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班科学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59298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中班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3中班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3中班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3中班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3中班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中班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班科学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中班科学教案 2023中班科学教案1(214字)1、探究的问题:用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削尖),在两个手指上留下的痕迹有何不同?2、试一试。幼儿用左右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平面,一端削尖)。3、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4、说一说我的发现。(1)尖的头扎在手指上有很深的印儿。(2)另一个手指几乎不出现痕迹。2023中班科学教案2(638字)活动目标:1了解水具有溶解的作用。2体验与同伴分享的乐趣。3喜欢参加与制作饮料。活动准备:准备开水、果汁冲剂、砂糖、盐、杯子、水果粒、冰块等。活动过程:1教师提出口很渴,想喝点饮料,以此引入课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2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饮料。(1)引发幼

2、儿与同伴说一说自己喜欢喝什么味道的饮料。(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先取喜欢的味道,把冲剂放进杯子里,再加入开水,用勺子搅一搅,它又变成了什么样。(3)请幼儿加入冰块,做成美味的冰镇饮料,引导幼儿观察冰成在水中的状况。3教师与幼儿共同品尝饮料。(1)启发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饮料。(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品尝自制的饮料。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提供盐、糖、沙、杯、水等材料,让幼儿进行“能在水里溶解的东西”的科学小实验。2引导幼儿用各种办法溶解肥皂,带领幼儿用肥皂水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2023中班科学教案3(1049字)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时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

3、特性及用途进行探索,在认识纸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活动目标: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体验发现的快乐。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讨论客观的记录事实。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水盆5只,抹布5块。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

4、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请幼儿先猜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实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议议纸怕不怕水。引导词:如果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所有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爱惜纸张。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纸的不同用途。想想不同

5、的纸有什么不一样的用处。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记记将自己的发现用记录纸记录下来。与不错的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收拾桌面结束活动。2023中班科学教案4(1466字)【教材简解】中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对什么都充满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瓶盖正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的条件。圆圆的瓶盖可以滚、弹、抛等,而kt板做成的斜坡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孩子们通过尝试、探索瓶盖的不同玩法,并试着将瓶盖在斜坡上稳稳的滚动。发展了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目标预设】1、探索瓶盖的各种玩法,尝试将瓶盖在斜坡上沿轨道稳稳的滚动。2、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体验滚瓶盖的乐

6、趣。【重点、难点】重点:尝试探索将瓶盖沿着轨道稳稳的滚下来。难点:了解圆与斜坡接触面越大滚的越稳。【教学过程】一、瓶盖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瓶盖。瓶盖可以怎么玩呢?请你们自己玩一玩。教师观察幼儿玩瓶盖,并关注幼儿玩瓶盖的方法。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自己的玩法。师: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3、师小结:我发现你们的玩法真多,真是太厉害了,有的小朋友弹瓶盖、有的小朋友滚瓶盖。4、师:为什么瓶盖会滚起来呀?你们看,瓶盖是什么形状的呀?原来圆圆的东西会滚动。二、斜坡滚盖。1、尝试滚盖。师:刚才我们用手把瓶盖推着滚起来了,那我把瓶盖放在斜坡上不用手推,你觉得瓶盖会怎么样呀?师:大

7、家都觉得瓶盖会滚下来,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去试试看吧!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师:在滚瓶盖的时候,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有的瓶盖滚下来了,但是有的瓶盖还没开始滚就已经倒下了,为什么有时候瓶盖会站不稳啊?请你们讨论一下吧。师小结:原来一个瓶盖站的地方窄窄的,很容易就会倒下的。2、稳站瓶盖。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瓶盖站稳呢?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瓶盖,请你们去尝试一下怎么样可以让瓶盖稳稳的站起来。师:请你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让瓶盖站的稳稳的?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知道再找一个瓶盖粘起来,这样瓶盖就能站的稳稳的了。3、稳滚瓶盖。师:不过你们在滚瓶盖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请个别幼儿来滚一滚瓶盖。

8、师:小朋友们可以稳稳的将瓶盖站着了,瓶盖也能滚下去了,但是,你们发现了吗?瓶盖没有沿着轨道滚下去,而且滚到的别的地方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师:请你们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使瓶盖稳稳的沿着轨道滚下去。师小结:原来瓶盖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两个一样大的瓶盖,粘在一起,瓶盖才能沿着轨道稳稳的滚动。三、延伸活动。师:小朋友们玩瓶盖玩的开心吗?瞧!如果我把斜坡垫高,瓶盖会滚的怎么样啊?那请你们回教室尝试一下吧。2023中班科学教案5(2064字)活动背景: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

9、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一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马上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肯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了解种子的奥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3、视频转换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昨天老师带小朋友

10、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评析: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强了学习兴趣。)二、找种子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评析: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

11、的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中。)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晰、明确地观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幼儿一:香蕉

12、是没有种子的。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殊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评析: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幼儿积极讨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

13、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方便了展示。)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四、活动延伸:1、种子发芽实验。3、种子贴画。2023中班科学教案6(1609字)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2

14、. 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重、难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活动准备:蜗牛视频、关于蜗牛PPT。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见过蜗牛吗?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谁能把你见过的蜗牛画出来,并告诉我它的身体名称吗?我们先看个小短片,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完不完整。二、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外形特征。观看完视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三、出示PPT蜗牛,介绍蜗牛的身体及名称。关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呢?(蜗牛壳上有旋转的线螺线)出示蜗牛壳图片,观察(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右旋,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左逆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左旋。)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的头,它有几对触角?它的眼睛在哪里?蜗牛的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