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467164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安徽专用版高中历史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二十四单元(9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济宁模拟)沈氏农书 (右图)是中国明末清初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书。大约是明崇祯末年(1640年前后)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佚名的沈氏所撰。全书有“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和“家常日用”4个部分。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

2、自给自足2.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城市管理更加严格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坊市制度已经崩溃3.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该材料表明揭开资本主义历史的是( )A.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 B.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C.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D.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4.(滚动单独

3、考查)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5.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4、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6.胡适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结合所学知识,胡适的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C.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7.剑桥中华民国史写道:“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而产生的,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据材料分析出现“经济奇迹”的

5、原因是( )A.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8.下表反映了19791981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农业(%)工 业轻工业(%)重工业(%)1979年26.632.141.31980年27.234.338.51981年28.836.734.5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村生产力B.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苏联撕毁中苏合作协议,影响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D.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关注民生

6、9.(滚动交汇考查)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对此,纽约时报评论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与特区条例紧密相关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香港问题的谈判C.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D.加入WTO的决策10.清末革命派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此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这说明( )A.革命派最早提出“断发易服”B.革命派将辫子问题政治化C.剪辫子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1.伯顿W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

7、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12.“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新经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13.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19761989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年份19761980年1981198519861989社会总产值4.23

8、.31.8国民收入4.33.21.0劳动生产率3.33.1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14.有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对上述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评价历史人物要立足于现实B.历史人物只有在成为历史后才可以评判C.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只有经历较长时间才更为客观D.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一定要遵循一分为二的观点15.“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9、由于短期内关税的大幅度减免,使得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造成墨西哥国内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民族经济受到冲击”。据此可以得出( )A.区域经济合作要求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B.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加强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C.区域经济合作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D.发达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16.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Chinamerica)”, 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20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C.世界

10、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17.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 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社会变革、国家政策息息相关B.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倡导主旋律,不需要“百家争鸣”C.封建专制统治是扼杀思想、摧残文化的主要因素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内容是不同的18.陈振昆在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融会一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观念中,把以往对于“来生”的不朽盼望转变成专注于“此世”生活之美善的经营。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不再是禁欲的僧侣;而

11、是一个能在“此世”欢乐地完成各种成就以充分实现人性的“完全人”。上述思想( )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19.(2020济南模拟)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展上,展出了以下图片。某同学为此罗列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符合以下作品内涵的是( )A.东西文化交融的典范时代B.理性光芒普照的艺术殿堂C.复杂的内心、细腻的情感D.禁欲主义下的人性尊严畅想20.(2020大同模拟)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共和国“把国家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孟德斯鸩在这

12、里肯定的是( )A.短任期制度(如独裁官)B.同僚平权制度C.共和制中的民主因素D.权力制衡的思想21.(2020太原模拟)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2.(滚动交汇考查)在海国图志中,“志于英夷特详”。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是( )A.中国最主要的敌国B.中国最重要的平等贸易国C.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国家2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

13、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24.邓小平曾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社会影响是(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25.(2020泰州模拟)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20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

14、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 B.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