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57393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促进全区民政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二五”工作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XXX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基本思路,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倾力打造阳光民政、数字民政,品牌民政,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全区民政事业呈现出跨越发展新局面。(一)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申请救助困难家庭信息核对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救助实效、精准度大大提高;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实行适度普惠型节日慰问制度,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由2011年的230元/月、人提

2、高到2015年的527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由2011年每人每年1100元提高到2015年的每人每月527元。2011年以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5402.11万元。严格按照省、市医疗救助有关规定,严把审核审批关,积极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2011年以来,实施医疗救助2144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792.6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82户(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5.39万元;实施教育救助1393人(次),发放教育救助146.55万元。制定出台XXX区关于解决特殊困难家庭生活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城乡特殊困难家庭救助长效机制,妥善安排特困家庭生产生活。建

3、立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设置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规范社会救助程序,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打造“阳光诚信低保”,实行城乡低保分片责任制,建立民主评议代表库,不断强化公示制度,扎实开展低保清理规范工作,切实解决了社会反映强烈违规吃低保现象。完善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形成了上下配套、无缝对接、覆盖全面的四级救灾应急预案和灾害救助网络。(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趋规范。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着力提升社区便民利民功能。巩固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和第五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一次性换届选举成功率100%。完善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保障了村(居)民

4、的民主权利。依法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建设任务。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顺利完成与山丹县、阿右旗、永昌县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济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加强减负试点经验推广,梳理工作清单,明晰社区与政府职能部门权力边界,回归社区服务本位。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亲民为民服务,全面落实了居委会干部生活补贴。(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力推进。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确保重点优抚对象100%享受定补

5、和抚恤。2011年以来,累计为344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761.89万元,发放护理费23.18万元。全额资助优抚对象参保参合,参保率达100%,累计落实门诊补助、资助参保金73.64万元。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累计为优抚对象发放低保金103.43万元,发放医疗、临时救助金47.14万元,为41名农村优抚对象补助危房改造资金40.96万元,为困难企业抗美援朝老战士发放生活补助11.05万元。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制定出台XXX区已安置退役军人工资待遇调整和岗位管理办法,着力解决安置对象待遇偏低问题。积极探索安置工作新途径,采取岗位安置与

6、自谋职业经济补偿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将232名复转军人中153人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为实行自主就业的79人落实兵役优待补助金515.81万元。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为退役士兵就业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2011年以来,为139名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进行全额免费培训,培训费达10.59万元。扎实做好烈士纪念工作,不断改善革命烈士纪念场所基础建设,组织实施零散烈士墓抢救保护工作,全面梳理烈士和烈属档案,完成烈士褒扬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和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创建任务,完善双拥创建工作激励政策,大力营造双拥创建浓厚氛围,广泛开展

7、拥军优属走访慰问等双拥创建活动。(四)社会福利水平稳步提升。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7个。其中,农村敬老院2所,城市日间照料中心5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1张。统筹城乡孤儿生活标准,每人每月达600元以上,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供养标准达6014元/年。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实行乡镇医疗机构免费就医。及时足额兑现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80-89岁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和90-94岁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提标全部落实到位。加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途径,开通为老服务热线,为老人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贴心服务。深入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定期开展专项募捐活动,实施企业富商结对帮扶特困家庭

8、计划,累计募集慈善款142.84万元,发放慈善救助资金105.05万元。(五)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建设,规范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工作程序,合法登记率达100%。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积极开展文明丧葬宣传活动,倡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统筹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集中专项救助行动。按期完成政区大典编纂任务。(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投资946万元,新建双湾镇敬老院,打造标杆示范养老机构,为入住群体提供全方位、综合型、智能化服务。投资243万元,按照

9、“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对宁远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档升级。投资90万元,建设XXX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免费对接服务资源,提供便民养老服务,实现“一机在手,养老无忧”。投资180万元,新建改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不断满足了城乡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投资680万元,建设龙云里标准化循环型社区,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先后投资365万元,对各社区办公楼和办公用房进行了维修改造,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和环境,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

10、时,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政事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一)发展机遇。一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为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二是随着我区经济迅速发展,全区综合实力将持续增强,公共财政将全力保障民生,为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三是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社会管理格局将更加完善,为发挥民政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四是政府职能将加快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服务职能将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为民政事业的专业

11、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主要挑战。一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凸显的挑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提速,各种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凸现,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应对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的挑战。“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且高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日益迫切。三是应对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凸显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载体功能,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四是

12、应对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拓展业务内涵和外延,升级民政工作理念、制度、方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三、“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创新,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着力加强民政能力建设,吸纳各种资源和手段,大力推进民政事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二)总体思路:以服务大

13、局为根本,以惠民生、促改革、强服务、夯基础为基本思路,重点推进民政管理精细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信息化,保障民生、提升民主和服务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与有效平台。(三)发展目标:立足全区民政发展基础,以现代民政理念为引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到“十三五”末,初步形成以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为核心、以基层社区服务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工作载体、以社工人才为专业队伍、以网络信息为技术手段的现代民政格局。全力推进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完善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制度。完善城乡低保救助动态管

14、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全力推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全区年均增加养老床位数100张以上,全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000张以上,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35张,实现居家养老城乡全覆盖。全力推进新型的社会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逐步形成与城乡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社会化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基本实现“民间化设立”、“规范化管理”、“职业化队伍”和“专业化服务”的目标,确保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

15、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至少建设1家社会组织“孵化器”,社会组织登记数稳步增加。全力推进融合式的双拥优抚安置创建体系建设。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建立兵役优待金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参训率、就业率、满意率超过省指标,确保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八连冠”。全力推进规范化的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化水平。全力推进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孤残儿童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巩固和保持全市领先地

16、位。(四)主要任务:基于上述发展目标,我区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1、狠抓基本民生保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全面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有关实施意见,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民生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推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从部门分割发展到衔接协同发展转变,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二是完善申请救助困难家庭经济收入核对机制,增强收入核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手段基础上,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核对、网络化管理,实现核对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保障标准。推动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