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6262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金存量实施方案报告(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陆市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安陆市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实 施 方 案安陆市水利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二一四年十一月安陆市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n 项目名称:安陆市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n 项目批复单位: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n 项目批复文号:n 总投资:871.11万元财政资金:871.11万元n 项目类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 0.67万亩n 项目所属地区:孝感市所属市(县): 安陆市 n 项目主管单位安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u 负责人姓名:李维享 职称、职务:副主任n

2、 项目设计单位(公章): 安陆市水利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 u 负责人姓名:高干春 职称:院长u 经济负责人:艾爱梅 职称、职务:经济师u 技术负责人:李加军 职称、职务:工程师n 项目执行单位及负责人:u 执行单位:孛畈镇人民政府 镇长:董 琴u 执行单位:洑水镇人民政府 镇长:梅剑波u 执行单位:接管乡人民政府 乡长:曾 光目 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1 项目提要1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1.4 效益分析21.5 组织领导和管理3第二章项目区概况42.1 自然概况4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42.1.2 水文气象4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52.1.4

3、水资源5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52.1.6 自然灾害62.2 社会经济状况62.2.1人口及劳力62.2.2土地利用现状62.2.3农业生产水平6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7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72.3 基础设施8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82.3.2 田间工程现状8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82.3.4 交通与电力92.4水资源平衡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92.4.1水资源概况92.4.2供需平衡分区112.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122.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15第三章 建筑物设计183.1

4、设计依据183.2项目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193.3 主要建筑物设计193.3.1 清淤堰塘193.3.2渠系工程223.3.3灌口293.3.4泵站设计293.3.5 涵管及倒虹吸工程设计363.3.6机耕桥设计37第四章 配套设施设计454.1 道路设计45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476.1 施工条件分析476.1.1 土壤条件476.1.2 气候条件476.1.3 地形地质条件476.1.4 水、电供应条件476.2 施工总体布置486.2.1布置原则486.2.2总体布置486.3 施工技术516.3.1 塘堰清淤516.3.2 泵站新建516.3.3 沟渠开挖及衬砌516.3.4单项工程施

5、工技术及要求516.4 施工总进度52第七章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547.1概算编制依据547.1.1概算依据547.1.2投资概算56第八章经济评价588.1经济效益分析588.2社会效益分析588.3生态效益分析598.4国民经济评价60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649.1 组织机构设置649.2 实施管理649.2.1组织管理649.2.2施工管理649.2.3质量管理659.3 运行管理与维护66附:1、安陆市2014年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与投资明细表2、预算表 3、项目区位置图4、项目区规划图5、单体建筑物设计图第一章综合说明1.1 项目提要根据鄂农办发201492号关于上报

6、存量资金项目计划安排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安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部署和安陆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情况,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管理,提高农发存量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着良好机遇。一是“两圈一带”战略机遇。“两圈一带”是指:两圈: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带:长江经济带。“两圈一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三个板块简单相加。在深入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同时,实施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将使湖

7、北区域发展战略逐步完善为“多点支撑、协调发展”。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侧重于流域开发、“带状”开发,通过充分发掘农业潜在优势,建设现代农业和现代水利示范带,构建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带,探索流域国土开发新模式。二是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中部地区建设“两横两纵”经济带,其中包括“沿长江经济带”。汉江作为长江的第一大支流,纵贯湖北南北,必将成为“两横两纵”经济带开发的重要内容。三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重大部署:“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汉江流

8、域中下游地区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抓紧实施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落实存量结余资金使用,对于落实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n 项目名称:安陆市2014年存量结余资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区位于安陆市孛畈镇、洑水镇及接管乡,大体位于安陆市北部地区,项目区包括孛畈镇的月岭村、板金村、曹畈村、同兴村、孛畈村、及青龙潭村,洑水镇的毛庙村及望河村,接管乡的宋冲村、土门村及吴畈村。国土面积48.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26.5亩,其中水田39443.9亩。类型: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蓄引提水工程和完善

