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464713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生活教育”现代教育更多地提出新课程的定义,课程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全部的学习经历。陶行知先生早年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论述,告诉我们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从生活中提取教育素材,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再把成果返回生活中去,使受教育者得到提高,才算完成了一个教育循环。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我尝试用学生自己的音乐生活经历做音乐教育的内容,再指导他们用获得的知识分析音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生活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讨音乐的奥秘;从厌倦地学到快乐地学;从只在课堂上学,到扩展到从音乐生活中的各

2、个环节中去学。学生们的音乐世界由此变得与生活一样多姿多彩,音乐学习的途径也辐射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而让学生从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到热爱生活、领悟人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各种各样形式的音乐所包围,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是被动的接受音乐。打开电视、走进商场、乘上公交车,在各种音乐炒作的洪流中,我们的学生迷失了方向,他们追星、他们茫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而不能深入。因此,音乐教育要教会学生主动地去探讨、主动地去思考音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冷静而清醒地判定它们的艺术的价值。例如:走红歌星周杰伦的歌曲自前年起就一直风靡校园,听他的歌曲、模仿他的演唱风格仿佛已成为许多少男

3、少女每天必做的“功课”。针对这一现象时,我大胆而有创意地安排了一个课题为“周杰伦VS舒伯特”的音乐研究课。我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教育而否定流行音乐,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流行音乐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教会学生理智地看待音乐现象。我事先安排了5道思考题,课堂上,用辩论会的形式,让同学们自由组成两组喜爱周杰伦的和喜爱舒伯特的进行讨论。我用自己的摄像机录下一些同学的“周杰伦演唱模仿秀”,当他们看着自己扭着脖子,歪着身体,低声“哼唧”的演唱,不禁羞红了脸。之后,我带领学生从两位音乐人生活的年代、他们对音乐的态度、他们的人生经历到他们创作歌曲的手法来分析音乐作品,并且师生一起演唱了蜗牛、我的地盘、鳟鱼等歌

4、曲。当这一课题结束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喜欢舒伯特音乐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而那些喜爱周杰伦的同学也对他的音乐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此外,我还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如:让同学们关注“同一首歌晚会”,讨论为什么这一晚会要在不同的城市上演?它为什么会深受不同年龄层次和职业的人们的喜爱?当歌手大奖赛到来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当评委给歌手打分,然后看看自己给出的分数和评委的分数有多少差距。元旦到来的时候,我提醒学生们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要求他们把演出的曲目记下来,并挑选记忆最深刻的乐曲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讲讲有关新年音乐会的故事。由于这些音乐活动都是发生在同时代的

5、生活中,学生可以在互连网上及时查询,更可以求助于身边的朋友、家长。曾经有位家长深情地对我说,“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对京剧感兴趣,问出的问题有时连我们都得想想。”可见,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更让社会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充盈着音乐的审美趣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着相互的关怀,音乐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这正是人文精神在音乐教育的体现。出生在90年代的中学生,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们个性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信息传媒工具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他们体察世界音乐的动向,同时也加快了他们跟随潮流的脚步。学生们的审美趋向已经从传统走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元。在他们

6、的生活中,所听的英文歌曲占有很大比例,其中以爱情题材的歌曲为主。针对现代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尝试使用双语进行音乐课教学。一方面,为学生介绍经典的英文歌曲,引导他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音乐。另一方面,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体现出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作用。例如:在外国民歌(Folk Music of Foreign Countries)课上,我请学生分别把几个国家(America Korea England Japan)的英文名写在黑板上,打乱顺序分别弹奏这些国家的民歌,有: Arirang (阿里郎) 、Home On The Range(山岭上的家)

7、、 Green Sleeves(绿袖子) Red Dragonfly(红蜻蜓):然后逐一问学生:“Who can tell me which piece of music I played match the country I wrote on the board?”经过我的提示,学生一一听辨出来,并用英语总结出“Different countrys music has their own style”.在介绍古典音乐时,我把一些专用名词及音乐家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交响乐(symphony)、奏鸣曲(Sonata)、圆舞曲(Waltz)、莫扎特(Mozart)、贝多芬(Beethoven)

8、等。不要求学生马上能记住,但要求他们熟知。在介绍流行音乐风格时,我和学生用英语聊起了爵士乐(Jazz)。它独特有的音调和节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既而又延伸到探讨当今流行乐坛的新宠“R&B”的含义,即节奏(Rhythm)和布鲁斯(Blues)。我有选择地为学生补充一些优秀的英文歌曲,制作音乐课件指导学生欣赏。如:关于环保的歌曲Heal the World(拯救地球)、关于善恶美丑的作品The Beauty and beast(美女与野兽)、关于友爱的歌曲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等。学生在音乐课上通过用英语谈论音乐,极大地增强了学习兴趣。他们在听英文歌曲的时候,都为自己能看懂歌词而感到欣慰。在选购音乐唱片的时候,再也不会因为看不懂唱片上的英文单词而与一张品质上佳的碟片失之交臂。可见,双语教学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世界。音乐课是学生接受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我的努力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欣赏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再把他们学到的本领一一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乐趣,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