是精确扶贫的政策红利。大家一定要加强学习,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好,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对接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投放黄梅。总而言之,站在新起点,立足新形势,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扶贫开发不但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对我县来说,扶贫开发在加紧发展、富民强县中含有

6、优先地位,在促进民生幸福、社会稳定中含有基础作用。我们必需把扶贫开发作为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评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二、紧紧围绕目标,精确发力,强力推进精确扶贫3145工程我县扶贫攻坚总体思绪是,根据市委提出的“四双”工作要求(双带:市场主体带动、金融支持带动;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保;双建:建好基层组织,建好基础设施;双促:促干部作风转变,促贫困户脱贫),实施精确扶贫“3145工程”,即用三年时间,率先实现万贫困户、万贫困人口全方面脱贫这一目标,强化产业带动、易地搬迁、医疗救助和政策兜底“四个一批”

7、举措,创新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扶持、社会参加和考评评价等五大机制,确保全部贫困村和贫困户准期脱贫。详细目标是:2021年,完成25个村、万人口脱贫任务;2021年,完成24个村、万人口脱贫任务;2021年完成23个村、万人口脱贫任务。再经过三年努力,深入巩固脱贫结果,到2021年,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要狠抓以下三个工作关键。(一)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做到“六个精确”。现在,中国贫困线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低于这个标准即为贫困户。根据这一标准,我县贫困人口为万人,16个乡镇都有分布,每个乡镇全部有扶贫任务。要实现三年内万人全方面脱贫这一目标,必需突出“六个精确

8、”:一是扶贫对象精确。严格落实“五步工作法”(调查摸底召开村民大会公告公告数据录入动态管理),按要求工作步骤,对全部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调查确定,实施动态管理,果断杜绝认定不实、弄虚作假等行为。二是项目安排精确。贫困村脱贫项目由驻村工作队、所在乡镇和贫困村共同约定;脱贫户项目由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人和贫困户共同约定。三是资金使用精确。扶贫资金要做到到村到户,确保专款专用。四是方法到户精确。做到“一村一业”帮扶方法到村,“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到户。五是因村派人精确。每个村一个工作队驻点帮扶,每名贫困户全部要明确结对帮扶干部。六是脱贫成效精确。对脱贫包保单位和包保人签署军令状,确保能够准期脱贫。(二)

9、实施“四个一批”,找准扶贫路径。从制约贫困户脱贫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着手,从贫困户最长远、最迫切的需要出发,关键实施好“四个一批”:一是产业带动一批。产业精确扶贫是既“输血”又“造血”的扶贫,是既“扶智”又“扶志”的扶贫,是既“扶人”又“扶业”的扶贫。要利用黄梅独特的资源优势,充足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经过市场的措施来发展产业和项目。以特色农业带动扶贫。近几年来,*镇致力于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一山多收,大力推进综合种养,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葡萄、蓝莓、红薯、苗木花卉、水生蔬菜基地6万余亩,特色农业年产值亿元,当地贫困户经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参加管理得酬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人均年增收近3

10、000元,她们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各乡镇全部要因地制宜,依靠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数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带;加紧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实践“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多个产业发展带动精确扶贫模式。以禅文化旅游带动扶贫。*乡老铺村引进湖北瑞坤企业,投资过亿元,开发玫瑰谷漂流、赏花、登山等旅游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土地年租金达1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群众脱贫。以后,我们要牢牢把握禅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机遇,把扶贫攻坚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统一计划,统筹推进,着力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努力争取三年内发展“农家乐”300家,带动就业1

11、万人。以农村电子商务带动扶贫。激励发展“互联网+农业”,支持贫困村电商发展,扶持壮大农村电商“上街了”平台,今年努力争取完成农村设站设点300家,实现贫困地域电商服务全覆盖。以创业就业培训带动扶贫。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用三年左右时间,围绕市场需求和贫困对象意愿,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劳企对接,努力争取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0000人次,新增技能劳动者4000人,新增贫困户创业就业人员6000人,实现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就业全覆盖。二是移民搬迁一批。多年来,我县结合禅文化旅游区建设,率先在*镇*小区开展移民建镇,散居山上10多个村的650家贫困户全部搬进了两大安置区,安置区成为*城镇建设最大

12、靓点。实践证实,易地搬迁扶贫是帮助那些因自然条件恶劣和生产生活环境受限致贫的群众,从根本上根本地摆脱困境的主要路径。在推进移民搬迁过程中,大家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向哪里搬。经过科学计划,有序布点,引导、激励、支持贫困户就近向居民点、*村搬迁,*镇和县城搬迁。二是怎么搬。坚持政府、融资平台、银行、农户四位一体战略,做到统一计划、统一承贷、统一建设。县财政对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可给一定的购房补助。努力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完成4000户贫困户实现异地搬迁。三是搬迁后怎么发展。易地搬迁后原来的田地、山林使用权不变,同时支持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享受扶贫的相关扶持政策,确保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三是政策兜底一

13、批。整合教育、扶贫、计生等各类助学资源,在精确识其余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提升资助正确率,实现贫困户儿女就学资助全覆盖和低保户儿女义务教育零负担、高中及中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学的“三零”目标。对无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两无”贫困户,分别以农村低保、五保、孤儿等路径实施政策性兜底,做到应保尽保。四是医疗救助一批。今年截止现在,县民政局合计救助医疗对象5933人次、发放救助资1340万元,暂时救助1450人、发放救助资金130万元,有效减轻了贫困户的医疗负担。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实施“城镇统筹、两保两助、三管齐下、全方面覆盖”的医疗救助政策,经过新农合基础赔偿、大病补充保

14、险、民政大病医疗救助和计生家庭、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等方法,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帮助贫困户立即走出生活困境。(三)创新“五项机制”,提升扶贫实效。一是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实施“432”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即县级干部帮扶4户、乡科级干部帮扶3户、通常干部帮扶2户,实现帮扶干部和贫困对象“双向全覆盖”。建立领导扶贫联络点和部门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对72个省定关键村分年实施“1115”贫困村脱贫工程,即由1名县领导挂帅,1个牵头单位,1家规模企业,5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实施集团式帮扶。依靠市、县、乡干部组成的三级扶贫工作队,实现扶贫工作队全覆盖,选派县机关干部到关键

15、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推行驻村帮扶长久化、制度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专题扶贫资金为牵引、政府专题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资金为补充的资金整合机制。围绕村级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建设、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计生、文化建设、农村信息化等十项关键工作,统筹整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类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捆绑,精确投放,根据“整合、集中、统一、严管”的要求,把资金分配和工作实绩、使用效益、评价结果相结合,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提升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金融扶持机制。按上级要求,县

16、政府将成立农业担保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2021万,根据1:10放大贷款百分比,可提供1-2亿元贷款,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各金融机构要不停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扶贫贴息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加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创新发展贫困户小额扶贫信贷,增加对贫困村、贫困户信贷投放。四是创新社会参加机制。利用“1+n”的支持政策,引导县内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开展“百企帮百村”村企共建活动,组织动员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增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县老促会、县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建立扶贫信息网络平台,激励县内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活动,参加扶贫济困、扶贫助学等活动。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参加扶贫志愿行动,开展助教支医、文化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