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47033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件名称Document:【半成品生产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文件编码 Reference No.: 【ISC/QU-03-02】版本Version: 【V8.0】业务类别 Business Category: 【ISC】 生效日期Effective Date:【2003-10-10】模块属性Attributes of Module :【质量】 拟制责任人Prepared by: 【田明援】业务小类 Sub Category of Business【质量问题处理】文件审核人Reviewer: 【马兴无】流程责任人 Process Owner:【田明援】角色 Role:【现场操作人员、电装生产/检

2、验工段长、生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URB小组、责任部门/人员】0 定义 序号描述定义1半成品加工生产质量问题是指产品生产及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因操作、物料、工艺、设备、BOM、设计等原因,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隐患的现象。 2生产质量问题的关闭对于偶发的一般质量问题,有了纠正措施并执行后,质量问题即可关闭;对于其他质量问题,有了预防措施,并已执行或计划执行,且其改善效果良好,生产质量问题才可关闭。 3URB即UNCOMPETENT REVIEW BOARD的简称,是为了集体协作,调查质量问题根本发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推动实施、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并最终关闭质量问题等活动而设立的小组

3、,主要由品质工程师及相关责任部门代表组成。4生产工程师指对生产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的工程师,如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生产工程师在处理现场质量问题时需对质量问题给出临时纠正措施。1 目的规范生产质量问题的反馈、处理和跟踪程序,使质量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并使纠正和预防措施得到落实。2 KPI指标无3 适用范围流程起点生产质量问题的发现及反馈流程终点生产质量问题的关闭业务范围半成品加工生产质量问题的处理,但不仅限于此。适用范围半成品加工生产质量问题处理,但不仅限于此。4 相关文件无5 输入输入类型输入名称内容简述上游来源接口及提供者上游来源接口流程名称启动输入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生产质量问题现象的详

4、细描述现场操作人员/其它人员或客户无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6 输出输出名称内容简述下游接口及用户下游接口流程名称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半成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处理措施的描述生产/检验工段长或生产工程师无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质量问题纠正预防措施的描述质量工程师无7 角色、职责及特殊技能要求角色名称职责特殊技能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并反馈无电装生产/检验工段长质量问题初步确认并判断是否需提交第二处理人处理无电装检验工段长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跟踪关闭无生产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并判断是否需提交URB要有丰富的现场问题处理经验,能够快速解决现场问题质量工程师质量问题确认并对问题进行分级,同时根据进行上

5、报及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如停线、URB等)进行处理要求有极强的协调能力,熟悉相关流程的运作,清楚相关的接口关系。URB小组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调查及对策制定无责任部门/人员对于质量问题执行处理措施无8 流程图8.1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主流程8.1 停线子流程9 流程说明9.1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主流程001发现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并填写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 生产现场人员在现场操作、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电装部员工填写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或存放在指定的不合格品区,同时提交工段长审核,要求反馈人在反馈问题时要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并对问题进行正确完整的描述,包括产品(或物料)名称

6、、编码、不合格品数量、问题描述等。若所发生的质量问题符合停线标准(停线标准详见本文件补充说明11.5),则需同时填写停线通知单。001a 有问题描述的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或停线通知单。002质量问题确认并判定是否需生产工程师处理 部门主管对于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上反馈的问题,工段长对问题进行初步确认,同时判断自己能否处理,如不能处理则提交生产工程师处理。若能自已处理则转004。对于停线通知单,工段长需要求员工填写完全基本信息并及时通知质量工程师。003 处理并判定是否需提交URB 生产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对现场问题紧急处理,制订纠正措施,将不合格品临时处理措施记录在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对需

