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60587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工生产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目录1.设备管理说明022.关于大功率电机责任划分的规定123.工具领用、使用管理制度134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定155.废旧物资处理规定166.备品配件质量反馈规定177.计量器具管理制度188.关于规范电焊作业的管理规定239.电气管理规定2410.仪表管理规定2511.设备润滑管理制度2612.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2813.设备事故管理制度291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3115.设备密封管理制度3216.起重机械管理制度3317.备品备件管理制度3418.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519.设备巡回检查制度3620.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管理制度3721.进出口设备

2、管理制度3822.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定3923.设备质量问题处理程序4024.设备管理考核细则42设备管理说明一、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设备是工厂的心脏,如空压机、 ISEP 等,甲类是在无备机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引起全厂停产的设备。乙类设备也是工厂的主要生产设备,但对全厂生产和安全影响不严重,重要程度比甲类差一些。甲、乙两类设备约占总设备台数的15 20%。二、一般设备一般设备所占比重较大,约占 90%,大致可分为丙类和丁类。丙类是运转设备或检修较频繁的静止设备, 如换热器、泵、减速机等,丁类属于结构比较简单平时维护较少、检修简单的设备,如高位槽、主要贮槽、受槽等静止设

3、备。以上的划分是为了便于管理, 只是相对的,是根据设备在分厂中的重要性来衡量的,一般从事设备管理工作较久的人员,都可以准确划分设备类别,同时对于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内容:管理项目甲级乙级丙级丁级设备卡片应有应有应有应有设备一览表应有应有应有应有设备技术档案必须有应有重点建立应有运行记录必须有应有日常维护对象重点重点应进行一般定期检修重点重点重点应进行修理制度严格按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检查后修理免修或事后修理三、设备管理资料1、设备卡片2、设备技术性能一览表要根据分厂内部设备变动情况,及时填补或更新,内容要充实、真实。3、设备技术档案从设备进入分厂直到报废为止, “这一生”中各种事件记录和有关维护、检

4、修的记载应齐全、准确,以便反映出该设备的真实面貌,并用于指导实际工作。4、全厂设备状况:完好率、泄漏率,主要设备的运行、检修及备用时间记录。四、图纸资料1、易损件图纸应齐备,并确保准确性。2、主要设备均应有较为齐全的总图及零件图。3、一般设备应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五、维修保养责任人分厂所有主要设备、一般设备要设专人维护巡查,形成文件,并随人员调动随之更改。另外,要制订甲类、乙类、丙类设备的保养周期,贯彻落实到维修人员的意识中。六、各项管理制度分厂应具备:维修工职责,维修班长职责,润滑保养制度、巡检制度、修旧利废制度、配件领用规定、机封和阀门更换记录、工具使用规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七、三项记录

5、即日常维护记录、巡视记录、润滑保养记录。维修人员完成一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填写,对于设备的中修、大修、流转、报废、事故等还要分别填入设备技术档案。八、设备的维护1、要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特性,正确地查找设备能力,正确的使用设备。2、操作人员要严守操作规程,并且操作人员应有正确操作责任。3、健全各级责任制明确职责,以保证设备正确的使用。4、设备投产前必须做好维护保养设备的准备工作,编制设备规程,对工人进行培训及技术考核。5、准备必须的工具及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润滑脂。6、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认真巡回检查并填写记录表,将所有的偶发故障苗头及不良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 1)

6、检查轴承及有关部位的温度与润滑情况。( 2)检查有关部位的压力、震动和杂音。( 3)检查传送皮带、钢丝绳和链条的紧固情况和平稳度。( 4)检查控制计量仪表与调节器的工作情况。( 5)检查冷却系统情况。( 6)检查安全阀、制动器及事故报警装置是否良好。( 7)检查螺丝、安全防护罩及栏杆是否完好。( 8)检查各密封点是否泄漏。( 9)认真做好润滑,执行设备润滑规程,严格按“五定、三级过滤”的技术对设备进行润滑,并做到“四懂” “三会”。九、设备的检查与评估1、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维修人员执行,定期检查由维修班班长、设备副厂长共同进行,对两种检查出的缺陷或隐患要拿出整改措施,予以根

7、除。2、在检查之后要进行设备评估,以定期检查的情况进行评定,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参加评估,并不统计在设备总台数中。全厂所有的设备均应参加评估,正在检修的设备按检修前的状态评估。评估是依据生产部下发的标准,各分厂应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做好评估工作,并每周一次定期检查,将评估结果以表格(设备密封状况检查统计表)的形式上交生产部。评估内容有主要设备完好率( 98%)、全部设备完好率 96%,静密封点泄漏万分之零点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万分之二以下,各分厂针对情况,一年要对密封点总数重新核实一次。3、设备完好标准(1)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质量要求。(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并达到铭牌出力或设计能力

