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51326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相互作用 专题练习一、重力、弹力、摩擦力1、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2、*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定(A.B.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D.3、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上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下A. F .向上,F向下,F =F上下上

2、下C. F上向上,F向上,F =F.上-,”,.上.用一水平力F将两铁块A 和B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铁块B受A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B. F 上向下, F 下向上, F 上F 下D. F,向上,F向下,F ,F_4、A.1 B.C.D.铁块B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B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5、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 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 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3、M下滑的速度减小6、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前C.方向水平向后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7、A、B、C三物体质量分别为M、m、m,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不计,若B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LB mA. 物体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直 倉B. 物体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八丄八衿C.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大小均为叫g:应|cD.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

4、向相反,大小均为叫g8、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B 一端用细绳拴在墙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T,m2,A、B间、A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卩】和卩2。现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使A向右运动,则()A. B受到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为UTm2g, A受到地面向左的 滑动摩擦力u2(mT+m2)g和B向左的滑动摩擦力m2gB. 由于B相对地面静止,所以B受到A向右的静摩擦力C. 增大拉力F,则绳子对B的拉力也将增大D. 增大拉力F,则B对A的摩擦力也增大9、如图所示,物体a、彷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 N,F =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 bc=5 N, F2=0, F3=

5、5 N C. Ff1=0, Ff2=5 N, Ff3=5 NB. Ff=5 N, F2=5 N, F3=0D. Ff=0, F疔10 N, Ff=5 N匚c 上, 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f1、F扭、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 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10、如图,用外力F水平压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设受力F的面绝对光滑),恰好使物体静止,此时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如将F增大为3F,物体与墙之间的静摩擦力为;若将F减小为0.5F,物体滑动,墙与物体之间的动摩y擦因数为卩,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二、受力分析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 相同的两物块夹在相同的竖直墙

6、间处于静止 A、B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行使 沿粗糙斜面上滑的物体A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B在拉力F作用下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匀速滑动。2、*如右上图所示,在斜面上,2、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 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人和木块B的受力个数不可能的是()A. 2个和4个 B. 3个和4个C. 4个和4个 D. 4个和5个亠F3、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 上, 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 几个力()A. 3个、4个B. 4个、4个】C. 4个、5个D. 4个、6个4、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

7、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A. 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 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 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 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1、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A.B.C.D.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以上说法都不对三、力的合成和分解2、如图所示,系光滑小球的轻绳平行于斜面,小球质量为m,则当小球静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6和轻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分别为()A. m

8、g cosa; mg tanaB. mgsina ; mg tanaC. mg cosa ; mgsinaD. mg / sina; mg /cosa二二二1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行、F2,,当它们垂直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的平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 40NB. 10*2 NC. 202 ND. 10 3 N4、在上面的力多边形中,是一个质点受的五个共点力的作用,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 2F4B. 2 F5C. F4 +F5D.F55、如图所示,斜面A和物块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 一过程中,人、

9、B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的()A支持力不变B支持力增大C.摩擦力增大D.摩擦力减小 6、如图所示,e=37o, sin37o=, cos37o=。箱子重G = 200N,箱子与地面 的动摩擦因数卩=。要匀速拉动箱子,拉力F为多大7、*质量为9.8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30 N,方向与水平成370斜向上拉力作用 下恰好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求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若改用水平拉力,使该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仍匀速滑动,水平拉力应为多大(取sin37o=, cos37o=. g = 10m/ s2 )8、*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2kg,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若要使A在斜面上静止,物体B质量

1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尼=10m/s2)9、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 = 4.4kg,用与竖直方向成37。的斜向右上方的推力F把该 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它沿墙壁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 数卩=0.5,取重力加速度g二10 m / s 2,求推力F的大小。(sin37 = 0.6,cos37 = 0.8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行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 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F2A.

11、cos 涉+“sin 野B. cos 涉一“sin 野甲匸C. l+“tan 野D. 1“tan 野四、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 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 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 一直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 一直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半径为R的球,其与倾角为a的光 滑斜面劈接触,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当细线悬点0固 定不动,斜面劈缓慢水平向左移动直至绳子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述正确 的是(

12、 )A.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D.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3、如图所示,物体 A、 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 45的粗糙斜面上, B悬挂着已知质量mA = 3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 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将减小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C. 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D. 弹簧的弹力及A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绳的拉力T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GFn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涉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A. T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B. 7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C. 7先增大后减小,N逐渐减小D. 7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答案:一、重力、弹力、摩擦力15 ADCBC 69 AAAC10、 mg; mg; 0.5 F二、受力分析1、FGfvBGGF压FfFfFnFnFnfB,FnfAB fGb +24 BCD三、力的合成和分解15 CCBBC6、7、;N8、0.56kg W M W 1.84kg9、40N 或 88N10、 B四、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4 BC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