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460470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成果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设计成果研究报告学校名称:抚宁县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组长:王彤 小组成员:苏香羽 李偲 王睿 指导教师:马波一、选题背景(一)选题缘由 我们曹东庄小学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小学,坐落于半山区的茶棚乡中部地区,茶棚乡是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特别是现在很多农民都大面积种植白地膜覆盖的花生,如何提高花生的产量是当今很多农民期待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要对象,解决在整个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四者如何有机整合的问题。我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和省一级图书馆,可以为活动成员提供信息与资料查询

2、的便利条件,我校有一个供活动成员试验的场地,所以我们有实验有基地和学生家长的技术支持。在有我乡的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对我们的活动也可以提供技术和科研仪器的支持。借助我校这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种植作物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黑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的试验”活动中来。使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种植、管理和用途过程等内容。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

3、息的能力。4.使学生了解花生的种植与管理的知识,初步形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二、活动内容:1.成立“黑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活动”兴趣小组,确定小组成员、组长和明确小组分工。2.调查有关花生种植和管理的有关知识。3.种植花生并观察记录两组花生的生长情况。4.整理试验数据并撰写科技小论文。三、活动形式:1.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实践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调查和访问、研究、设计。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五、活动时间安排:1.活动准备阶段:2010年2月至4月。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2月至9月。3.活动评价

4、、总结阶段:2010年9月。六、活动过程:(一)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择伙伴3.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研究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六年级成立兴趣小组,并推选出组长。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特点,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研究课题。再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在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及分工合作事宜。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1.在试验基地完成试验活动2.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3.确定汇报形式,创作展示作品具体做法是:研究过程中,课题组

5、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实践活动采用个人研究与小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开放式作业”形式,小组成员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1)学生工作: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微机室搜集有关花生的管理资料。观察和记录两组花生生长的情况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2)教师工作:集中检查进程,并加以辅导。利用网络、个别谈话方式进行单独指导。第三阶段(交流评价阶段)分享成果、互动评价小组通过各自撰写活动体会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1.整合展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

6、,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2.总结并撰写科技论文试验探究活动的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通过个组的全体成员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问卷表等由组长执笔撰写成科技小论文。(二)小组分工“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活动”小组成员分工表姓 名组内分工职 责王 彤组长保证小组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协调小组成员研究工作,提出活动建议;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等。完成试验论文的撰写。苏香羽组员1、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为本试验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各项准备。2、观察和记录整个试验探究过程。李

7、 偲组员 1、与其他成员完成花生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2、整理花生种植管理资料王 睿记录员1、记录各项数据 2、劳动材料管理3、试验结论汇报。(三)研究方法采用网上查询、查阅书籍、种植对比观察等研究方法。七、成果汇报(一)收集种植资料,学习种植技术在实验基地种植花生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查找到种植技术一书,认真进行了阅读。但我们发现这些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向父母、农民伯伯请教种植花生的要点及步骤,同时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于是找到马老师,请示种植行动,马老师为我们准备好了工具,我们在学校的科技园地的同一地点选取两块土地,一块地做实验组,一块地做对照组。

8、在这两块地上先打出40厘米宽的垄,在垄上刨处两道10深的沟,再往小沟里注入等量的水,待水完全进入到土壤里后,每隔20厘米放3颗花生种子,种子中间再用烧杯放入等量的花生专用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黑塑料布和白塑料布做地膜。把两根相同的白色塑料管子插入两个组的同一深度处,然后放入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干旱的时候给花生幼苗浇同样多的水,并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花生成熟的时候,分别收两组的花生,对比两组的花生产量。 我们对两组花生采用同样的技术管理,在施肥、浇水、除虫、除草方面同样对待,记录下了它们不同的发芽,开花时间,不但的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收集到的资料结果交给组长进行整理,大家共同分析。(

9、二)通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花生种植要领一、露地栽培技术1、使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的“天府”系列品种,产量较高,品质优。“天府9号”适于鲜卖;“天府10号”适宜外贸出口;“天府11号”产量与“天府10号”相当,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特别适宜青枯病常发区种植。“天府12号”为珍珠豆型特早熟大粒种,产量比“天府9号”高约7%。2、花生种衣剂技术(1)用法用量:使用前先将种衣剂充分搅动均匀,按药种比150(100毫升种衣剂拌花生种仁5千克)将种衣剂与花生种仁同时倒入准备好的干净干燥的容器内迅速搅拌均匀。以播种前夕包衣为好。(2)种衣剂适应性:适宜于花生不同生态区使用,包衣种子在土壤中短时间内不会霉变,可保

