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669833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3D视觉奇观下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一) 作为香港“新武侠电影”的开创者,从电影蝶变开始,徐克导演一直以其独特的新理念、新语言、新技术,探索着武侠电影所能呈现出的不同风貌。这其中有像新龙门客栈和笑傲江湖这样获得商业艺术双佳口碑的成功之作,也有蜀山传这种因过度迷恋技术而导致故事失控的失败之作,更有七剑这样“以纪录片风格拍摄”的引起业界质疑的争议之作。旱已年过花甲、人称“徐老怪”的他,仍然像个电影顽童一般,以一双炯炯炬目注视着电影行业的每一个变化。在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带来的3D视觉奇观闯入中国电影观众的眼帘之前,徐克就已经在深海寻人电影拍摄中试验着水F3D摄影

2、的高难度技巧,因为他早已敏锐地意识到3D技术应用在电影中所能带来奇妙的变化。于是,从20XX年起,徐克连续为观众奉上了龙门飞甲(20XX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XX年)和智取威虎山(20XX年)这三部3D电影大作。他这三部作品均获得骄人的票房业绩,至笔者撰文时,智取威虎山仍在院线热映。 毋庸置疑,3D电影最能引起观众感兴趣的就是它带来的视觉奇观。不管是龙门飞甲里飞沙走石中的飞剑飞镖迎面逼刺而来,还是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海浪滔天中的水军战船瞬间樯橹灰飞烟灭,更不用提智取威虎山中“上山打虎”经典段落逼真再现,哪怕是一些习惯了好莱坞大片视觉轰炸的观众,在这些3D视效面前也会顿觉惊心动魄,大呼过瘾。

3、观众的喜好、市场的需求和将近两倍的票价都摆在那里,资方和制作公司定会紧紧抓住“视觉奇观”这个卖点大做文章。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对电影作为商品存在的逐利性再来一番口诛笔伐,其实换个角度看,目前3D技术在电影中最大的用武之地就在打造视觉奇观上,如何让3D技术在电影中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视觉可能性,也是电影创作者应该去努力探索的课题。徐克作为导演界的“技术狂人”,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他的探索成果。他延用自己一贯擅长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元素,如线性结构、悬疑叙事、类型化人物和自然流畅的剪辑等,甚至连英雄情结和魔幻色彩这些好莱坞招牌技法,都能在他的3D电影中找到明显的运用痕迹。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学习电影的专业背景和

4、30多年的经验积累,徐克早已将他在好莱坞学到的叙事元素在以往的2D电影中驾驭得轻车熟路。因此,在3D电影中的运用这些元素,一方面延续了自己的叙事习惯,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和全新的尝试。 一、线性结构力求叙事顺畅 线性叙事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确立的标志性叙事结构。电影中的线性结构叙事,简单来说,就是指故事根据单一时间向度的线性原则,按照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顺序去讲述。徐克的第一部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就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龙门飞甲讲了一个和新龙门客栈有些相似的故事,也是一群江湖奇侠与朝廷宦官斗智斗勇最后在龙门决一死战的故事。这个故事采用线性结构叙事,是最直接、也是最能保证叙事顺畅的稳妥高

5、效做法。首先,开场一个干扰事件出现,侠客赵怀安(李连杰饰演)营救忠良一剑杀死东厂督主万喻楼,被西厂督主雨化田(陈坤饰演)祭出天下格杀令。怀孕宫女出逃引出凌雁秋(周迅饰)相救。西厂一路追杀,赵怀安等人一路亡命到龙门,与各路江湖人物相聚于龙门客栈。故事建构(即开端)部分到此。对抗(即发展)部分,是客栈中怀着不同目的各路人马之间从相互试探到合作结盟对抗大反派西厂督主雨化田。高潮和结局部分就是在藏宝古宫中的两派阵营大战。尽管故事细节部分还有待仔细推敲,但总体叙事保持快速顺利进展。为什么这个故事徐克选择线性顺序去讲述呢?原因直接而简单,观众眼球已经被3D视觉奇观完全占满。如故事开端推向发展部分时出现的黑

