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448354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山西$*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四月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批 准: 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设计编制依据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三、主要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四、质量保证措施五、环境管理及措施六、工程安全保证措施七、劳动力组织计划八、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设备、仪器仪表一、工程概况及设计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汾西矿业集团 改造二期高层住宅工程拟建 市金融路以北,北坛路以南,邻近汾 业集团公司。7栋主楼单栋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43820.04平方米。地基处理工程第一标段,包括北区和中区共四栋楼,楼基设计采用CFG桩,直径400mm、桩长16.

2、5m (有效桩长为16.5m),每栋楼基528根。基坑深9.5m,东侧采用灌注桩、搅拌桩止水帷幕与土钉、锚杆联合支护,南侧、北侧、西侧采用搅拌桩止水帷幕与土钉、锚杆联合支护,基坑坡面喷射100mm厚C20砼护面。内铺8200200钢筋网。基坑二次开挖前设置降水井60口,开挖前15天进行预降水,然后再进行基坑开挖。1.2 编制依据1.2.1;甲方提供的桩基平面布置图与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大样图;1.2.2 现行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3、GJ18-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如下:第一层杂填土:杂色,主要以砖块、碎石、水泥块、煤屑等建筑垃圾为主,结构松散,力学性质不均匀,埋深为0.302.30。第二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局部混有粉土和粉砂,轻微

4、湿陷性,可塑,中等压缩性,埋深为6.007.80。第三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局部含灰斑纹,大量黑点,主要成份为云母、煤屑、氧化铁等,可塑,中等压缩性,埋深为13.518.20。该场地地下水类型浅层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期间稳定水位为741.44m左右,平均在地面下约6m,潜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幅度约1.0m,勘探期间属于地下水枯水期。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2.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本工程按设计图纸及工期要求采用如下顺序组织施工:基坑一次开挖CFG桩施工土钉喷锚施工灌注桩施工降水井施工搅拌桩施工降 水 施 工二次基坑开挖与喷锚支护分层交替进行人工清理基坑底破除CFG桩头资料整理归档2.

5、2 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总计划工期120日历天,为按期保质的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将基坑上部放坡开挖(北区至743.3m、中区至743.5m),然后进行喷锚支护与土钉施工、护坡桩(灌注桩)、支护桩(搅拌桩)、降水井、工程桩(CFG桩)的施工,待上述工程结束后,进行降水施工(降水井完成提前的情况下,可提前进行预降水),坑内水位降至满足要求后,分层开挖基坑与喷锚支护交替进行,同时坡面开挖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挂网喷砼施工,直至达到基坑底面标高,最后进行CFG桩头的破除工作。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介休棚户区高层住宅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网

6、络计划表2.3 工期保证措施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拟采取如下保证措施:2.3.1 早进场、早开工。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速调遣施工队伍、调遣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临建;测量复核、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同步进行。做到进场快,开工快,压缩施工准备时间,上足劳动和机械设备,为主体工程创造条件。2.3.2 加强宏观控制,重点工程重点突击。在土方开挖期间,安排换人不停车的24h 施工措施;在施工中昼夜工作。针对该工程的特点,从设备配备和队伍的选择上,都要严格挑选,上最好的队伍,配最好的设备。2.3.3 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安排施工。选用会管理、懂技术、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各级主要负责人,严格

7、各方面规章制度,上令下行,各级组织机构要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科学地安排施工,重点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平行作业,抓好工序衔接,做到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加速工程进度。2.3.4 做好施工设备的选型和配件供应工作。设备的选型力求多效、耐用、宜修的原则,型号宜少不宜杂,以便统一管理,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防止待机误工现象发生。在施工中要备足易损件,使机械设备做到随坏随修。2.3.5 抓好材料供应工作,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坚决杜绝返工和窝工现象。2.3.6 定期例会,采用简短形式,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3.7 雨期随时掌握好天气预报,防止暴雨等对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

