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445201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一提到“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怨,学生愁。教师怨学生写作“驴头不对马嘴”,没有条理、没有中心,更别提要求学生写作达到文通字顺,情感分明了?学生呢?一到周五的作文课,蔫头耷脑,毫无写作的快乐与欲望,一节课挤出三五行字,面对作文,眉头紧锁,无从下手。教师,作为习作教学的引导者,心中没有明确的习作指导方法,导致习作教学指导方向不明,只能跟着感觉走;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又缺乏正确的写作引领,在东撞西撞的尝试中,没有获得习作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对习作产生了惧怕心理,从而陷入“惧怕写作写不好更惧怕习作更写不好”的恶性循环,习作教学

2、的低效成了必然。那么如何改变农村小学写作教学的低效状态,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 走进生活,快乐习作 (一)培养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学期,我都会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当做教学的首要任务完成。我一直认为,学生只有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喜欢语文。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消除学生写作的惧怕心理呢?教师首先要做的就让学生养成随手写的习惯。这里所说的“随手写”,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日记。为什么?因为日记往往被教师冠以“写多少字、什么主题、一周几篇”的规定。我班学生的“随手写”,学生的随意性比较强,写的内容可以

3、是你今天你眼中的任意的人或物,可以是你读书的美文摘抄,可以是读书后的思考,可以是你看完新闻后对国家大事的点评,也可是对学校好人好事的表扬。只要是你指尖触碰的、眼中看到的、脑中思考的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但凡能够引起你说的欲望、写的欲望的人或物,一定要及时地记录下来。至于写的形式,字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也由学生自己确定。想写的时候就多些一点,不想写的时候,一句话也行。没有写作质量的高低区分,只有写作态度的要求,只要是认真写的同学,均可获得“金手指”一枚! (二)提供写作素材,广开生活之源 为什么我们学生的作文如一潭死水,缺少了童年应有的灵性?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太单一、枯燥。家庭中孩子少

4、了,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却很滞后,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不管是家务活、地里的农活一律不让伸手,甚至是饭后的小伙伴的游戏时间都被电脑游戏替代。你想,孩子的生活如此单调,他的笔下又怎可能行云流水?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首先,我从他们喜欢做的或看的、听的事入手,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素材:春天来了,我带着孩子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找春的足迹;在校内的杨树林里找春的信息;在田野的小河旁听春的声音;在大街的橱窗里感受春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孩子们有了这些体验,孩子们的笔下的春不仅是色彩丰富,而且还情感细腻“春风像妈妈的手

5、,小河流水像动听的歌谣。”语文大师于永正曾告诫我们:“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有意识才能有所发现。发现了,赏识了,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这种素材意识从哪里来?生活就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夏天,百花争艳,正是蜜蜂在花园忙碌的时节,可有的学生偏偏去捉蜜蜂,更有甚者把蜜蜂的翅膀折掉,放入教室的瓶中喂养。面对这种情形,我抓住一只闯入我班教室的迷路的蜜蜂,让学生认真观察蜜蜂回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发挥想象蜜蜂为何要闯入我们的教室,以“我是一只迷路的蜜蜂”或“折翼的蜜蜂”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不限,题材不限。那次作文,有想象作文,有记叙蜜蜂被捉的痛苦,有以诗歌的形式写蜜蜂回家的艰

6、辛。那次作文,全班同学的写作的质量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以后的日子,但凡是能够组织参加的活动,我都会积极组织,从体育大课间活动到阳春三月风筝飞,从田间游戏到夏夜的捉知了猴,从“登黄山看日出”到“夏夜星空漫谈”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了认知,在活动中积累了写作素材,更在活动中丰富了情感。孩子们在动笔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作文没有什么难的,无非是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罢了,从而提高孩子写作自信。二、 方法引领,轻松习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娴熟的教学方法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7、。通过研读小学语文教科书我发现,小学生的作文无外乎记叙文、看图作文、应用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几种形式,其中写的最多的就是记叙文。我主要谈一谈我对记叙文的写法指导。(一) 文题要标新立异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文题就好比人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整个人就精神许多。文章也是一样,文题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同样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一看题目,心中便产生想读你文章的欲望,你的习作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写人的作文,如果还是以“我的妈妈”“我的弟弟”等称谓当做题目,难免落入俗套。如果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以人物的特点或人物给自己的感受作为文章的题目,文题就多了几分精彩,在文题的确立上比别人就把握了先机。写“我的妈妈

8、”,我可以从妈妈的唠叨入手,题目可以写“爱唠叨的妈妈”,“复读机,真烦人”;同样是写弟弟,可以写“机灵鬼”“小可爱”等,这样的题目不是更吸引人的眼球吗?再比如记事的作文,“难忘的一件事”,是小学阶段常写的一篇文章,可以从三年级写到六年级。如果你以“难忘的一件事”当题,岂不是落入了千篇一律的圈子?你可以做的事情、做事情的感受或是那件事时的情境为题。 以写冬天堆雪人为例,直接用“堆雪人”也比“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好;反应心情的可以用“快乐精灵”,当时的情境的可以是“怀念大雪纷飞时”,这样的题目读者是不是更乐意去读呢?(二)开文方法关于记叙文的开文方法,我着重训练了三种开文方法:1. 直接入文法 所谓