10、证出苗率。包衣种子可不作其它种子处理。(3)注意事项:花生种衣剂属高毒农药,应严格按农药使用规程进行。用种衣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饲用,若发现中毒,请立即用阿托品解毒或送医院治疗。3、播种量及密度:间作亩播量10公斤,亩植40005000窝,净作亩播量20公斤,亩植0.91万窝,行距40cm,窝距17cm。4、播种期:露地栽培3月底4月初播种。5、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砂壤土或半沙半泥土,深翻2733cm。为了减少和避免死苗减产,花生地不应重茬种植,以水旱轮作、带植轮作、换土轮作为好。6、晒种和微肥、药剂拌种:播种前选晴天中午,连壳晒种56小时,连续晒23天,再剥壳选种。要选择种仁饱

11、满,充实完整,无质变、无虫害的种子作种。花生果着生的籽粒分为前后籽(单粒果均为前籽,两粒果尖端为前籽,三粒及三粒以上的花生果尖端为前籽,其余为后籽),前籽发芽较快,后籽发芽较慢,所以,将前、后籽分类处理,分地段播种,有利于使全土出苗整齐。每20公斤种子用25%多菌灵100克加水8.3公斤(浓度0.3%),再加90 %钼酸铵10克与种子混合拌匀,宜现混现用不过夜,以免影响种子发芽。7、施足底肥。花生栽培应起垄,垄高15cm,垄坎垂直,垄底宽在83100cm。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以迟效性农家肥为主(1500公斤左右),配合适量氮(尿素5公斤)、磷(钙镁磷肥30公斤左右)、钾肥(氯化

12、钾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重底早追。酸性土和花生重茬地每亩增施生石灰2530公斤。老冲击黄泥土缺钙,还应亩施煤灰500750公斤,以减少瘪果。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适时早播,拌钼裹磷播种。地膜覆盖需适时早播才能获得较好产量,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上市鲜销。花生种子在30左右催芽1820小时,粉嘴后,在已盖地膜的厢面上划“十”字口打孔播种。播种规格是:每厢错窝播两行,行边距1518cm,83cm开厢的,窝距16.7cm;100 cm开厢的,窝距13.3cm,亩植0.91万窝,每窝2粒平放,单株栽培每亩1.4万株左右。播种深度以34cm为好,然后回膜盖土。为保证苗齐苗

13、全,应在播种前57天,拱膜培育总播种量58%的预备苗,用于大面积补窝。2、破膜引苗:花生出苗时,扒开花生窝内茎部泥土,引苗出膜。3、喷施除草剂:花生地里易生杂草,因此,盖膜前需用“盖草能”喷施土面,以防除杂草。具体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三、田间管理1、清棵蹲苗、查窝补缺:在出苗后期,用带土预备苗补窝。在80%的幼苗露出3蔟真叶时,3天内用灰抿子将花生幼苗周围泥土向四周扒开,使两片子叶及子叶叶腋的侧芽露出土面,见到阳光,以利第一对侧枝(结荚占全株产量的6070%)的正常发育,幼苗生长健壮,同时起到蹲苗的作用。每亩花工两个,增产50公斤以上,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措施。2、防病治虫:(1)花生病害防治

14、:主要有花生叶斑病和花生枯萎病两大类。用400倍可湿性代森锌液或100倍托布津液喷雾防治叶斑病;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1%拌种防止枯萎病。(2)花生虫害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土蚕)、蛴螬(老母虫)、金叶虫等,播种前亩用辛硫磷或辛拌磷400克加入细沙或堆肥撒于土面,结合整地翻入土内;另外,可用1000倍液乐果防治蚜虫,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3、鲜销收获:从我市多年实践经验来看,一般在约六成熟时(7月中下旬),就可及时收挖上市,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4、干花生收晒与贮藏。干花生应在九成熟时(8月上中旬)收获,摘果洗净,用晒席、簸箕由厚到薄晾晒(不能在水泥地、三合土、石板上

15、曝晒)干燥冷却后,装进麻袋、布袋或稀编制袋,放入干燥通风的稻谷仓房内,秋天晴好时再翻晒12次。通过对比花生产量我们得知:在我所种的30颗实验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7.2粒,晒干后总重为0.45千克;而30颗对照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30.1粒,晒干后总重为1.52千克。 (三)我们的活动纪要:1.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主题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校于2010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王秀华副校长宣读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计划初稿,经我校综合实践领导小组的研究与讨论确定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经六年级的辅导教师提议和综合实践领导小组的研究决定,本学期由六年级的一个兴趣小组实施“用黑地膜覆盖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2.教师宣传发动学生,成立兴趣小组2010年3月22日,马波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发动学生,成立“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的兴趣小组,明确小组的成员,由王彤同学试验活动的组长,成员有李偲、苏香羽、王睿。3.兴趣小组调查问卷为了更好的开展实施本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于2010年4月8日进行了调查问卷活动,然后把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