6、沙暴,故事结局部分突起的龙卷风,这些环境场面都气势磅礴。以这些场面为背景的打斗戏也精彩纷繁:各路高超功夫过招的震撼,各类诡秘武器对抗的炫目,甚至人物在打斗中翻飞的衣裙纹路都会无比立体逼真的呈现在银幕上让观众惊叹。一个人物线索如此众多纷繁的故事,如果在讲述过程中再去打乱其顺序,时间和注意力都不够用的观众极有可能无法去顺利理解。可以这么说,采用线性叙事,可以保证观众最大程度的不为理解剧情而费心,思路跟着故事的发展按顺序流畅行走,将节省下来的全部心力去关注和享受3D视听盛宴便可。当然,这是因为目前3D电影还在“炫技”期,徐克在叙事上采取的一种策略性做法,并不是主张将3D电影的叙事进行简单粗暴处理,并

7、且这种策略性做法也未必能解决全部问题。我们看到,即便徐克在龙门飞甲中已经采用观众理解最简单的线性叙事,还是有很多观众表示有些剧情没看懂,提出了很多问题。为此,徐克和编剧还特地在各种与观众见面的场合集中去回答“剧情没看懂”的问题,这是以往徐克2D电影上映后从来不曾出现过的现象。可见,3D电影已经在叙事方式与手法上向我们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挑战。在前不久刚上映的智取威虎山中,我们就能看到徐克面对这种挑战,在电影叙事上的一些调整和改变。 智取威虎山的开场,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智取威虎山”故事就马上开始。而是韩庚饰演的现代青年姜磊(也就是剧中人物小栓子的孙子)在美国的毕业PART上,看到电视中播放样板戏

8、智取威虎山,想起家乡,打算回国,去机场的士堵在半路,姜磊用手机观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段,看着屏幕上林海雪原的舞台场景,姜磊开始回忆,镜头切换至1946年东北的林海雪原,于是正片开始,203剿匪小分队登场。片中杨子荣“火车进站”式的登场也是由现代时空中坐高铁回家的姜磊在火车上的回忆来引出。全片结尾的温馨团圆饭,仍以姜磊的视角来呈现,就连彩蛋中的“杨子荣和座山雕的飞机争夺大战”也是出现在姜磊想象之中。有人说,这些姜磊出现的地方都毫无意义,甚至多余,纯属徐克对智取威虎山个人情怀的“代人式”表露。但笔者更愿意将之理解成一向求新求变的徐克导演对于3D电影在叙事结构可能性上的探索,何况这种探索

9、有其必要的一面。因为对于智取威虎山这一红色经典题材的银幕再现,必须考虑它的现代意义以及与现代年轻观众情感对接的问题,不能以为在关键场面加点3D特效进去就可以了事,必须从叙事层面上对它进行一番再创作。徐克这次探索算不上十分成功,但具有其积极的意义,更为那些完全不考虑叙事、2D转3D、为3D而3D的电影做出了警示性的表率。 二、悬疑叙事遭遇3D霸权 悬疑叙事是徐克在3D电影中的又一叙事法宝。在2D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徐克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运用好莱坞式悬疑竟可以让中国的狄公案变得这么好看。于是,在20XX年,徐克又携同系列题材的3D巨制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重磅归来。这部电影讲述了青年狄仁杰初入神都洛

10、阳侦破唐朝水师遇险案,缉拿幕后真凶扶余国复仇者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徐克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设置了重重悬疑。大唐水师战船突遇海中不明生物袭击,是否真的遭遇龙王惩罚?官伎银睿姬被一群人强掳?这群人是何身份?银睿姬又被水怪多次造访,水怪又是何人?水怪身份确定后引出雀舌茶,雀舌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故事就在这一重又一重的悬疑接连解开的过程中,吸引着观众的关注。然而,不少观众认为本片尽管设置的悬疑不少,但悬疑的吸引力不够强,悬疑的解开太突兀,失去了以往观看探案片步步深入抽丝剥茧的思维乐趣。很多影评人也认为,本片导演和编剧妄图将太多线索夹杂在一起,导致叙事失败。其实,我们可以作一番比较,同样是狄仁杰探案

11、系列,前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悬疑性上的表现明显强于本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那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叙事失利仅仅是因为导演编剧发挥失常所致?笔者认为不尽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原因,那就是3D电影在悬疑叙事上已经遭遇了它不可避免的困境。 众所周知,电影的悬疑叙事要保持它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很重要的依赖于悬念设置的准确性以及观众对悬念的情感投入。如希区柯克对于悬念的经典比喻“桌下炸弹”:假如两人聊天,此时桌子下面的炸弹突然爆炸,观众会有15秒的震惊。假如还是这两人聊天,通过一个镜头说明炸弹就在桌子下面,而且就要在12点整爆炸,镜头表现了下时间,还差一刻钟12点,此时两人的聊天就变成了悬念

