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同名1174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62266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同名1174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词解释(同名1174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词解释(同名1174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词解释(同名1174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词解释(同名1174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同名117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同名117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名词解释、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被列入的法定职业病有10类132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职业禁忌: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构成危险,这种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称为职业禁忌。4、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

2、他健康影响的的各种危害。5、建设项目: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一般以一个企业(或联合企业)、事业单位或独立工程作为一个建设项目。6、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指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7、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8、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3、,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尘肺病: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3、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noise deafness)是由噪声引起感应性耳聋。噪声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噪声聋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4、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进行医学观察和检查,从症状体征和人体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分析、了解和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正确评价劳动条件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和新的

4、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得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的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科学。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

5、,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2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等同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4有效氯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5碘缺乏病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1Occupational hazard:

6、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2生产性毒物 :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4Silicosis: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5PTS: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听阈位移。1、“三同时”原则(本题1分)三同时指的是污染治理措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工作地点(本题1.5分)工作地点指的是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3、职

7、业接触限值(本题2分)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4、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题2分)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5、WBGT指数(本题2分)WBGT指数亦称湿球黑球指数,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数,单位为,WBGT是由黑球、自然湿球、干球三个部分温度组成,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及辐射热四个因素。6、呼吸性粉尘(本题1.5分)所采集的空气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5微米的粉尘

8、采集效率为50%,此粉尘为呼吸性粉尘。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

9、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3、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4、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1.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

10、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工作地点: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火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4.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影响。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7.短时

11、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8.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9.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10.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11.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12.WBGT指数: 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负荷的一个

12、参量(经验指数)。分别测量自然湿球温度(tnw)、黑球温度(tg)和干球温度(ta)三种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13.呼吸性粉尘: 是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集效率为50%,简称呼尘。1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5. “三同时”原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

13、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6.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17.职业病目录:我国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生物因素所致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8.噪声:从主观需要来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从物理特性来讲,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

14、声。1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20.工程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水平,为剖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时空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筛选主要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提供依据。21.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22.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生产工艺、

15、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23.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24.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2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2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