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高新企业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4862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关村高新企业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关村高新企业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关村高新企业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关村高新企业可享受特殊税收优惠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 号)发布以来, 为扶植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又出台了不少特殊优惠政策。现在正是 2010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 算清缴期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关注这些政策,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8116 号),该文件明确规定了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 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1 号)又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范围作了进一步扩大。在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中,财税201081 号文件在国税发2008116 号文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内容:1.在职直 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2.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3.不构 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4.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5.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国税发2008116 号文件对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限制得比较严格,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种类较多,但由于 不在规定

3、范围内而无法享受到加计扣除优惠。财税201081 号文件适当地放宽了口径,允许研发过程中一些合理的、必要 的支出也可以加计扣除,使税收政策更加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同时也使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大的优惠,意在鼓励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体现了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大力扶持。因此,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申请减免税备案时,应按照 新政策的口径归集研发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扩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

4、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82 号)规定:“对示范区内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扩大了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享受财税201081 号文件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还是享受财税201082 号文件的职工教 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都必须是“示范区内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即注册在示范区内、实行查账征收、经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符合条件的,即使在示范区内也不能享受。蓝

5、底证书不能享受高新企业优惠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第二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 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根据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科发火201190号)第三条规定: 示范区内注册满半年不足一年的企业,符合本通知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国 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关村示范区试行)及认定办法中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的规定,且研究开发费 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 20%以上的,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发蓝底证书。”该文件缩短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年限, 但该条款同时规定,蓝底证书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不享受税收优惠。”因此,示范区内注册满半年不足一年的企业 可以取得蓝底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但不能凭此证书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待取得普通证书后方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政策。特殊政策的时效上述财税201081号文件、财税201082号文件和国科发火201190号文件的有效期均为自2010年1月1日 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因此,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享受到相关政策,应当引起 企业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