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609898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月高中德育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年12月高中德育工作参考总结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开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治理、自主开展”的“三自”育人方式,全面实践“开展教育”的尝试开展、自主开展和超越开展“三个阶段”的开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开展、教师的持续开展和学校的品牌开展为目的,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获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开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治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治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治理思想, 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治理方针,协助教师进展职业生

2、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养。 1、加强师德师风建立、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建“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立和文明创立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

3、学校成立师德建立领导小组,构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施行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催促鼓舞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立,加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立的思想根底。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

4、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立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气氛。同时加强党组织建立,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典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开展做出积极奉献。2、接着施行“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接着施行“三师工程”,探究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地,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

5、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照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地,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沉的专业功底,构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地,是深沉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本人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阻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开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

6、(享有每月的特别津贴),仍然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展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建了一个可持续开展的平台与动力,构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场面。 、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治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的,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二、实践“三自”育人方式,接着施行“主题教育”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方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开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

7、目的。 首先是按照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接着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施行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途径,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鼓舞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按照本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标准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质量。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

8、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根本素养,它是学生的“尝试开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构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推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开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才能,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今后充满向往,它是学生的“超越开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标准”走向“示范”,再走向“典范”。如此的成长轨迹,正是开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开展”走向“自主开展”,再走向“超越开展”的“

9、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的。 三、完善德育大体系,优化治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年级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公安及法院的干部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络和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可以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已经构成。例如,在五月份的家长会及“家委会”代表会上,学校诚恳地邀请家长为学校的开展出谋划策、给学

10、校提意见,先后收到多条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三圈一体”的标准性德育体系。本学期接着强化了同心圆式的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德育治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治理,第二圈层以年级部主任为主的年级监管,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治理,从而构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治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标准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治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治理、自主开展,让他们自主筹划、自主组织、自主施行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

11、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红十字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四、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内涵 本学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新组织治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丽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中,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以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群体和个体的需要,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以及个别心理征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还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创立心理网站等,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举

12、办55心理健康周、举办心理健康专栏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同时,都能充当辅导员的角色。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规律与认知规律相结合对学生进展学法指导,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二是采纳“合与分”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五位心理教师既“合”在一起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分”到各年级驻点,工作在第一线,提高征询辅导教育效果。同时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征询室、发泄室和心理知识培训室、“中一”心理健康站、面向全市中小学编辑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智等平台,开实践式心理教育. 五、构设学校文化,推进文化德育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文化德育内涵挖掘。学校开

13、展教育理念中的“开展”一词,本身就包含着时间概念,开展的轨迹确实是时间的轨迹;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包含着“过去、现在、今后”的时间链条,提示着时间与生命、时间与开展的契合。在学校新一轮规划建立中,精心设置于校园各节点大小各异的日晷雕塑群,用最陈旧的方式向现代学子警示着时间的流变;西校园教学区的太阳历广场,作为一种功能丰富的大型科普设备和地理课的实验场,标示着日月星辰的时间更替。构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把办学理念、校训等软件与学校主建筑、景观等硬件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浑然一体,处处彰显着实中人对“时间”的不懈追求。从虚与实的不同层面上都充盈着“时间”的表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时间确实是珍惜本人“时间”激发了“自主”认识;“浪费时间,确实是谋财害命”珍惜时间确实是珍惜生命“时间”激发了“责任”认识。“自主”与“责任”就成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的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凝练了“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实中人精神;“自主”与“责任”也是该校师范教育的精华,因此,它又与学校九十年师范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开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历,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