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61275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调研的调查报告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我们对全乡农村水利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 况报告如下。一、我乡农村水利基本概况秦市乡位于江陵县东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接监利县程集镇,南抵石首横沟 市镇,西与普济镇接壤,北连沙岗镇,总承雨面积 54.36 平方公里。辖 20 个村,2 个居委会。2009 年末总人口 2.86 万人,5678 户,其中农业人口 2.72 万人。全乡 实有耕地面积 4.8 万亩,其中水田 3.3 万亩,旱地 1.3 万亩,临时性耕地 0.2 万 亩。我乡现有各类水利工程 2725 处,其中排灌渠道 341 条,总长 303.2 公里,各 类配套桥、涵、闸 236

2、3 处,现有电力排灌站 34 处,44 台套,总装机容量 2625KW。其中电排站 16 处,22 台套,装机容量 1555KW;电灌站 13 处,15 台套, 装机容量 610KW;排灌结合泵站 4 处,7 台套,装机容量 460KW。有效灌溉面积 2.49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42.2%。现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 处,保证全乡近 2 万人 生活用水。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二、2012 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去冬,我乡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分县级工程和乡级工程,采取统一标准,分 片施工,集中验收的形式开展工作。集中全乡劳力、领导,上排水机械 21 台 (套),调集挖

3、掘机 15 台,推土机 3 台(套),经三十多天的战斗,开挖大小排 灌渠道 163 条,渠堤加固 2 条,疏挖堰塘 6 口,共完成土方 78.09 万方,投入工程资金 273.57 万元。1、2012 年度县安排我乡任务是:总任务 22.19 万方,标工 8.49 万个, 其中县 级工程土方 2.92 万方,标工 1.7 万个;乡镇工程土方 17.71 万方,标工 5.94 万 个。到 2011 年 12 月 20 日月为止,全乡完成土方 22.19 万方,标工 8.49 万个,占全 乡任务的 100%,其中完成县级工程 2.92 万方,标工 1.7 万个,;血防工程完成土方 1.56 万方,

4、标工 0.85 万个;乡镇工程完成土方 17.71 万方,标工 5.94 万个. 共投 入工程资金 32.64 万元。2、去冬今春我乡“三万”活动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规划疏挖排灌渠道 145 条,长 17.8 万米,土方 54.1 万方,疏挖堰塘 7 口,土方 5.4 万方。实际完成 渠道疏挖工程 142 条,长度 17.5 万米,土方 53.1 万方,完成堰塘疏挖工程 6 口, 土方 2.8 万方,共投入资金 240.93 万元。三、近五年的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县,乡交界垸堤加固工程。1、石江渠加固工程(2012 年度):长 4600 米,工程量 55000 方,规划投入 资金 27.5

5、万元;2、加渠加固工程(2013 年度):长 4200 米,工程量 51000 方,规划投入资 金 25.5 万元。、红联河引水抗旱工程。1、千合引水渠工程(2014 年度):长 1500 米,工程量 15000 方,规划投入 资金 7.5 万元;2、连心引水渠工程(2014 年度):长 3500 米,工程量 35000 方,规划投入 资金 17.5 万元;3、永丰方家湾引水渠工程(2015 年度):长 3200 米,工程量 32000 方,规 划投入资金 16 万元;4、阳湖引水渠工程(2015 年度):长 1000 米,工程量 10000 方,规划投入 资金 5 万元。、工程设施的维护与管

6、理(2012-2016 年度)。1、现有电力排灌站 34 处,44 台套,总装机容量 2625KW,每年度需投入维护 管理资金 13.1 万元;2、现有各类配套桥、涵、闸 2363 处,每年度需投入维护管理资金 23.6 万 元。、依托土地整理项目(2012 年度),搞好西干渠以北水利工程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虽然我乡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水利依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薄 弱环节,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水利明显滞后的局面仍然严重, 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并没有根本好转。其主要问题是:1、渠系问题。一是排灌渠系利用紊乱,排灌不分,农级渠系尚未形成;二是 渠道淤塞严重

7、,灌排水不畅,支渠、支沟淤塞 0.7 米左右,斗渠、斗沟仅低于田面 0.6 米左右,平均淤塞 0.5 米左右。农田排涝标准达不到 10 年一遇,灌溉保证率 达不到 60%;三是配套建筑物工程老化严重,渠系建筑物配套率不到 30%,且年久失修,现状工程完好 率不足 70%,跑水漏水现象十分严重;四是排灌条件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需 要,导致种植农业结构调整困难。2、机电泵站的问题。通过今年的汛前检查,我乡现有的机电泵站能正常启用 的泵站为 27 处,36 台套,装机容量 2030KW,其完好率占总数的 81.8%;需局部维 修的泵站为 4 处,5 台套,装机容量 425KW ,占泵站总数的 1

