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简答整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58464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简答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药理简答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药理简答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药理简答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药理简答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简答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简答整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简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药物方面、动物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因素。(1)药物因素:如给药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等。(2)动物因素:如种属差异性、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性等;(3)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包括患畜的饲养管理及环境应激等方面。2. 何谓药物和毒物?如何理解二者间辨证关系?(1)药物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各种化学物质;而毒物则 是指能对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2)药物和毒物间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药物超过一定剂量对机体可产生毒害作 用;在特定情况下,药物和毒物二者间可相互转化。3. 何

2、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如何理解二者间辨证关系?(1)对因治疗系指针对疾病产生的病因进行的治疗;对症治疗系指针对疾病表现的临床症 状而采取的治疗。(2)辨证关系:对因治疗在和畜、禽感染性疾病作斗争中具有重大意义;但对症治疗对病 因不明、症状严重,或在尚无对因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是一项重要措施;对因治疗和对症治 疗各有其特点,临床上往往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4. 联合用药产生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有哪些?分别予以解释。联合用药后产生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有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1)协同作用:指联合用药后产生的药效超过各药单用时的总和;(2)相加作用系指两药合用的药效等于它们单独应用的药效之和;(3)拮抗作

3、用系指两药合用的药效减弱或相互抵消。1. 为何具有药理效应的药物在临床上不一定有效?1、这是因为影响药物作用包括了药物方面、动物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因素。(1)药物因素:剂量:治疗疾病时需要一定的剂量才能显效;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 同,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药理效应;给药方案:为了维持药效,大多数 药物需间隔一定时间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会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药效。(2)动物因素:种属差异:动物种属不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年龄、 性生理:幼畜和老年家畜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动物高;母畜对药物敏感性一般比公畜高; 病理因素:各种病理因素都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特别是肝、肾功能损害时,

4、药物的代 谢和排出会相应受到影响。(3)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良好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保障动物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有助 于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营养不良、体质衰弱的家畜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1. 简述新斯的明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1)作用机理:通过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使AchE活性暂时受抑制,阻止AchE 对乙酰胆碱(Ach)的水解作用,导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Ach蓄积,从而增强或延长 乙酰胆碱的作用。(2)主要用于:胃肠弛缓;重症肌无力;箭毒中毒;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引起的 尿潴留、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等。2. 局麻药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常用诱导局部麻醉方法有: (1)表面麻醉。(2)

5、浸润麻醉。(3)传导麻醉(外周神经阻断)。(4)静脉阻断。(5)硬 膜外麻醉。(6)脊髓或蛛网膜下腔麻醉。(7)封闭疗法。1. 试述除极化和非除极化肌松药的肌松作用机理及药理作用特点。(1)去极化型肌松药作用机理:与骨骼肌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结合 后,产生与ACh相似但较持久的去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胆碱受体不能对 ACh起反应,从而使骨骼肌松弛。作用特点:最初出现短时肌束震颤;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现象:抗胆碱酯酶药 不仅不能拮抗其肌松作用,反而能加强之;治疗剂量无神经节阻断作用。(2)非去极化型肌松药:通过与ACh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N2胆碱受体,竞争性地阻断 A

6、Ch的去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作用特点:增加运动终板部位ACh浓度可逆转其肌松作用,中毒时可用抗胆碱酯酶药解救。2. 试述阿托品的作用机理、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1)作用机理:通过竞争性地与M受体结合,阻断乙酰胆碱(Ach)或其他拟胆碱药与 M受体结合,从而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2)主要药理作用:对多种内脏平滑肌,特别是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有显著松弛作 用;松弛虹膜扩约肌和瞳孔睫状肌,表现为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抑制腺体分 泌,对唾液腺与汗腺的作用最强;对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过量 可呈现中枢兴奋作用。(3)临床应用: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有机磷或拟

7、胆碱药中毒的解救,可与胆碱酯酶 复活剂配合应用;麻醉前给药,以制止腺体分泌和避免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防治虹膜 与晶状体粘连。3试述肾上腺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用途-(1)药理作用:、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 血管:收缩皮肤、黏膜和肾血管;小剂量扩张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血压:升高血 压;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 其他:如异化作用加强,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脂肪分解加速。使马、羊等动物发汗, 兴奋竖毛肌等。(2)应用: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各种急性、严重性过敏性休克;与局麻药配伍, 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外用局部止血。1.试述

8、吸入性麻醉药和注射麻醉药的作用特点。(1)吸入性麻醉药特点是:麻醉剂量和深度易于控制,作用能迅速逆转;(1分)麻醉和 肌松的质量高;(1分)药物消除主要靠呼吸而不是肝或肾的功能;(1分)用药成本低,但 给药需要特殊的装置,有的易燃易爆。(1分)(2)注射麻醉药的优点是:能比较迅速和完全地控制麻醉的诱导,不需要麻醉机和麻醉设 备,便于头部或眼部手术;(1分)麻醉药的吸收和消除不依赖于呼吸道,引起恶心几率小;(1分)不污染环境,无爆炸危险;通过计算机控制输注泵给药,还能做到实时监控。(1 分)缺点是容易过量,麻醉深度不能快速逆转,麻醉和肌松的质量总体上不如吸入性麻醉药; (1分)药物消除依赖于肝肾

