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56282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计算黄亮一、 设计步骤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取决于反应物质的数量的利用率,而影响利用率的若干参数要根据生产的使用实践来确定,尚不能从理论上计算。目前,在开发一个新产品时,只能根据用电设备的电特性要求,结合对蓄电池生产和使用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非定型设计,再按此设计做必要的修改。设计步骤大体如下。1、 据使用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蓄电池所必须提供的能量,即“功率时间瓦时“,再决定采用单体电池的数目。因为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所以一般设计电池组的电压为2V、4V、6V、12V、24V。所设计电池的容量值为:电池容量所需瓦时/电池组电压2、 根据所需安时容量计算正、负极活性物质的量,H

2、2SO4浓度及数量,极板和板栅的尺寸。二、容量计算的经验式 1、阿伦脱经验式 一般地说,电池的容量和极板面积及厚度的平方根成正比。阿伦脱(Arendt)用涂膏式极板在密度1.300g/3电解液中试验,得到下图的曲线,并提出一公式,后经修正,得到极板的容量计算经验公式: 式中 C极板容量(Ah) b极板宽度(cm) h极板高度(cm) 极板厚度(cm) 当单位用mm时,公式中的常数为4.8710-4。从以上讨论可知,曲线和公式是在特定的工艺制造条件下得到的,其影响因素统统包含在公式的常数0.154或0.000487中。70年代,我国的蓄电池工作者曾对此公式做过试验,并提出本式可作为3.5mm以下

3、厚度的起动型涂膏式极板10h率计算容量之用。以正极为准。2、琼斯公式 琼斯(Jones)总结了固定型极板尺寸与容量的关系,提出下列公式: 式中 A极板面积(mm2) 极板厚度(cm)我国学者也对此式进行了验证。固定型极板厚度在3.5以上,将系数改为0.05时,可用此式。3、对阿伦脱公式中常数的修正 在普通型电池中此常数为4.9104;在阀控式密封电池中:极板容量20Ah时,取3.81045 Ah 极板容量20Ah时,取4.0104极板容量5 Ah时,取4.2104 4、管式极板的计算 国内通行用圆截面积的涤纶或玻璃丝编织管时间数据见下表馆内径(mm)陪负极厚(mm)铅芯直径(mm)9.5453

4、.28.03.542.75.02.52.0 墩粉后,管内干粉表面密度为3.03.1,1Ah容量需要管长度及干粉量见下表管内径硫酸相对密度C5C10C201Ah所需管 长(mm)1Ah用 干粉 重(g)1Ah所 需管 长(mm)1Ah用 干粉 重(g)1Ah所 需管 长(mm)1Ah用 干粉 重(g)9.51.215801575147213.59.51.25075147113.36712.69.51.2807013.16612.46211.681.25010013.39412.6901281.2809312.48811.882115.51.28019011.710011.217010.5板栅设计

5、参数任何用途的铅酸蓄电池的设计都必须在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板栅体积或质量之间作出分配和平衡。随着技术的进步,分配和平衡可以有某种程度的变化。由于正极板栅有氧化腐蚀问题存在,因此经常设计正极板栅时要考虑:1、 比质量、比体积比质量是指板栅、活性物质每安时所需要的质量;比体积是指每安时所需电解液的体积。下表列出欧洲和美国制造厂家,对汽车型铅酸蓄电池经常使用的板栅的比质量。制造厂板栅的比质量(g/Ah,以C20额定容量计算)制造厂板栅的比质量(g/Ah,以C20额定容量计算)正极负极正极负极15.05.067.16.026.26.577.06.036.56.585.45.145.96.096.

6、05.556.16.0105.55.2表中所给数字没有修正各厂家所用板栅合金中锑含量变化。一般地说,两年半的使用寿命,起合金的锑含量在4.56.0%。若使用高锑合金时,其板栅的比质量可降至5.0g/Ah,正、负极相同。表中板栅质量中未包括极耳质量。对于动力用铅酸蓄电池,其工作制度为有规则的深放电循环。在这个条件下,正板栅的氧化循环加剧,每安时所需的金属质量则增加,而且随要求循环寿命的增加该板栅的比质量也增加,如下表所用合金为含锑4.57.0%添加As0.080.12%.预期循环寿命(次)正极板栅比质量(g/Ah)预期循环寿命(次)正极板栅比质量(g/Ah)2506100095007150011

7、2、 和系数文献中提出正极板的设计参数是比例值, 通常值变化在0.350.60。1995年Pavlov又提出引进参数,即 Pavlov认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为38/g,取平均值为5/g。一个汽车型极板具有100g活性物质,则其表面积为500。板栅的面积大约为4070,假设为50。当极板放电时,在500的电极上产生的电流,要集中在50的板栅面积上通过,电流密度增加了106倍,因此,与活性物质接触的面积及板栅与活性物质界面电阻的大小,就会对电池的放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于是提出必要引进参数。参数的优化就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电池寿命。按此原则,在实验室设计新型管式电极,其0.50.8g/2,极板厚度为4.0mm,正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在5h率放电时达62。3、 活性物质质量/板栅质量我国把活性物质与板栅质量的比例,作为设计参数。下表给出各种用途质量分布的例子:构件名称起动用牵引用(管式)牵引用(涂膏式)板栅(包括正、负极)21.5%26.7%27.3%活性物质(含正、负极)36.0%35.9%40.1%活性物质质量/板栅质量1.671.341.47 板栅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产生电流的物质,发展趋势是减轻其在电池中所占的比例,而仍保持电池容量和寿命性能,电池质量则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