8、1.3%。主要是秦家场 电排站 2 台 130KW 机组泵体及启动柜需维修;张公垱中白渠南电排 1 台机组泵体出 水管锈穿需更换;东陈岭电排 1 台 55KW 机组泵体故障需检修,补偿器需维修,永 丰提灌站 1 台 55KW 机组泵体出水管锈穿需更换。另有千合村电排站变压器待安 装、阳湖电排站出水池底板和挡土墙塌陷,需及时抢修;新建的未运行泵站为 3 处,3 台套,装机容量 190KW,占泵站总数的 6.8%,分别是聂谭电排站、河谭电排 站、张家泽沟电排站。3、管理体制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没有实行统一归口,有乡管、村管和 民间组织管,各自为政。权属不清,责任不明。4、投入机制的问题。目前大

9、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 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 成,乡镇财政十分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不足。税费改革取消“两工” 后,农民投工投劳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投工投劳的积极性锐减,农村青壮年大量外 出务工,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劳力难以保证,建设举步维艰,水利工程使用周期 缩短。导致以上问题的产生,既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有现实的原因。综合分析,我们 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的影响:1、治水思路的影响。过去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走的是“农民的事 情农民办、农村水利农民建”的路子,农村水利基本上处于“自我积累、自我发 展、自求平衡”

10、的状态。中央实行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后,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农 民负担,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又取消了“两工”,再让农民作为农村水利建设主体已 不适应新的形势。面对新的情况,显得有些束手无策。2、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国家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后,只有中型以上工 程,国家才立项建设,中型以下由地方自建为主,国家投入很少。我乡财政只能维 持正常运转,每年财政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很少,无法开展大规模建设。加之 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也不高。由于农村水利的公益性特点,社会效 益好,经济效益差,因此在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灌站工程等农村水利设施领域 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3、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干部觉得

11、农村税费改革后组织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 利无能为力,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畏难情绪,更喜欢抓急功近利、见效快的工 作,对于象水利建设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工作组织不力,发动不够,抓得不实。 一些农民认为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也不准搞集资,因此水利建设费用、抽水费用自 然也不该交了。五、几点建议篇二:水利工作调研报告一、十一届市委成立以来的总体工作情况自十一届市委成立以来,仪征水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突出安 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四大任务,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 理、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创新,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水利水务工作。 五年来,先后投入近 5.3 亿元资金,完

12、成城乡防洪工程、区域供水、农村河塘清 理、灌区节水改造、小水库除险加固、血防工程、城乡污水管网等一大批城乡水利 水务工程。(一)五年来,水利建设跃升新台阶1、全面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完成了省及扬州市下达我市的区域供水目标任 务,实现了山区 22 万群众期盼已久的饮上长江水的愿望,这在扬州各市县(区) 中乃至于全省争得了位臵。三年来,投入 2.5 亿元,铺设一级主干管网 35.4 公 里,二级管网 124 公里,三级管网 2496 公里,完成乡镇 103 家小水厂回购。2、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工程。投入资金 7776 万元,先后实施清真寺排水沟截 污整治、四中(环卫)排水沟截污整治一期、荷花塘整治、

13、大盐塘截污整治等工程,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实现雨污分流。通 过对管网的改造,城区遇雨积水的区域明显减少,雨后排水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污水主干管和截污管道建设,提高了城市截污能力,改善了城市水环境,明显 提升城市居住环境。3、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塘田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程地处市中后丘 陵山区,总投资为 2431.93 万元 在 2011 年 5 月底可全面完成工程。塘田中型灌区 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静态总投资为 2431.93 万,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灌区农业生 态环境、村容村貌、灌区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等,对实现灌区农业现代化起到 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五年来,农村水利实现新跨越

14、1、农村河塘清理整治工程。2010 年 10 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和生态市创建工作要求,投入 2 亿多元,按照“抓大顾小、抓近顾远、抓清理顾绿 化、抓当前顾长远”的原则,对全市 17 条县级河道(总长约 112.7 公里,清淤量 322.3 万方),611 条乡村河道(总长约 1305 公里,清淤量 2085.1 万方),1 万 多口庄塘、当家塘(面积 54215 亩,清淤量 4451.9 万方),75 座水库(清杂面积 2459 亩),进行了全方位、拉网式、干净彻底地清理。我市河道疏浚省级项目提 前两年通过考核验收,不仅恢复和提高了河道的引、排能力,还有效增强了河道和 当家塘的

15、蓄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将改善排涝面积 118 万亩、灌 溉面积 32 万亩,增加旱涝保收面积 12.5 万亩、蓄水量近 5500 万方。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自 2006 年起,累计投入 5860 万元,分别实施了朴 席镇、十二圩办事处水利血防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东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潘家 河水利血防工程、仪征市通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共计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 15 万人。3、水土保持项目工程 。2006 年青山镇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总投资为 20.81 万 元,该项目于 2007 年 9 月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 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大地缓解了过去水土破坏的现象,改善灌溉面积 0.12 万亩,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仪征市刘集镇达天冲小流域综合治 理项目总投资 400 万元,于 2009 年 9 月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使得项目区的水 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区域内植被得到恢复,对水蚀的抵抗力进一步加 强,减轻了洪、涝、旱灾害的发生,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4、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2007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 设项目工程总投资 670.28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 100 万元,省财政补助 167 万 元,乡村及群众自筹 403.28 万元。(2)2009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