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44787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单片机的P0 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一、 P0 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 端口 8 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 P0 端口由锁存器、 输入缓冲器、 切换开关、 一个与非门、 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 P0.X引脚可以是P0.0 到P0.7 的任何一位,即在P0 口有 8 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 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 在 P0 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 )

2、,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 锁存器输出端Q 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 端)有效。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 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 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D 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 51 单片机的 32根 I/O 口线中都是用一个 D 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大家看上图中的 D 锁存器, D 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

3、 (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 Q 是输出端,Q 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 D 触发器来讲, 当 D 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 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 (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 D 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 及反向输出端 Q 非的。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 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 Q 非端。数据传送过来后,当 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 D 的数据 (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 D 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 端,从而改变Q 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 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

4、够用 (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 )时,P0 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 I/O)使用, 对于 8031( 内部没有 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 口就作为地址 / 数据 总线使用。 那么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 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 / 地址 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大家看上图, 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 口是作为普通的 I/O 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 口是作为 地址 / 数据 总线使用的。输出驱动部份:从上图中我们已看出,P0 口的输出是由两个 MO

5、S 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 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 导通时, V2 就截止,当V2 导通时, V1 截止。前面我们已将P0 口的各单元部件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P0 口做为 I/O 口及地址 / 数据总线使用时的具体工作过程。1、作为 I/O 端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P0口作为 I/O 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低电平 ),看上图中的线线部份,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同时与与门的一个输入端是相接的,我们知道与门的逻辑特点是“全1出1,有 0 出 0”那么控制信号是0 的话,这时与门输出的也是一个0(低电平 ),与让的输出是0,V1 管就截止, 在多路

6、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是 0(低电平 )时,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 Q 非端相接的 (即 P0 口作为 I/O 口线使用 )。 P0 口用作 I/O 口线, 其由数据总线向引脚输出 (即输出状态 Output) 的工作过程: 当写锁存器信号 CP 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 锁存器的输入端 D 锁存器的反向输出 Q 非端 多路开关 V2 管的栅极 V2 的漏极到输出端 P0.X。前面我们已讲了,当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 时,与门输出为低电平,V1 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 P0 是漏极开路输出, 类似于 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下图就是由内部数据总线向P0 口输出数据的

7、流程图(红色箭头 )。P0 口用作 I/O 口线,其由引脚向内部数据总线输入(即输入状态Input) 的工作过程:数据输入时 (读 P0 口)有两种情况1、读引脚读芯片引脚上的数据,读引脚数时,读引脚缓冲器打开(即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要有效),通过内部数据总线输入,请看下图(红色简头 )。2、读锁存器通过打开读锁存器三态缓冲器读取锁存器输出端Q 的状态,请看下图(红色箭头):在输入状态下, 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来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0, Q 非 =1,场效应管T2 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乎还是高电平,从引脚

8、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又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1,Q非=0,场效应管 T2 截止。如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从引脚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为此, 8031 单片机在对端口 P0 一 P3 的输入操作上,有如下约定:为此,8051 单片机在对端口P0 一 P3 的输入操作上,有如下约定:凡属于读-修改 -写方式的指令,从锁存器读入信号,其它指令则从端口引脚线上读入信号。读 -修改 -写指令的特点是,从端口输入 (读 )信号,在单片机内加以运算(修改 )后,再输出 (写 )到该端口上。下面是几条读-修改-写指令的例子。 AN

9、L P0,#立即数 ;P0立即数 P0 ORL P0,A ;P0 AP0 INC P1 ;P1+1 P1 DECP3 ;P3-1 P3 CPL P2 ;P2这P2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读-修改 -写指令需要得到端口原输出的状态,修改后再输出, 读锁存器而不是读引脚,可以避免因外部电路的原因而使原端口的状态被读错。 P0 端口是 8031 单片机的总线口, 分时出现数据D7 一 D0、低 8 位地址 A7 一 AO,以及三态,用来接口存储器、外部电路与外部设备。P0 端口是使用最广泛的I/O 端口。2、作为地址 / 数据复用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 口作为地址 / 数据复用口使用。这时

10、多路开关控制 信号为 1,与门 解锁,与门 输出信号电平由“地址 / 数据 ”线信号决定 ;多路开关与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连,地址信号经“地址 / 数据 ”线 反相器 V2 场效应管栅极 V2 漏极输出。 例如: 控制信号为 1,地址信号为 “0时”,与门输出低电平, V1 管截止 ; 反相器输出高电平, V2 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 请看下图 (兰色字体为电平 ):反之,控制信号为 “1”地址信号为、 “1,”“与门 ”输出为高电平, V1 管导通V2 管截止,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高电平。请看下图(兰色字体为电平;反相器输出低电平,):可见,在输出 “地址 / 数据 ”信息时, V

11、1、 V2 管是交替导通的,负载能力很强,可以直接与外设存储器相连,无须增加总线驱动器。P0 口又作为数据总线使用。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P0 口输出低8 位地址信息后, 将变为数据总线,以便读指令码 (输入 )。 在取指令期间,“控制 ”信号为 “ 0,”V1 管截止,多路开关也跟着转向锁存器反相输出端Q 非 ;CPU 自动将0FFH(11111111,即向 D 锁存器写入一个高电平 1写)入 P0 口锁存器, 使 V2 管截止, 在读引脚信号控制下,通过读引脚三态门电路将指令码读到内部总线。请看下图如果该指令是输出数据,如MOVX DPTR,A(将累加器的内容通过P0 口数据总线传送到外

12、部 RAM 中 ),则多路开关 “控制 ”信号为 1,“与门 ”解锁,与输出地址信号的工作流程类似,数据据由 “地址 / 数据 ”线 反相器 V2 场效应管栅极 V2 漏极输出。 如果该指令是输入数据(读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 ),如 MOVX A, DPTR(将外部 RAM 某一存储单元内容通过 P0 口数据总线输入到累加器A 中),则输入的数据仍通过读引脚三态缓冲器到内部总线,其过程类似于上图中的读取指令码流程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 P0 作为地址 / 数据总线使用时,在读指令码或输入数据前, CPU 自动向 P0 口锁存器写入 0FFH,破坏了 P0 口原来的状态。 因此,不能再作为通用的 I/O 端口。大家以后在系统设计时务必注意, 即程序中不能再含有以P0 口作为操作数(包含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