8、。雨天混凝土施工采取搭棚防雨等措施,做到雨期干扰小,天天有进度。2.3.8 搞好与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关系,主动联系,在交通干扰、车辆通行方面采取有利措施。2.3.9 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物资、机具零配件的采购供应,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卫生、治安管理,使参建职工无后顾之忧。三、主要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3.1施工准备3.1.1 现场准备3.1.1.1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平整场地:可提前进场进行施工场地的细部平整;3.1.1.2做好场内道路平整及排水设施,使场内不存水,保证道路的畅通;3.1.1.3施工用水、电:根据施工进度的要求,施工用水、电应满足施工要求。3.1.1.4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

9、,搭建临时生产、办公、生活设施,并将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达到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3.1.2 技术准备3.1.2.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通过图纸会审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并做好会审纪要;3.1.2.2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尤其对工程的设计重点、主要变更及施工中应注意的特殊工序及质量要求。要进行详细的文字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有关要求施工;3.1.2.3认真阅读研究相关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资料,索取基准点的资料,制定放线方案和措施,作好测量定位工作,并作好记录;3.1.2.4认真熟悉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情况及有关的水文资料; 3.1.2.5做好各工种岗

10、前培训工作,特种工种要求持证上岗;3.1.2.6做好各级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3.1.3 材料准备3.1.3.1考察原材料市场,钢材、水泥、沙、石子等使用业主认可的大厂合格产品;3.1.3.2钢材进场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分批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3.1.3.3 钢筋运到施工现场后,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标识堆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钢筋应尽量堆放料棚内。在料棚场地周围挖排水沟,以利排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设垫木,离地不宜少于20cm,也可用钢筋堆放架堆放,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堆放时,应防止与酸、盐、油等

11、物品存放在一起。3.1.3.4水泥进场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确认后,进入施工现场,专门存放在水泥库内,入库的水泥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标识堆放,并设置标志,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水泥存放时应垫起,离地约30cm,离墙应在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层。3.1.3.5细骨料:拌制喷射混凝土用的细骨料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采用自卸汽车运输。3.1.3.6粗骨料:拌制喷射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粗骨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3.1.3.7水:采用饮用水,作为拌制混凝土用水。3.1.3.8 按计划组织施工材料进场;3.1.3.9 及时作好

12、材料复验及混凝土及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配工作;3.1.4 机械准备3.1.4.1 进场前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进行试运行工作;3.1.4.2 对其它设备和钻机的配套设备进行检修和试运行;3.1.4.3 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易损件,以备施工中换用;3.1.4.4 按施工进度需要及时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搭建混凝土搅拌站及试车运行。3.2 一次土方开挖及土钉喷锚支护3.2.1 一次土方开挖3.2.1.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坐标进行测量,放出基坑开挖线,对基坑场地标高进行测量,按基坑的0.00m相对标高进行控制,其中北区开挖土方至-3.524m(基坑北区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46.

13、824m),;中区开挖土方至-5.02m(基坑中区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48.520m),基坑四周按设计1:0.2的比例放坡留土。3.2.1.2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土方运输车从场地西口进出,据设计要求,距离坡顶开挖边线2m内严禁堆载,5m外堆载不超过10kPa。3.2.1.3挖掘过程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开挖将至基坑底要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并插标识杆以防超挖。交叉施工时,土方不能堆积在其他施工项目场地附近。3.2.1.4清理、压实坑底,基坑坡顶与坡脚设排水沟。3.2.1.5土方工程质量要求(

14、1)机械挖土槽底标高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200mm, 不得扰动老土。槽底预留 300mm的土层进行人工开挖。 (2)各层间标高允许偏差150mm。 (3)边坡允许偏差200mm,严禁亏坡。 3.2.1.6土方开挖注意事项(1)土方开挖开始时,先由建设方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并按基础外轮廓尺寸、肥槽宽度施放开挖边线,放线时须经甲方、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2)土方施工设专人指挥,并进行书面交底,严格执行土方施工方案。 (3)基坑开挖期间,设专人指挥挖土机,同时要配合甲方尽可能查明地下障碍物,以防止出现意外。 (4)挖土时注意周边管线,开挖浅部土层时,需有人跟铲作业,注意观察周边暗埋物的情况。基槽开挖预留保护土层由人工清除。 (5)机械挖土到设计槽底以上300mm,在挖该步土时,需由测量员配合进行。由水准仪配合测量标尺,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 (6)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和基坑线。 (7)锚管支护应根据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支护以前,不得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