9、功能;(1分)多数需要通过复合麻醉或平衡麻醉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1分)1. 简述盐类泻药作用与应用。(1)盐类泻药大量内服后因在肠道难吸收,形成高渗透压而阻止水分被吸收,从而扩张肠 管,机械性地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引起排粪。(2)临床主用于:马或猪大肠便秘(配成46%的溶液灌服);排除肠内毒物、腐败分解 物或辅助驱虫药排出虫体。1.简述缩宫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1)药理作用: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小剂量能增加妊娠末期 的子宫节律性收缩和张力,较少引起子宫颈兴奋,适用于催产;剂量加大,使子宫肌张力 持续增高,出现强制性收缩,适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

10、2)应用注意:产道阻塞、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及子宫颈尚未开放时禁用。1.比较缩宫素与麦角新碱作用的异同点,麦角新碱于产前应用有何危害?(1)相同点: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均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2)不同点: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小剂量能增加妊娠末期子 宫节律性收缩和张力,较少引起子宫颈兴奋,适用于催产;剂量加大,使子宫肌张力持续 增高,出现强制性收缩,适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麦角新碱对子宫体和子宫颈都有较强兴奋作用,剂量稍大既导致强制性收缩。因而只能用 于产后,如产后子宫复原不全、胎衣不下等。(3)由于麦角新碱对子宫体和子宫颈都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剂量稍大既导致强制性收

11、缩。 因此如用于产前会使胎儿窒息和子宫破裂。因此禁用于催产或引产。1.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适应症。(1)治疗母畜的代谢病,如牛的酮血症和羊的妊娠毒血症。(2)治疗感染性疾病,对严重感染性疾病可结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联合应用。(3)治疗关节炎疾患,可改善症状。(4)治疗皮肤疾病,用于皮肤非特异性或病态反应性疾病。(5)治疗眼、耳科疾病,可防止粘连和疤痕的形成。(6)引产,可用于母畜,如猪和牛的同步分娩。(7)治疗休克,糖皮质激素对各种休克都有较好疗效。(8)预防手术后遗症,可用于防止脏器粘连、减少创口疤痕化。2.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注意事项。(1)急性中毒性感染,必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配合应用;

12、禁用于病毒性感染和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细菌性感染。(2)对于非感染性疾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旦症状改善应立即逐渐减量,直至停药。(3)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期,妊娠期,结核菌素诊断期及疫苗接种期均禁用。(4)肾功能衰竭,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应慎用。3. 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减轻炎症症状,防止炎症造成组织粘连或瘢痕形成。(2)免疫抑制(抗过敏)作用: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可治疗或控制许多过敏性疾病的临 床症状。(3)抗毒素作用: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 的损害,缓解毒血症状。(4)抗休克作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机

13、体对抗休克的能力,对各种休克如过敏性、 中毒性、低血容性、心源性等休克都有一定疗效。1.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既可以减轻或防止急性炎症期的炎症渗出、水肿和炎 症细胞浸润,也可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粘连及瘢痕形成。(2)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反应过程的多过环节具有抑制作用。既能抑制巨噬细胞和其他 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减弱其对抗原的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 数目;还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基底膜,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3)抗毒素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所致损害作用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细菌外毒素所 引起的损伤无保护作用。(4)抗休克

14、作用:对各种休克都有一定疗效,可增强机体对休克的抵抗力。其抗休克作用 与其稳定生物膜、保护心血管系统有关。另外,其抗炎、抗免疫和抗毒素作用,也是其抗 休克作用的组成部分。(5)影响代谢:如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形成,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抑制蛋白质合 成。大剂量还增加钠的重吸收和钾、钙和磷的排除,长期使用可致水肿、固执疏松等。1试述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理、解热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1)作用机理: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的活性, 从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2)药理作用特点:解热镇痛抗炎药只能使过高的体温下降到正常,不能使正常体温下降。(3

15、)解热注意事项: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滥用会使机体的保护功能下降,并影响正确诊断; 高热可过度消耗机体能量,加重病情,特别是幼畜,高热危害更严重,适时应用解热药 可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 解热镇痛药只是对症治疗,由于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因此仍应着重对因治疗。1.简述呋噻米利尿的作用与应用。(1)作用机制:抑制肾小管髓祥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从而导致水、 Na+、Cl-排泄增多,并间接使K+、H+排泄增多。(2)临床应用:各型水肿性疾病,如心性、肝性、肾性水肿;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 加速体内毒物排泄。1.硒和维生素E有何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上有何意义?(1)硒和维生素E具有以下关系:硒具有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E在抗氧化损伤方面有 协同作用;硒和维生素E都能维持畜禽正常生长,维护骨骼肌和心肌的正常功能,增强机 体抵抗力。(2)临床意义:动物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与缺硒相似,在防治白肌病及雏鸡渗出性素质 等硒或维生素E缺乏症时,补硒同时添加维生素,防治效果更好。1. 简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特点。(1)抗菌谱广,对几乎所有的G菌和大部分G+菌、绿脓杆菌、支原体等均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