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555061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隔离管理规程1. 政策 是医院范围内对传染病进行监测、隔离、报告的制度。2. 目的提供屏障预防措施和隔离措施, 以保护患者、 探视者和医务人员 不受传染病的侵害, 并保护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不受其易得的特 殊传染病的侵害。3. 标准3.1 对于已知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疑似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进行诊治。3.2 传染病隔离措施3.2.1 我院不设传染科, 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按传染病 防治指南进行隔离; 疑似传染病患者一旦诊断清楚及时联系传染病医 院进行转院治疗。322医院设置隔离病房一间(212)病房,两张床位,HEPA过 滤系统每小时至少进行 12 次换气的病房

2、。3.2.3 门诊疑似空气传播感染的患者如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中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鼠疫;活动期肺 结核、流行性感冒等患者通过分诊初步识别患者, 医护人员和患者佩 戴口罩,即刻送入“ 21 2隔离病室”进行观察、确诊。避免引起其他 患者、来访者及医务人员的感染。3.2.4 在某类传染病流行期或医院收治了传染病患者时对免疫功能下降、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易感人群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3 进行隔离根据需要隔离的疾病种类,开具相应的隔离医嘱, 贴隔离标识,探视者需咨询护士。 黄色空气隔离, 粉色飞沫隔离, 蓝色接触隔 离,绿色保护性隔离。接触隔离a. 适用于有接触性

3、传染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患者。b. 单间病房c. 洗手,手消毒,手套,可能污染隔离衣、眼罩、口罩,器械 专用。d. 密封垃圾飞沫隔离a. 麻疹、轮状病毒性肠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白喉、 脊髓灰质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感嗜血杆菌会厌 炎、传染性红斑、 可疑或肯定的流感嗜血杆菌或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 炎、脑膜炎双球荫性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百日咳、儿童中流 感嗜血杆菌肺炎、流行性感冒(流感)、麻风(皮肤破溃前。b. 212 隔离病房c. 洗手,手消毒,手套,可能污染时隔离衣、 眼罩、外科口罩, 器械专用。d. 密封垃圾 空气隔离a. 适用对象:不明原因肺炎、人高致病性禽

4、流感、水痘、麻疹、开放性肺结核、不明原因重症感染性疾病。等患者的更隔离。b. 收住212隔离病房c. 工作人员职业防护: N95 口罩,洗手,手消毒,手套,可能 污染时隔离衣,眼罩)。d. 密封垃圾。保护性隔离a. 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白血病患)。b. 单间病房c. 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洗手,手消毒,手套,隔离衣,外科口 罩,帽子。d.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 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 染者探视做好陪人的卫生宣教。e. 尽量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某些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包括反复静脉穿刺、 留置导尿管等。 外科手术应在绝对必要时进行, 手术后应加强护理。f. 患者的治疗护理

5、操作尽量做到集中进行,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原则,以防止和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g. 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适当增加营养可改善细胞免疫机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恢复粒细晌数量。h. 对有潜在感染的病人应采用适当的隔离措施。i.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措施:a. 立即开接触隔离医嘱,在病房门口贴隔离标签b. 由主管医师作为交班内容向全科通报, 并按照规范进行消毒 隔离c. 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与其他隔离措施 (如血压计、听诊器专 用,患者周围环境清洁消毒等)d. 外送检查请通知检查科室做好手卫生与相应消毒隔离措施e.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6、f. 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包括手卫生等g. 发现为医院感染或有流行趋势应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 科。h. 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耗材、餐具,重复使用的仪器设备专 用使用结束后消毒灭菌处理。i. 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或感染已 治愈时方可解除隔离3.4 传染病隔离病室管理3.4.1 隔离病房进行常规监控 ( 详见隔离病室使用流程和监测 表),可随时供需要隔离空气感染的易感染患者使用。3.4.2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包括餐具) ,各类医疗仪器设备均 单独使用。3.4.3 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垃圾,置于黄色医疗垃圾袋内。3.4.4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

7、排放,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3.4.5 隔离隔离病室谢绝探视。3.4.6 感染患者病房的清洁及消毒 消毒原则:消毒应遵循针对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消毒原则和方法进 行。消毒从里至外,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进行。346.1地面的消毒:500mg/L,有效氯作用60min。对细菌繁 殖体、肝炎病毒、 芽胞污染, 2000-5000mg/L 消毒擦洗. 作用 30min. 窗帘污染时清洗消毒。346.2 物体表面消毒:500mg/1,有效氯作用30-60min.可浸泡物品消毒:500mg/L有效氯作用30-60min。3.4.6.4 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 1 小时。3.4.6.5 所有污染

8、的需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对细菌繁殖体污染 的物品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 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3.4.6.6 所用的医疗护理操作、擦手纸等生活产生的垃圾均属于 感染性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3.4.6.7 病床单位消毒 : 使用床单位消毒机消毒。3.5 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 )3.5.1 椅、凳、床头柜、床栏、床档、门把手、门窗、水龙头、 洗脸池内外、卫生间、浴室、镜面、马桶的消毒 :有效氯 500mg/ L。3.5.2 病房单向通风 30分钟(打开窗子,关闭房门)紫外线消毒机消毒空气1小时。床单元消毒机消毒床单元,拆除床单被套后(用黄色垃圾 袋封闭贴上标识送洗衣房)再用床单元消毒机消毒1小时。开窗通风1小时。转床、检查或者手术时应先通知对方单位,注明所采取隔 离种类及适当的隔离措施。3.6教育和培训医院对全院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传染病隔离技术及传染病 暴发应急预案的培训。对传染病患者处置预案及方法知晓率进行监 测。飞沫隔舉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