12、,于是,在炸弹爆炸之前,观众就有了15分钟的提心吊胆时间,观众似乎想要提醒他们:“别再聊了,炸弹就要爆炸了!”这个悬念能成功发挥效应,在于两点内容:一、观众看到桌下有一个炸弹,而不是别的什么物件。二、观众担心炸弹爆炸会夺去聊天两人的生命。这两点正是前面所讲到的“悬念设置的准确性以及观众对悬念的情感投入。而这两点落实到电影中,要依靠镜头内容去展现。 比如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开头,一段水军遇袭惊涛骇浪中战船被砸翻的内容过后,就进入片头。片头一段水下摄影的镜头画面固然十分精致,女主角银睿姬在水下纱幔里的曼妙身姿也引入遐想。但片头即将结束前的一个画面中,有一个悬念性细节物件一珠簪,特别引入注目。通过3

13、D摄影的对珠簪整体造型及水下光感度的特殊呈现,即使是再粗心的观众也会对这根珠簪在片中所引起的情节作用和主题作用有不少期许。可是到最后我们发现这根珠簪在片中唯一的情节作用就是被当作定情信物识别水怪真实身份(即茶庄少东家元稹公子),这种识别也只是可能性的,辅助性的。(其实片中还有很多更有力的身份识别证据,如:元稹亲手写的诗句,元稹对待银睿姬关爱呵护的神态动作等等。)然而片中后续的情节设置,都在完全把这种可能性当作唯一真实性来进行,这就极大的削弱了作为探案电影中悬疑细节应有的可信度,凸显了悬念设置的不准确性。另外,如果要提到这个悬疑细节的主题作用,就显得更加渺微而无从谈起了。在这一场接着一场被3D视

14、效包装得精彩迭起的悬疑打斗戏赶着走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为男女主角之间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何况,影片对于两者爱情表现的闪回段落也只有几个亲密缠绵场景,在3D的惊艳包装下,这些场景画面也过多的充斥着感官挑逗与刺激,观众对这一悬念细节的情感投入在此处也被无形消解 面对着IMAX 3D大幕上这可餐秀色,还有几个观众会分拨出一些心意去关注这对年轻俊美可人儿的未来前途命运? 悬念设置不准确、观众对悬念的情感投入被消解,直接导致悬念发挥作用失效。如果我们仔细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其实并非源于导演和编剧对剧情本身设置的问题,而是源于3D视觉霸权问题。电影的语言是镜头的语言,3D电影的镜头语言将原本普通的

15、画面信息进行了几何倍的强化与放大,而观众还是按照普通的观影经验来处理画面信息,那就是:镜头画面特别强调的东西就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不同于2D电影,3D电影的镜头特别强调空间的纵深感和画面细节的立体感。这样就特别容易导致镜头画面信息量过满,观众(特别是看3D电影还不多的观众)一瞬间会觉得3D电影中有太多的画面信息都是被强调的,观众在一瞬间无法找出视觉焦点或者选择视觉焦点失误。这样一米,悬念设置的关键性镜头内容要么容易被观众忽视,要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和期待视野就会和镜头本身所预定的表达视野之间出现不一致。或者有些观众干脆就放弃了理解,任凭视觉轰炸。正是这一点,很多观众就感觉看3D

16、电影眼睛很累,其实,累的不只是眼睛,更有不知所措后宁愿停止思考的大脑,这都是3D视觉霸权所致。 三、类型人物焕发“徐氏”新风采 经典好莱坞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超人英雄、西部牛仔、警察侦探、匪徒小偷等角色的银幕形象只要一出现,观众即可迅速区分他们的善恶阵营、猜出他们的性格特征。徐克电影中的很多主要人物也经常以类型人物的形象出现:嫉恶如仇为国为民的侠客有2D电影新龙门客栈中的周淮安,也有3D电影龙门飞甲中的赵怀安;暴虐成性心狠手辣的宦官一有2D电影笑傲江湖中的东厂大太监古金福,也有3D电影龙门飞甲中的西厂督主雨化田;至情至爱感情忠贞的女人 有2D电影新龙门客栈中的邱莫言、也有3D电影龙门飞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