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57973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设备器械巡查预防性维护制度及监督检查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巡查、保养、维修制度为使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 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 ,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 率,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目的,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 用安全管理规范规定,制定本制度。一、巡查要求:巡查保养周期:1、设备维修人员每月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对重 点科室(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急救类、生命类设备每10天逐 一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2、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设备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所有医疗设 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水电气路进行巡 检,对设备的

2、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潜在问 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 ,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提高修 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3、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有义务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日 检查,每日下班前或交班时发现问题 ,及时记录反馈。维修人员立即响应 , 单独重点巡检。二、实行分级保养:1、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进行机器表面污渍的清洁、机械 部分的紧固与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与零件,检查运转就是否正常,零部件就是否完整。设备 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与交接工作。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 主要就是内部清洁,检查 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

3、指示灯等),局部检查与调整,清除机器内灰 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 的清洁。3、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 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 ,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 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 容、电阻等),提前更换。4、重点科室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 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对抢救 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按照设备要求, 定期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以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为原则 ,手术

4、室主要集 中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icu、急诊室等以设备空闲时轮流对设备进行保养, 并记录在案。5、对一些维修保养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备件来源困难的设备 由厂家或维修站提供维修与零配件服务,并通过签订的保修合同来降低费 用。器械科维修人员监督保养过程,并登记。三、维修要求:1、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由设备科科维修人员负责。保修期内设 备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厂家,如未按维修协议及时处理 ,要按协议条 款追究对方相应责任。专科设备可由聘请专业维修人员协助维修。2、维修组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检修医疗设备并协助医务人员 了解医疗设备及器械性能,提高使用水平与维护保养水平,以减少医疗设备 及器械的损

5、坏。科室设备维修,须登记维修记录,维修原因,分析并反馈到临 床,及时修改不正确操作。3、报修设备、仪器、器械一律由科室填写维修申请单,交设备科安 排人员进行维修。不得无故拖延或拒修。发生紧急情况时,如需外部维修, 可实行先维修后论证。4、维修人员发现属责任性损坏的设备、仪器、器械(尤其贵重或大 型设备)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查明情况再与修理,不得先修后报。 重点科室关键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及时维修,不能对临床医疗质量 造成影响。如果设备故障严重,不能及时维修必须通知科室与设备科长,必 须及时找到可替代设备。巡检人员进出重点科室,必须服从重点科室着装 要求。5、坚持检修登记制度,做到接

6、受时登记,修理内容详细记录,维修人员 签名负责,修复后领取人签收认可。6、确定医疗设备以及器械的报废要慎重,须报请主任,必要时由院领 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成批或大中型设备报废须按医院规定的审批权 限。7、加强设备维修材料保管,实行领用人签收。设备维修购置一部分 科室常用配件,同时设备有两个以上的院外维修工程师的联系方式,以备设 备发生故障时联系。8、非本院维修人员,未经设备科主任批准不得私自维修本院设备。设备出院维修也必须经设备科主任批准。微山县人民医院设备维护保养办法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先进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 物质保障,就是医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与重要支柱。为提高仪器设备可

7、靠 性,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根据现代设备维修、保养理论,结合我院实 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以实现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规范 化。一、医疗设备维护保养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可分为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两类:(一)、日常保养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 养主要由临床使用人员负责,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 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就是否正常,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 能、性能就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按要求加注润滑油或保养液,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 自拆卸。(二)、定期保养为了确保仪

8、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对仪器 设备进行定期除除尘与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及时检查与更换易损部件, 检查设备的稳压状况与接地情况就是否良好等。详细的预防性维护内容应 包括: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首先检查仪器各按钮、开关、接头插座有无松动及错位,插头插座的接触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电源线有无老化,散热排风就是否正常,各种接地的连接与管道的连接就是否良好,。2、清洁保养:就是对仪器表面与内部电气部分、机械部分进行清洁, 包括清洗过滤网及有关管道,对仪器有关插头插座进行消洁,防止接触不 良,对必要的机械部分进行加油润滑。3、更换易损件:对己达到使用寿命及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元

