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604451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言的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作者单位:孙口一中 姓 名:党 瑞 清 电 话:13721762935科 目:中学数学内容提要数学教育家魏庚人先生指出:“由于教师言语的基本功决定了他的教学工作的成败,所以在教学方法中,言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架设一座桥梁式的过渡语,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使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够形成网状和层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的设计。一、 旧知与新知的过渡二、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三、 引起合作、讨论的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新授课是目前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堂形式。它以传授,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任务,包

2、括新的概念,定理等。新授课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教师语言的设计上。教师语言的设计技巧在于课堂过渡语。课堂过渡性言语,是课堂教学中不同问题,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之间承上启下的言语。数学教育家魏庚人先生指出:“由于教师言语的基本功决定了他的教学工作的成败,所以在教学方法中,言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堂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进行恰当地分割后与学生学习的,也就是说一堂数学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组合组成的,之所以衔接自如,是因为在这几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常常设计了独到的过渡语。数学课堂言语的特征是逻辑性强,数学每一个知识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其严格逻辑思维即是一种内在的过渡

3、。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阶段性,初中学生是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期,其思维过渡中难免会遇到阻力,这时,架设一座桥梁式的过渡语,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否能够形成网状和层级,往往取决于对知识之间关联的理解程度。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初中数学课堂过渡语的设计。一、 旧知与新知的过渡由一个学过的知识点(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顺利地导入另一个环节、另一个知识点,保持思维的流畅性。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过渡语”的设计,过渡语的使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渡性语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单单一个单纯的导入,只是起到导入新课,往往该连接处

4、而没有连接思路上前后不贯通,结构不完整。从一堂课的整体来看,导入新课时的过渡语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的优化组合,是连接教学各环节十分重要的桥梁。精心设计过渡语,可以使全堂课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不落痕迹地把学生的学路由一个、一个知识点顺利的引导到另一个知识点。然而旧知与新知的过渡还好的过渡语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连接新旧知识的关系,整合自己原有知识,构建生成新知识,并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例如设计一教师: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怎样的哪?今天我们共同在探讨以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二:昨天我们学了反比例函数今天我们学习它的图像和性质

5、。我们可以看到师一用问题的方式引出,给学生思考留下了空间,教师二是开门见山道出本节重点。这种方式也可以,但是,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了,直接进入正题。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当然,过渡语也可以用笑话的形式。这又是老师不常用的。无论用什么过渡语,只要起到好的效果就是好的过渡语。二、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但凡一堂好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紧凑,教学环节连贯。尤其是数学课堂。过渡语对数学学科而言尤为重要,数学课堂言语的特征是逻辑性强,数学每一个知识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其严格逻辑思维即是一种内在的过渡。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阶段性,初中学生是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期,其思维过渡中难免会遇到阻力,这时,

6、架设一座桥梁式的过渡语,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否能够形成网状和层级,往往取决于对知识之间关联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老师可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巧设过渡语,大到从这一本教材到下一本教材,小到单元与单元、知识点与知识点各部分之间内容的转换都需要使用过渡语。过渡语的使用最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变成对话的观念下,课堂过渡性语言对师生平等、师生交流、促进学生思考等方面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数学课堂的过渡语。我们更不能无所用心,千篇一律地用“这一部分就讲到这里,再来看下一部分”之类的言语来实现从一个知识点向另一个知识点的转接,显得生硬、呆板。更有甚者,有的

7、教师连这样的言语都没有,将所有内容一股脑讲下来,眉目不清,条理不明,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三、 引起合作、讨论的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在数学课堂上有很多师生,生与生之间探讨性活动,以便总结归纳知识点或定义定理等。对于这类过渡语,我们教师不能不关心。过渡语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因而,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的语言。比如,分组合作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先做完等等总之,数学要求逻辑性、严密性,设计课堂过渡性言语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过渡性言语不注意教材结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学生发展的逻辑思维状况,往往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课堂过渡性言语设计好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保证课堂的良好气氛和教学的有效进行,还要注意课堂过渡性言语使用的时机、方式和实际的情境等等。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差异等各方面因素恰当使用过渡性言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积及思考,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出声思考、主动探索。参考书目:1、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素总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刘品德.精妙的数学课堂过渡语. 广东教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