9、的“直接入文法”,就是在作文的开始直入文题。比如前文提到的“爱唠叨的妈妈”,采用直接入文的写法可以写,“说起我的妈妈,最大的特点就是唠叨。她的唠叨,在我们家,乃至我们村,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妈妈的唠叨开始了”在以“堆雪人”为例,直接入文可写“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夜,一大早,我就约了几个好朋友在我家的门前堆雪人。”直接入文,拒绝拖泥带水。2. 言语对话法 这类入文方法写人记事都适用。主要是以人物的对话作为文章的开始。还是以“爱唠叨的妈妈”为例,有的同学这样写“文豪,你看你的校服脏的?你的衣服是怎么穿的?为什么你姐姐的不用洗?你的校服都看不清颜色了?你再看看你的书桌乱的?你看你姐的老天,

10、我的妈妈又开始唠叨了,我还是先出去躲一躲,让耳根子清净一会吧。我刚要拔腿离开,哪里去,还不快点写作业!老妈一声令下,我只好把迈出门的左脚收回来。”记事呢,主要是写事情行进中的一些对话,作为开文,然后在后文简单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3. 创设情境法这种开文方法一般把自己想象在一定的情境中,为后文奠定情感基调。比如写白天发生的一件高兴的事,可以这样写:“那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白天发生的一幕幸福的溢上心头”如果是一件不开心的事,可以这样创设,“在那个月光苍凉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独自品味白天发生的一幕,委屈的泪水再次滑落脸颊”你看,同样的月光,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色彩

11、,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月亮。教给学生这样的开文方法,不是故作深沉,而是让孩子学会用环境衬托心情。三、 多元评价,自信习作(一) 习作互评 借鉴提高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度的尺码。叶圣陶对此颇有感慨:“教师改作文是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叶圣陶语文教育伦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494页。)他对自己从事作文教学感悟极其深刻,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论述较多:“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他十分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努力挖掘学生

12、的潜能,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为什么提出学生自改这个问题呢?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他从反面作了论述:“从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当然没有统计过。”叶圣陶非常注重学生指导,他有一居精辟的话,那就是“教师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文教育伦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717页)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作文成文后,羞于给别人看。即使是擅长习作的同学,也不喜欢把习作给人欣赏。针对这种状况,我

13、班学生的作文尝试了“同桌互评自评自改小组长评教师评”的“梯式批改”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同桌互评 习作初稿完成后,不要急于誊抄,学生自己要从头到尾读一遍,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等。自己检查觉得可以之后,同桌之间互相欣赏习作。同桌要圈出文中错别字,用横线画不通顺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美文佳句,并写好眉批。 2.自评自改针对同学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做简单的修改,以求文章的完美,并针对互评写出自己的感受。作者本人针对互评的同学是否认真、准确,对其评价,以星星为单位,三颗星代表非常满意,两颗星表示比较满意,一颗星说明不太满意,没有星就是互评内容十分不满意了。 3.小组长评学习小组

14、的小组长有擅长写作的同学担当,能够对小组同学的作文从“文题立意、选材、语言、文章结构”等进行评价,写出评语。其实,小组长就相当于小组成员的习作小老师。4.教师评分层评价最后一步是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不单单以一篇文章为基础,而是以学生的习作整体水平,实行“分层评价”。同样的一篇文章,放在擅长习作的同学那里,教师的评价是良或合格的话;那么放在后进生那里,这篇文章就有可能是优秀。因为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一样,最终的评价尺度也不能一样。在习作的评价中,我的眼中只有进步的学生,没有后进生。采用“自己和自己的比”的评价方式,后进生摆脱了老是挨批评的帽子,习作优异的学生在和自己的比较中找到了竞争对手。不同层次的

15、学生都能获得习作成功的愉悦,孩子们就会在教师的鼓励中稳步提升写作水平。(二) 习作收获 自信前行 在本学期,我们班的孩子写作单元习作,我没有使用区统一下发的习作训练本,而是尝试了活页作文。活页作文的设计与区下发的习作训练本差不多,只是我增加了前文中提到的“同学评语、同桌评价反馈、老师的建议与我的收获”这四个项目。这四个项目在文后单独呈现,本次习作同学的批改,老师的建议一目了然。在教师讲评作文时,结合自己的得失,把本次写作的收获写入“我的收获”栏,让每一次习作学生都能够有所得,有所思,我相信孩子的写作将在外趋力的驱动下,内化为内动力。即便你不安排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课外书中的好词佳句,学生也会主动去做,而且做得津津有味,这不正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期望的吗? 纵观作文教学园,我们老师时常抱怨“耗时低效”,纵然时间全耗在学生身上,教学的效果未必高,学生写作的欲望未必强烈。我们的习作课堂本应是鸟语花香,思绪流淌,可如今的课堂却是言语枯燥、生搬硬套,没有童年的灵性?更没有诗意飞扬?面对习作教学的现状,我们的习作教学期待有效的教学尝试,期盼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习作教学中实践,为让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砌就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