7、URB确定处理方式的,还需记录在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中,参见007),签上日期并通知生产/检验工段长执行,保证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一般包括:返修、报废、退故障品库、让步接受,其中产品的让步接受需经产品线工艺工程师确定处理。生产工程师在制订纠正措施的同时,还需判断是否提交URB小组进一步处理;判定依据请参考电装部处理清单填写及处理操作指导书。对于停线通知单,由质量工程师召集工艺、调度等确认是否停线。必要时也可用停线通知单通知相关环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生产其它相关环节停线、库房物料的暂时隔离等。注:A、对于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情况的处理,请参考补充说明11.5。B、所有停线问题

8、必须提交URB,完成原因分析、纠正预防措施及效果确认与跟踪之阶段。同时停线通知单填写人需填写停线时间,工艺工程师需对开线条件是否满足进行确认,停线通知单保管人需记录开线时间。004 制订纠正措施 部门主管对于未提交URB的生产质量问题,责任人可直接制订并执行纠正措施,保证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注:此处责任人包括电装部门主管,生产工程师。005 填写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 反馈人对于需URB小组进一步处理的问题,由问题反馈人填写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提交URB小组进一步处理。006 根本原因调查、对策制定 URB小组由质量工程师负责协调URB小组成员调查现场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定位责任部门

9、,再由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一起制定预防措施,责任部门填写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的“根本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007执行处理措施 措施执行部门/人处理措施执行部门/人员在规定的时限, 实施质量问题措施的执行或处理。对返修后的不合格品需检验部门重新检验,详细参见各部门的检验流程/指导书。008 实施效果跟踪 质量工程师/主管质量工程师对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上的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品管工段长对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上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对当次处理措施已执行的问题可关闭。009措施是否有效 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对所有的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并根据

10、跟踪的结果确认处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处理措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质量问题,重新调查原因制定对策。010质量问题的关闭 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根据处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情况,决定质量问题的关闭,对于处理措施实施效果较明显的质量问题,签名确认表示质量问题的关闭。9.2 停线子流程001发现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并填写电装部生产问题处理清单反馈 002 判断所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否符合停线标准(停线标准详见本文件补充说明11.5),若所发生的质量问题符合停线标准,则转004,否则转003 003 按一般生产质量问题处理。 004 指导员工填写停线通知单,并及时通知质量工程师。 004a 有问题描述的停线通知单。005

11、由质量工程师召集工艺、调度、生产各部门人员组成临时小组,针对停线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审。若评审结论为停线,则转006,否则转003 质量、工艺、调度、生产006 若评审结论为停线,则判定造成停线的原因是否为物料问题,若是物料题则转007,否则转008。 工艺工程师007 通知MQE参与现场评审。 质量工程师008 明确停线问题所涉及的单板或物料是否有外协加工,若确认无外协加工则转009,否则转010。 调度工程师在处理停线问题时要查明所涉及的单板或物料是否在外协有加工,并给出具体的外协厂商。009 停线问题通报,停线通知单内部发放(不涉及TQC) 质量工程师在处理停线问题时,要由反馈人在停

12、线通知单上注明停线开始时间,并由评审小组给出预计的复线时间。010 评审小组分析评审造成停线问题的原因是否会影响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若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则转009,否则转011 质量、工艺、调度、生产011 停线问题通报,停线通知单发放,(增发给外协接口TQC) 质量工程师012 通知外协厂停线 10表格与记录停线通知单 ISC/QU-03-02/F01 V4.011 补充说明11.1 本流程解释权归供应链管理部质量管理部。11.2 生产质量问题处理单电子流的编号规则:编号由3位字母和7位数字组成,共10位,由电子流自动产生。其中前3位字母代表填写处理单的部门,后7位数字分别代表年月及顺序号。11.3 停线原则11.3.1 SMT、焊接部分出现“较大质量隐患”,如不停线,将做无用功 ,而现场工艺人员又表示没办法调试改进时,如:电容、电感爆裂、IC爆米花等;或生产不良品率大于(包括)15%时。11.3.2调测部分ICT测试不良品率超过35%,或FT测试不良品率超过20%时;或涂敷线体不良品率超过10%时。11.3.3 不良率计算方法(此方法仅在处理停线问题时有效):11.3.3.1 对于检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