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63662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7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27新兴力量的崛起一、选择题1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D项说法正确。答案:D2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美国一贯鼓吹西欧“一体

2、化运动”,主张“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因而也赞同舒曼计划。该计划()A标志着法德两国最终和解B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C直接促成了欧共体的建立D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解析:根据材料“美国一贯鼓吹西欧一体化运动,主张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舒曼计划是在美苏两强对峙情况下产生的,舒曼计划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D选项符合题意。舒曼计划利于法德和解,A选项排除。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无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复兴欧洲经济计划,B选项排除。欧共体建立时间是1967年,C选项排除。答案:D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

3、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共同体形成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出现的多极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以不结盟运动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兴起,这些因素冲击了两极格局,故A、B、C项都符合。华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不是挑战的力量,故选D项。答案:D4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解析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才导致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答案选B项。答案:B5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A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B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解析:依据材料中漫画英国人扛着伞,脚上拴着带有刀和剑的绳索,说明英国对于踏入欧共体的河流是小心翼翼的,体现出英国对于加入欧共体的组织怀有疑虑,故A项正确。漫画说明英国人对于欧共体的怀疑,并不是说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故B项错误。材料漫画没有涉及美国的信息,并不能说明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5、故C项错误。漫画没有说明英国和其他国家联合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6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A美国实力削弱,调整对欧政策B两极格局结束,美国重视西欧C美国霸权丧失,寻求欧洲支持D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解析:由材料“197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实力削弱,所以调整了对欧洲的态度,出现材料中“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的现象,故A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1972年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其霸权

6、并未丧失,故C错误;1972年美欧关系并未恶化,故D错误。答案:A7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C美国的扶持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自然资源缺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二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重视教育与科技,再加上美国的扶持,从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D8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C不结盟运

7、动发展的影响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中国能够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是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外部环境。答案:D9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解析: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答案:A10它有那么多“敌人”,如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

8、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等。同时它也有许多“朋友”,如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中“它”的出现()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促进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C动摇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D促进“一超多强”局面形成解析:依据材料中“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可知是不结盟运动,该组织成立于1961年,主要宗旨是反对霸权主义,该组织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A正确;不结盟运动不是区域合作组织,B错误;不结盟运动只是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并不是

9、动摇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C错误;“一超多强”局面形成是苏联解体之后,D错误。答案:A11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矛盾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等斗争,故选C项。答案:C12它是一个“非集团”组织,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

10、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它的兴起()A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B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C构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D改变了西欧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解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它的兴起,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

11、迈进。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2004年4月人教网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

12、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答案:(1)目的:消除欧洲国家间的隔阂,消除战争根源,实现永久和平。(2)目的: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影响: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3)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长,欧洲在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

13、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

14、(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2)变化: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轨迹:控制(占领)扶植竞争伙伴。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