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84446089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39课时)文言文篇1.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驽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3.离骚:同“罹”,遭遇。4.楚辞和楚辞不同在于: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也称“骚体”。(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5.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国风是收集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6.谏太宗十思疏:奏章。7.师说: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8.授之书而

2、习其句读者: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同“逗)。“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是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为人治病。11.阿房宫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12.辇来于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以后多指皇帝、皇后乘坐的车子 。13.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1

3、4.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15.妃嫔媵嫱: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16.思厥先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17.答司马谏议书:信。1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19.赤壁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20.壬戌之秋: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2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22.项脊轩志:记。23.迨诸父异爨:分开做饭,意思是分了家。爨,烧火做饭。24.妪,先大母婢也/先妣抚之甚厚:对去世的尊

4、长的敬称。25.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2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2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28.冠者五六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29.报任安书:信。30.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分为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为二十四史之一,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31.仲尼厄而作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

5、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3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33.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34.过秦论: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指出秦的过失)35.外连衡而斗诸侯: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3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37.蹑足行伍之间:

6、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38.以愚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39.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泛指六国之地。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最早始于明朝时期。还可以指华山以东。40.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41.陈情表:古代臣子向国君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疏”与“表”都是臣下写给皇帝的文字,可它们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疏”原指逐条陈述,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属于议论文。“表”与奏疏最大的区别

7、就是具有言情的成分,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陈述的是忠臣报国之情,李密的陈情表陈述的是乞养祖母、辞官不做之情,它属于散文。4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4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察举,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孝顺父母、品行廉洁。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4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4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8、4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自谦之词。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太子本人。4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旧时奏疏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48.归去来兮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49.三径就荒: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子下面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居所。50.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养民。唐朝时期百姓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60.五代史伶官传序:宫廷中的乐官和有官职的演戏艺人。6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62.则遣从事以一

9、少牢告庙: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属官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6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指尚书,尚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64.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神宗的年号;天干地支纪日。65.泰山之阳:山的南边。66.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67.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本指楚国郢都城门,后来指国都城门。68.以资政殿学士行: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69.制府檄下: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指通缉公文。70.雪九庙之耻:皇帝立九庙祭祀祖先,这里指国家。71.使

10、旦得正丘:死于故乡或故国。72.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7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74.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7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76.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职务的门客。77.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78.汤沐邑: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

11、赋税的私邑。诗词曲篇1.与子同裳: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2.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3.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4.字余曰灵均:人的别名,亦称“表字”。(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平辈或尊辈用字,表示礼貌或尊敬)古人幼时取名,成年(男20岁举行冠礼时,女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有三种关系:(1)意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宽阔平坦的意思)。(2)意义相反。如曾点(点,小黑点也),字皙。(3)意义相关:如苏轼,字子瞻。5

12、.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东坡居士”。6.短歌行琵琶行大风歌长恨歌:歌行,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7.拟行路难:乐府杂曲,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愁别绪。8.王孙自可留:原指贵族子弟,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9.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是悲愁慨叹,形式自由活泼,不拘一格。10.势拔五岳掩赤城: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

13、嵩山。11.且放白鹿青崖间:传说中神仙或隐士的坐骑。多指隐居。12.汉家烟尘在东北:唐人喜欢以汉自比,常借用汉事来赞、讽唐事,有时还直接以汉代唐。13.万里悲秋常作客:客居他乡。(区别于做客)14.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迁,包括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多以贬斥的官员充任,只有虚职而无实权。1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16.五陵年少争缠头: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多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指富豪人家聚居的长安之地。)17.名属教坊第一部: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18.江

14、州司马青衫湿:黑色单衣,指唐代官职低微者(八九品着青色)服饰;也指书生;也指地位低贱者。“司马青衫”后成为形容悲伤凄切情感的典故。19.李凭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20.李凭中国弹箜篌:即国中,指国都长安城。2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天分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也可指三个季度,即九个月,或者三年。22.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高扬的大旗。将军立在军营前或作为行军前导的大旗,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称“牙旗”。2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古代对中书省的美称。此处代指朝廷。2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指三国吴、东晋、

15、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建都金陵。25.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歌曲玉树后庭花,传说为陈后主所作,亡国之音。26.青眼聊因美酒横:典出阮籍,指正眼看人。27.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指归隐。28.千载谁堪伯仲间:原指兄弟的排行,这里指不相上下。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宋书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乃复坏汝万里长城!”29.烽火扬州路/谈笑起,两河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30.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他曾在瓜步山建立行宫,即佛狸祠。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异族皇帝的行宫。指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3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汉唐旧都,借指北宋都城汴京。32.美芹之献:常用来自谦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