9、器件或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定期更换的配件要进行及时地更换,排除设备明 显的与潜在的各种故障,预防可能发生的故障扩大或造成整机故障。4、功能检查: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指示器就是否正常,通过调节、设 置各个开关利按钮,进入各功能设置,以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就是否正常。 通过模拟测试,检查设备各项报警功能就是否正常。5、性能测试校准:测试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电路中主要测试点电压 值或波形并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与调整,以保证仪器各项技 术指标达到标准,确保仪器在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质量。6、安全检查:(1) 、电气安全检查:检查各种引线、插头、连接器等有无破损,接地 线就是否牢靠,接地电阻与漏

10、电电流就是否在允许限度内。(2) 、机械检查:检查机架就是否牢固,机械运转就是否正常,各连接部 件有无松动、脱落或破裂现象。二、设备巡查1、巡查就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与老化程度进行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修理,避免或减少突发故障,提高设备使用率。2. 巡查内容包括:设备摆放何置检查;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开机运行 状态(功能、性能、噪音等)检查;设备安全检查:使用人员操作设备情况检 查;同时询问设备日常使用人员有关设备的日常使用与保养的情况,做好 相关监督检查表的记录。3、医院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多,设备科人员与技术力量有限,只能对 一些特定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与维修,其它设备采

11、取定期设备巡查发现问题 维修利故障及时维修方法。4、每个月巡查一次全院设备,每周对重点急救类设备的科室巡查, 每季度对全院部分重点设备定期保养,并对各科室使用设备、器械的情况 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分析、总结,提出改进的措施。大型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医疗设备就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型设备就是医院固定资 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变得日趋重要。为提高医疗设 备的使用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经费结构、 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有效地维护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延 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与医院 相关的制度特制订本办法,明

12、确各级的岗位责任。一、工作职责与保养1、保养维护人员职责:(1) 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机与验收。(2) 故障修护的执行。(3) 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与执行。(4) 设备使用异常反应与故障原因分析。(5) 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6) 对使用部门的清洁保养实施情形的检查。(7) 建立各项设备档案。(8) 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9) 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10) 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11) 会同财会科定期盘点使用部门设备。2 、设备使用人员职责:(1) 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机、验收等作业。(2) 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3)

1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清洁保养作业。(4) 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5) 设备改善建议及报告研究如何提高利用率。3 、设备保养管理(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 :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 ,每天进行表面除尘与基 本参数校正。应该做到:班前检查:开机前应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 备使用记录。规范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 规定操作设备。班后清理 :下班前,彻底清洁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 ;整理工具使之摆放整齐。设备维修人员每月月底收齐设备使用记录,建立档案保管。(2)二级保养 :设备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 ,定 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

14、内部清洁与技术参数校正,填写设备二级保养记录 并由设备使用主管核实验收签字。(3) 三级保养: 设备维修人员陪同计量检测、设备维修点或随访人员定期进 行设备维护与参数校正,填写设备三级维修保养记录。各级保养都要严格按照设备保养标准进行;设备维修人员要对保养情 况进行不定时监督检查,并认真填写监督检查记录。二、设备维修管理1、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对设备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 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 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2、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3、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

15、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 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4、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 向上级领导汇报 ,并及时通知生产厂家或定点维修单位或供应商进行维 修。5、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6、维修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7、设备文件档案实行维修人保管方法。仪器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设备 文件档案进行整理,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完整性。8 、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9、维修人员应经常与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与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 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10、维修人员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与交流,虚心求教, 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11、维修人员应及时了解所管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 , 并及时与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 ,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与维修联 系。三、维修及保养工作的落实及监督1、设备科主任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并 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设备保养 PM 周期。2 、仪器维修人员应每月深入科室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认真填写巡 检记录并由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签字确认。每季度对科室设备进行监 督检查汇总“设备状况”,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