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4576289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苏岩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韦州中心小学 苏岩毅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首先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天在这里做交流发言,感到非常的荣幸。而面对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我儿时的老师、前辈确实不敢谈什么教学经验交流,数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首先应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平时指导学生写作业时,都会让学生先复习所学新课的例题后再做作业,不乱

2、涂乱画,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时候,我们与家长交流时,家长总会说“我的孩子他会做,也不笨,就是粗心,计算容易出错”等等,而我认为不只是单纯的粗心问题,而是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我采取每次做数学题时要提前准备好草稿本规范书写算式,准备一次 、两次是件简单事,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每次做题时养成习惯。其实这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平时学习习惯固然重要,考试习惯更应重视。考试中学生不认真读题,对做过的题再不检查,书写零乱导致出错,在每个班中都或多或少的体现,相信老师们在改卷时也曾发现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考试中做完题后必须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时更换草稿纸,并规范书

3、写,下考场后上交给小组长进行检查,慢慢的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检查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二、课后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一节课中,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练习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依据学生实情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而且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这类题在书本上出现的比较少,并且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课堂作业平时大家都能做到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无论质量如何,他们都会努力完成,但家庭作业却不能随人所愿,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对一些重复性练

4、习题抄做,都会有厌烦情绪,偷懒不做,即便是勉强完成了,质量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做了一些尝试,尽可能的每天都会提前找一些针对性强的题,印成提卡发下去,这样既能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节省时间,学习效果也明显。三、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家不难发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影响,因此无论哪一学科都要搞好培优补差工作。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要舍得在后进生身上多做文章。每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要耐心帮助他们从点滴入手,除了与其谈心,有优点及时表扬,多给他们发言板演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以外,每天尽量抽出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对

5、他们的作业进行面批,及时反馈指导改正。还组织了学生一帮一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做他们的小老师,随时给他们讲题,每天检查一次他们的当天学习情况,慢慢的这个学期我们班的后进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成绩有所提高,本次统测及格率达到100。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家校联系要经常化,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学生都将老师的话当作法宝,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经常地主动与家长联系,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主动和家长打个电话或者通过校讯通这个信息平台,汇报一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聆听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家长一起讨论教育的方法,从而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像家庭作业,当很多家长在家问起的时候,学生都会敷衍家长说“做完了或没有作业”,家长也就听之任之,如果老师能经常性的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这种敷衍欺骗也就得到了杜绝,家长也能及时的进行监督和指导完成作业。总之,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提高、改进的过程;我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这些只是教学中的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