8、。(3)设备运转记录,技术资料齐全正确。(4)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防冻、保温、防腐完整有效。十、动、静密封点统计办法及泄漏的标准1、静密封点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1)统计范围:设备、管路、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包括离心泵上的油标,附属管线、工艺设备的空调器、加热器的外露涨口,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设备的孔板、调节阀、附属管线及其它设备的结合部位,均作为静密封点统计。(2)静密封点计算方法:有一个静密封接合处,就算一个密封点。如1 个法兰不论大小均算 1 个密封点, 1 个阀门有 4 个密封点,若阀体有丝堵,则应多 1 个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 3 个密封点。有一个泄

9、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还是焊缝、砂眼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漏点:动(静)泄漏点数公式:动(静)泄漏率= 100%动(静)密封总点数(3)动密封统计范围:凡密封部件的两个偶合件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密封装置,统称为动密封。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均构成动密封。动密封点的范围:往复运动,轴与缸体之间,活塞与缸体之间;旋转运动的轴、螺旋运动的阀杆处的密封装置,划为动密封。从密封材料上看,凡采用油封、机械密封、圈等均可构成动密封,其中O形圈是最简单的一种动密封。(4)动密封点计算方法:凡暴露于设备体以外的动密封点按此规定统计,纳入泄漏管理。处于设备内部的动密封点,均纳入设备完好率统计。动密封点非接触式密封迷宫

10、式密封间隙式密封O 形接触式密封自封式密封压紧形密封唇形密封活塞环压盖填料机械密封油封其它离心泵动(静)密封点数统计规定密封点数部件名称动密封点 3 个泵轴与填料或机械密封泵轴与托架上的两个轴承压盖静密封点泵壳与托架法兰的结合部位79 个托架油箱前后与两个轴承压盖的结合部位泵壳的进出口与法兰的结合部位托架油箱上有油位视镜增加一个密封点托架油箱上有放油丝堵,增加一个静密封点泵壳底部有放水丝堵,增加一个静密封点泵壳上放气(或加引水)丝堵,增加一个静密封点。各种型号电动机(静)密封点统计规定:密封点数部位名称动密封点: 2 个转子轴与前后两个轴承压盖静密封点: 2 个 前后轴承压盖与前后端盖的接合部

11、位管件、阀门静、动密封点统计规定:序号名称静密封点动密封点备注1弯头22束接23大小头24补申25丝堵16油位计37三通38四通49平面法兰110内螺丝法兰211截止阀3112闸阀3113球阀3114气动、液压电控根据实际决定点等阀门数另外,对于与设备配套使用的注油器(柱塞部位)按动密封点算。( 5)检修标准用眼睛看不结焦、不冒烟、不渗漏、无漏痕(设备及管线)。用肥皂水试漏,关键部位无汽泡,一般部位每分钟不超过5 个(仪表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绝缘电缆头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电气设备)。用 10 毫米宽、 100 毫米长的长条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氧气、空气系统)。不漏气、无水垢(蒸

12、汽系统) 。肉眼看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酸、碱)。十一、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技术1、螺纹连接和铆接为检查更准确,可以用锤子轻轻敲打连接处,这是一种迅速而简单的方法,当连接处松动时,可听到沉闷声或空旷的格格声。 对于比较重要的螺钉, 可以在连接处的上面,在钉头及其底部之间用密封漆做出标记,当连接处发生最微小的位移时,将会使漆膜破裂。2、焊接主要的焊接应定期检查,不可能做到时,可以用裂纹漆。裂纹不仅会发生焊缝本身处,还会发生在靠近焊逢的区域内,至于裂纹的扩展范围,可以由有经验的人员用手锤敲击焊缝处做出判断。3、齿轮温度:由于磨擦产生热量, 齿轮磨损,温度会上升, 如果齿轮的润滑过度 (油箱油过多)或负荷超限,温度也会上升。异音:齿轮箱的状态发生变化,常常会发生声音变化,但通过声音判断比较困难,需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检查齿轮:轮齿接触面磨损均匀,表面光滑,磨合期承受适中的载荷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接触面,这样的齿轮属于完好状态;齿形磨损有时只发生在某些轮齿上,如轮齿磨损严重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