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课堂练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63420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课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资源课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资源课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资源课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资源课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课堂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 米,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设计正常蓄水位175米,总 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单机容量 为70万千瓦,总容量达2240万 壬瓦,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2、水资源:把通过全球水文循环而可不断获得补充的淡水作为水资源。3、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水资源条 件与经济发展和生活布局不相匹配第二章水库兴利调节计算1、水库的形体特征,其定量表示为水库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和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2、兴

2、利库容: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又称调节库容或有效库容。消落深度: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深度,又称为工作深度。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经常被淹没的区域是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区域。3、溢洪道无闸门时,正常蓄水位就是溢洪道堰顶的高程:当溢洪道有闸门时,多数情况 下正常蓄水位也就是闸门关闭时的门顶高程。4、若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则将这两个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结合库容,又称 公用库容、重叠库容。5、为了缓解上游水库进行径流调节时给下游用水部门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下游适当地点修 建水库对上游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进行重新调节,称为反调节,又称再调节。6、水库兴利调节计算例假

3、设图中W1=20万m3, W2=3万m3, W3=4万m3, W4=5万m3, W5=3万m3, W6=4 万m3,求兴利库容V兴。解:V1=0, V2= V1 + W6=4, V3= V2 - W5=1V4= V3+ W4=6, V5= V4 - W3=2, V6= V5+ W2=5,V7= V6 - W1=0,叫兴=V4=6.第三章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1、防洪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一类是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2、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效益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确定 的。3、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4、水库调洪计算已知的基本资料

4、:设计洪水过程线、库容曲线、泄洪建筑物的型式尺寸, 调洪方式5、水库的防洪作用:滞洪、蓄洪、错峰6、计算时段At,其长短视入库流量的变化程度而定。陡涨陡落的中小河流,At可取短些; 流量变化平缓的大河,At可适当取长。第五章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1、水能计算所需的资料1)水库特征曲线2)水文资料3)系统负荷资料4)综合利用资料:灌溉资料、航运等2、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包括必需容量和重复容量两部分。(N =N 必+N S=N工+N备+N重N备: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用量、检修备用容量)3、除工作容量外,调节性能较好的水电站常装设备用容量,调节性能较差的则装设较多的 重复容量。4、为

5、了表明日负荷图的变化特性以及便于比较各日负荷图,一般采用日平均负荷率和日最 小负荷率两个特征指标值来表示日负荷特性。5、在枯水期,天然流量一日内变化很小,在全部枯水期内变化也不大,因此无调节水电站 在枯水期担任系统日负荷图的基荷。在丰水期,河中流量急增,无调节水电站仍只适宜担任 系统的基荷,只有当天然流量所产生的出力大于系统的最小负荷时,水电站才担任一部分腰 荷。6、水电站从停机状态到满负荷运行仅需1-2min,火电站从启动到满负荷运行要经过2-3h.7、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多少,一般取决于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平均水头两个因素。8、在一般来水年份,多年调节水电站在电力系统负荷图上将全年担任峰荷(

6、或峰、腰负荷), 而让火电站经常担任.腰荷、基荷。9、在一个电力系统中,若耗电工业占的比重较大,一般日负荷在一日内的变化较均匀,Y 往往较大;当系统照明负荷所占的比重较大时,Y则较小。10、简答:为什么设重复容量?水电站必需容量是以设计枯水年(段)的来说情况作为计算依据的,因而遇到丰水年或 者中水年,汛期即使以全部必需容量进行工作,水量仍会有富余。因此,为了提高水量利用 率,只要在水电站多装一部分容量,便能利用弃水额外生产季节电能,而不必增加水库、大 坝等水工建筑物的投资,同时还可以节省火电站的燃料耗费。这部分容量并非保证电力系统 正常工作所必须,称为重复容量,又称为季节容量。11、简答:按年

