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448888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陈元飞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社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2)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过去是放在力学学习之后。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是能够接受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

2、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知道电源和用电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4)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

3、基本技能之一。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二、学生情况分析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学中应予重视。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初中生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帮助。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

4、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并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悟”。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问题分析、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学法: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四、教学程序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问题分析引出电流启发探究欲望动手连接电路电路介绍交流讨论形成概念具体化初步应用。五、教具准备课件,电路示教板。学生器材有(两人

5、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六、教学程序问题1:分析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可简述物理学发展史)问题2:刚才的分析中,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昵?(讨论)有电源,电路要闭合。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问题3

6、:电流的作用是使用电器工作。如何实现呢?播放录像。节日彩灯、家庭用电器、以及电力机车运行。学生实验: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音乐门铃响。两人一套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4: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电路的构成:(简要介绍元件的作用,学生凭生活经验也有认识。)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电路要通过设计来进行安装,遇到问题

7、要进行分析并及时维修。为了设计、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3、电路图: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在前面电路构成的四类元件旁画出元件符号。其余的在今后学习中陆续介绍,以减少信息记忆量。)请同学们画出示教板上电路的电路图。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电路图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练习1:请你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跟示教板电路不一样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练习2: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4、电路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综上所述,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你怎样分析?练习: (课件)分析电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含有短路)。5、课后练习1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同时工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