9、排灌渠系及配套建筑物及修建田间道路等。建设工期:工期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711102.44元,其中水利措施7744323.76元,田间道路工程966778.68元, 1.4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整体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增量为221.34万元。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明显增强,耕地地力、土水肥资源利用率、良种和农业技术增产潜能明显提高,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高,促进项目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厚活土层,提高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对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项目实施由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分管副

10、市长任组长,市农口相关部门、市财政局、农发办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地点在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由安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落实项目区工程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项目建设地乡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建设项目指挥部,具体负责协调组织施工,聘请监理公司专业监理人员现场实行工程质量与进度监管。2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安陆市北部,地处安陆市与随州市交界处,地处东经11341451134845、北纬311000311500之间,南北长5.32km,东西宽9.16km。国土面积48.72km2。涉及孛畈镇、洑

11、水镇及接管乡3个乡镇。2.1.2 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点。年日照时数18202436h,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73h,日照率49%;太阳总辐射平均112千卡/cm2,年际变化不大,410月份占全年的71.43%;年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15.3,年平均气温15.8,按80%的保证率计,10以上积温为4880;全年平均无霜期246d;常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总风频42.8),次为南风(总风频18.2),多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12.5m/s,特殊瞬时风速可达17.0m/s。项目区年蒸发量平均为1665.7mm,蒸发大于降雨。多年

12、平均降雨量1066.4mm,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量在年和季月分布上很不均匀,年降雨方面,降雨最多的是1954年,为1772.6mm,最少的是1978年,为652.9mm,年际差为1119.7mm;季月分布上,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尤以78月份为甚,雨时集中,强度大,多暴雨。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以浅丘陵为主,地势略缓,坡度以515为主,土壤肥沃深厚,是我市的粮食生产区之一。示范区土壤类型繁多,项目区主要为潮土及灰潮土,质地为沙壤重壤和沙壤中壤,PH值6.38.1,有机质1.922.06,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可达50cm以上,耕作层厚度30cm,是粮棉油

13、产出的精华之地。2.1.4 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客水次之,地下水较弱。依据39年的径流统计,多年平均径流深311.3mm,项目区国土面积48.7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16.66万m3;通过项目区的河流总流域面积23.87km2,上游多有水库拦截,除去水库来水面积,项目区来水面积14.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8.93万m3;项目区地下水较弱,均为地表径流补给,净储量102.56万m3;因此,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为2058.15万m3。项目区天然水质良好,开发利用达40%左右,虽有人为污染,总体水质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地下水开采少,多用于人畜饮水。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

14、开发潜力 项目区所涉耕地面积43826.5亩。其中水田39443.9亩,旱地4382.6亩,土壤宜耕作、灌溉,适种性好,盛产水稻、大小麦、油料及棉花。由于受旱涝影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泵站机电设备老化、年久失修,桥涵失修、损坏严重,沟渠堵塞、淤积,排水不畅,项目区大部分耕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现有耕地土壤肥力高,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增产潜力大,亟待开发挖掘。首先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通过渠道衬砌、深耕、秸秆还田等工程和农业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耕地的潜力。2.1.6 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和洪涝,虫灾、大风、地震灾害发生次数较少。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造成四季降雨不均,一般每年48月降雨偏多,当年9月至次年4月降雨偏少,形成春秋两旱、伏夏多雨的局面;特殊年景以旱或以涝为主;因而旱灾或涝灾交替发生。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该项目主要涉及孛畈镇的月岭村、板金村、曹畈村、同兴村、孛畈村及青龙潭村6个行政村,洑水镇的毛庙村及望河村,接管乡的宋冲村、土门村及吴畈村。农村人口12751人,乡村劳动力资源8357人,占农村人口的65.54%。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群众综合素质高,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较好。2.2.2土地利用现状 据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