7、水量选择设计代表年法的缺点?没有考虑到径流年内分配的特性。因为年水量符合设计保证率的枯水年份,其枯水期水 量确有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情况。从而用这样的枯水年去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其枯水期 水量确有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情况。因此,只有在径流年内分配较稳定的河流,才以年降 水量为主来选择设计代表年。第六章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1、无调节水电站的水库,几乎没有任何调节能力,水电站任何时刻的出力变化,只决定于 河中天然流量的大小,称径流式水电站,一般只担任电力系统的基荷。2、担任电力负荷备用容量的电站,通常称为调频电站。负荷备用容量一般采用系统最大 负荷的5%左右。电力系统中事故备用容量一般采用系

8、统最大负荷的10%左右。3、在电力系统容量平衡图上有三条基本控制线:系统最大负荷年变化线、系统要求的可用 容量控制线、系统装机容量控制线。4、正常蓄水位是水库或水电站的重要特征值,它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规模以及有效库容、调节流量、装机容 量、综合利用效益等指标。5、水电站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容量平衡、电量平衡6、简答:关于水电站及水库主要参数选择的内容及具体步骤。1)、拟定水库消落深度及其相应的兴利库容。2)、大致定出水库调节性能。3)、确定水电站和其他兴利部门的设计保证率4)、求出各方案的调节流量、保证出力及多年平均发电量、装机容量。5)、进行经济计算。6)、进行水利动能经济

9、比较、并进行政治、技术、经济综合分析。7)、选出合理的死水位方案。8)、确定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和装机容量、机型、台数。9)、汛限水位、防洪高水位、校核洪水位及坝高。第七章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第八章水库调度_ _1、水库群在工作上的特点:水文补偿、库容补偿。2、水电站群的联合运行,不仅要 考虑径流、电力补偿,提高总的保证出力,还要考虑水库蓄放水次序,以使它们 在联合运行中总的发电量最大。3、年调节的蓄水式水电站生产电能的水量由两部分组 成:一部分经过水库调蓄的水量,它生产的电能为蓄水电能,这部分电能由兴利库容决定; 另一部分水库的不蓄水量,它生产的电能为不蓄电能,这部分电能与水库调节过程中的水

10、头 变化有密切关系。4、水库调度常根据水库调度图来实现。调度图由一些基本调度线组成, 这些调度线是具有控制意义的水库蓄水量(或水位)变化过程线,是根据过去水文资料和枢 纽的防洪和兴利任务而绘制出的。5、按照发电和防洪需求进行水库蓄泄方式调度,其结果 使水文条件均一化,改变了自然河流年内丰枯变化和脉冲式规律。我国现行水库调度方式, 主要缺陷在于注重发挥水库的社会经济功能,力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对于水库下游及 库区的生态系统需求。6、简答:并、串联水库蓄放水次序判断原理。1)并联水电水库群蓄放水次序:在水=札乙条件下:如果:*1葡甲vJV不蓄乙而乙 根据上式:W蓄、甲 不蓄、耳F 乙77乙摆在

11、祸水库蓄水期,蓄放次序恰好相反。水库相等时,应同时供水发电。2)串联水电水库群蓄放水次序:对串联水库,上游水库先供水有利条件:*蓄.甲疽甲,(吟蓄.甲+R+W不*)叽/ ;综合上式:、7、计算:梯嬴库的径流补偿 *蓄川+V|: + W不蓄匕;图?-5径施补偿示意图Q调=(W供+V兴-W损)/ATQ=(160+150+140)*2+180/6=180(m3/S)第九章水资源评价及规划概述1、水文资料具有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2、水资源评价分区进行,分为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3、水资 源数量评价.实际上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以及水资源总量计算。4、水资源可利 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

12、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重复利用量)。5、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雨形成、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 河川径流量表示。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 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基本依据。6、名词解释:1)干旱指 数:气象学中用来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以年蒸发能力日(和年降水量P的比值来表示。2)地表水资源 开发率: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7、简答:水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水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量与质的计算与评估、水资源功能的划分与协调、水资源的供需平 衡分析与水量科学分配、水资源保护与灾害防治规划以及相应的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及论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